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命垂危的林徽因,收到八个字的电报,来到“可诅咒的小镇”救命

 快乐老年435 2018-05-30

很多人知道林徽因,更多的是她和梁思成、金岳霖、徐志摩的风月事。今天,我们不谈风月,只聊理想。我们来聊聊,抗战时期的林徽因,在李庄的一些日子。

生命垂危的林徽因,收到八个字的电报,来到“可诅咒的小镇”救命

随着七七事变的爆发,整个中国都陷入了动荡。当时还经常在野外考察的林徽因和梁思成,不得不中断考察,离开北京,开始了逃难生活。由于当时林徽因正肺病缠身,很多人都担心,林徽因能不能熬过1941年的春节。由于林徽因身体虚弱,急需安定的环境来养病。而当时日军已经开始加紧轰炸云南,导致林徽因病情在恶化。

生命垂危的林徽因,收到八个字的电报,来到“可诅咒的小镇”救命

幸运的是,当时的同济大学校长傅斯年收到了一封来自四川李庄的电报“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给。”这一封电报就如同救命稻草般,于是林徽因跟随着同济大学的师生,千里迢迢跋山涉水地,来到这个日军地图都找不到的地方。这时候,由于梁思成突然高烧不退,只能留在昆明,病中的林徽因带着母亲和儿女前行前往李庄。

生命垂危的林徽因,收到八个字的电报,来到“可诅咒的小镇”救命

这一条路,非常艰难,被梁思成称之为“谁都难以到达的可诅咒的小镇”。四川一直有蜀道难的知名度,道路艰难由此就知道了。林徽因当年带着母亲和孩子,坐在敞篷卡车上,一路扶着卡车的扶手,在摇摇晃晃险象环生的山路上行进。从昆明到李庄,林徽因他们,足足走了两个星期。这一路的折腾,可着实给了林徽因身体很大的考验。

生命垂危的林徽因,收到八个字的电报,来到“可诅咒的小镇”救命

当梁再冰和梁从诫姐弟俩高兴地喊着“李庄!李庄”时,林徽因和母亲却都有些头大了,分配给他们的居所,只有两间房,非常阴暗潮湿,整个墙壁是用非常老式的竹篾抹上黄泥制作而成的。在墙壁里,还能看到到处爬行的蚂蚁。房顶上,还能经常听到老鼠和蛇的声音,床板上铺着的稻草,上面还有跳蚤和臭虫。这里没有自来水,要喝水得自己去挑水。这里没有电灯,晚上要光亮只能点煤油灯。

生命垂危的林徽因,收到八个字的电报,来到“可诅咒的小镇”救命

这样简陋的生活,对于一向家境不错的林徽因来说,是非常大考验。但是,李庄的安静环境,却是林徽因非常喜欢的。这里没有经常飞来飞去的日军飞机,这里没有喧闹的集市,这里有的只是鸟鸣犬吠的安静生活。林徽因、梁思成以及一大群同济大学的师生们,当年就是经过这样的路途,在这样的环境里,研究学术,为中国保存知识的种子。

生命垂危的林徽因,收到八个字的电报,来到“可诅咒的小镇”救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