分享

一念花开,万般自在

 空空是如如不动 2018-05-30

平静禅世界:一念花开,万般自在
     

     平静禅世界:一念花开,万般自在

 

  谭科文

 

 

学员:当心打开的时候,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关注,对吗?

 

谭科:心关注万事万物是意识的流动,更精确的说,心和意识不二,心就是觉知,全然观照。心就是本来,本来就是自然,本来就是觉照,不是未来要达到什么状态,这个状态就是当下即是。

 

比方说你问老师:是不是打开心就能感觉到一切?老师回答是的。但你们要清楚,我们现在的心本来就是开的,老师应你的回答,这是逼不得已的、勉为其难的表达而已!如果你说“我要打开心”,这在证明什么?证明我们深深的相信:我们的心是没有打开的,而事实上“心本来就是开放”。再来,他会问“心本来就打开的,那为什么现在我还没有打开?”你看,他再一次深深地认定自己的心是关闭的,其实他在不断地动那一念“我的心一直都没有打开。”每一个想法他都是如此的相信,他不断的象念咒“我的心为什么总打不开呢?”他深深的相信,死死地固守观念为事实。除非他开始真正看见这一大堆只是观念想法,而不是事实,否则永远活在封闭的假象之中。

 

学员:老师您说“当你时时觉察的时候,本来的意识就越来越被照见到。”听到这里,我又陷入头脑,我就开始陷入头脑,头脑就跑了。

 

老师:“头脑跑了”,这个就是我深深相信的想法。我们深深的相信:有一个东西叫“头脑”,“它跑了”。还有,“老师我做不到时时觉察”,我们深深的相信“我不能时时觉察”这个想法为事实。老师讲的每一句话,如果你单纯的倾听,不带思考的聆听,你会发现,老师每一句话都是从平静中说出,传达的是平静,指向的也是平静。这个平静直指着你的心,因为心的本来就是大平静,就是大自在。

 

如果你问:老师,我怎么能做到时时觉察?其实,你就是深深的相信“我不能时时觉察”,然后就开始想努力“做到时时觉察”,现在的心就开始绷紧了。你本来就是觉察,你就是觉察,本来就是,什么叫时时觉察?心不动念,当下就是了。“我要做到时时觉察”,你要看到这是你的妄念,这就是离开本性的妄念。你本来就是觉察,你就是觉察的本身,但当你一想、当你一问,就打破了本来的觉察,开始进入胡思乱想的念想追寻。当你越来越体验老师讲的,你会越来越自然宁静,越来越少的左思右想,头脑越来越透彻,你的语言就是妙用,没有废话,而是自然从心表达,不再是滔滔不绝的念念相续。

 

本身就是很自在的,很放松吧!但一念生起,一念执着,“我要怎么样才能放松?”,你看马上就不放松,开始创造不放松的体验。但一念觉知,看见这是一个妄念,就当下放下了认同,又回到本来的空无。当你不断的、不断地陷在头脑里找啊找啊,找这个、找那个、找问题、找资料、找答案,这都是惯性,这样的找心是不是很忙吧?心很忙,非常忙,忙得听不到自己的心声,听不到儿子的心声,听不到老公的心声、听不到外面的好好听的鸟叫声,听不到别人叫你吃饭、听不到闹钟已经响了,忘了该开会了,开始忘记了、远离了这个活生生的世界。

 

你就像活在由想法、念头所制造的一个精神病院里面,但这个虚假的牢笼世界,是多么的真实。我们一直认为自己活在这个监牢里,是那么的受害,我们是受苦的,我们要逃离,我们要解脱,我们要回家。殊不知,就是这样的“要逃脱”的努力,才制造了一个真实的受苦世界。心就是觉知本身,当你的心开始放下挣扎,放下了努力,开始变得臣服,就可以看见那牢笼是假象,那是一念的世界。原来世界就是一念,一念就是世界。看见念头、在念头之外就是跳出来。其实,本来就在念之外,无须跳出来,无须什么放下与不放下,本来就是。你越问头脑就越大,越想就越不清楚,为什么呢?因为想就是随念流转。再来,因为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带着觉知做事情就会很单纯,这个时候的思考是非常有效率的。我们应该是清清楚楚、清清明明的动念和思考。这样做事情才是真正的创造力,非常的有行动力。

 

心花开,在一念之间;心花开,在念生之前、在念落之后的那个间隙,这个空间才是真正的当下。这个当下就是老师常说的“平静”,所以老师的个案和课程直指人心,直指这个一念之外的大平静。正所谓:一念花开,万般自在,扎根平静,开启本来!祝福您来到这个花开的时节,跟随谭科从当下开始观自在,从平静开始观世音,真正体悟到平静禅世界的芬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