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干货丨果树种植想要高效益?点这里,5分钟让你摆脱困境!

 宏基果业 2018-05-30


自我国20世纪50年代引入水果套袋技术后,经过几十年不断发展完善,果实套袋已成为我国果树生产中应用最广泛的栽培方式,在猕猴桃、苹果、梨、桃、葡萄、枇杷等水果领域应用最多。也因此,我国每年在套袋技术上需要花费很大一笔费用。


在全国种植面积约200万亩,全国挂果面积约全国160万亩,其中除了秦美等一些品种不套袋外,75%品种套袋,每亩套袋总成本超过1300元,超过农药和肥料使用成本。


那么,套袋技术为何如此广泛应用?


1、有效防止病虫侵染,减轻病虫危害


2、降低风、日灼、冰雹不良天气对果实的伤害


3、套袋后改善果实的外观形象,果面色泽漂亮,表光好,卖相好


4、减少农药和灰尘残留,保持果面洁净 


5、套袋果实售价更高,增加果农经济效益


毋庸置疑,套袋技术在引进初期,确实为果品增产起到很大作用。


检验检疫部门人员在对果园的巡检过程中发现,套袋的材质几乎都来自于废弃的彩印包装袋改制而成。


在水果套袋技术备受争议,市场需求日渐加大的趋势下,各种新的尝试出现。


那么问题来了!

果农朋友套袋还是不套袋呢?这个需要专家进一步研究出可替代产品,当然考虑市场需要也是最重要的,果农套袋的一些注意事项。


1、套袋前准备。在早春要刮粗老树皮,萌芽前要打石硫合剂+瓜果壮蒂灵+护树将军。花期到套袋前是果实染病的敏感时期。


2、袋种的选择。试验表明,优质双层袋对增进果实外观品质的效果优于单层袋,但成本较高;单层袋对提高果实外观品质的效果相对较差,但成本低。但纸袋的选择应根据树(品)种、园内树长势状况、生产目标、经济能力等合理选择。


3、套袋时期。试验表明,从提高套袋成功率和果实以外观为主的综合品质全面考虑,套袋适宜时期为生理落果后的初期。


4、套袋方法 。套袋前3~5天将整捆果袋用单层报纸包好埋入湿土中湿润袋体,可喷水少许于袋口处,以利扎紧袋口。果园喷药后应间隔2~3天再套袋。套袋应在早晨露水干后进行。


5、套袋后管理。套纸袋结束10-15天后,给果园喷雾农药“清园”;及时更换破损育果袋:采收时解袋与采果一并进行;适时回收、整理、消毒、储存育果袋。


6、经常查袋。定期检查套袋果生长情况,对果实生长及病虫害情况进行调查记载,并及时采取相应对策,发现破碎袋及时更换。


7、及时灌水。天气长期干旱,果袋内温度过高,易造成果实日灼,要均衡、及时灌水。雨季注意排涝,防止沤根。


8、适时去袋。采收前7天去掉果袋,提高果面着色度。如遇阴雨天气,可推迟去袋,推迟采收,避免雨水造成果面污染。

注意事项

Attention


1、套袋时注意让果袋鼓起,使幼果在果袋中央部位呈悬空状态,以减少日灼的几率,将袋口收拢后用细铁丝固定在果柄上。


2、注意用铁丝固定果袋时既不可过松,以免果袋以后脱落,也要防止捆扎过紧勒伤果柄。


3、一般应从树冠内膛向外套,这样不会碰掉套好的袋子。


4、对畸形果,扁果、有棱线果不套袋。


5、套袋时轻拿轻扎,不要把铁丝扎到果柄上。


6、采收时可提前2—3天先将袋子下部撕开口,让果实经历外界晴朗干燥的环境,让阳光杀死果面可能的霉菌也可天气晴好后直接去袋采收,但不可在果袋,果面潮湿时采收,避免霉菌的侵染。


7、长期贮藏的果实不宜套袋。


果农微信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