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一练|执业药师考试辅导—中药(第50期)

 康泰wjr图书馆 2018-05-31

每日考点

中药一每日知识点       

(四)碱性

    氮原子上的孤电子对接受质子而显碱性。

1.碱性强弱的表示方法

    碱性大小用pKa表示pKa越大,碱性越强;反之,碱性越弱。

    pKa>11   强碱(胍类、季铵碱)

    pKa7~11 中强碱(脂肪胺、脂杂环)

    pKa2~7  弱碱(芳香胺、N-六元芳杂环)

    pKa<2> 

2.影响碱性强弱的因素

1)氮原子的杂化方式  

    碱性随轨道中s成分比例的增加而减弱,SP3 >SP2 > SP

2)电性效应  

①诱导效应

    供电诱导效应(烷基):氮原子电子云密度增加,碱性增强

    吸电诱导效应(含氧基团,双键,苯环):电子云密度降低,碱性减弱

    并非所有双键和羟基都使生物碱碱性减小,一些环叔胺碱的氮原子附近具有α,β双键或α羟基,可使叔胺碱异构成季铵碱显强碱性

    有些生物碱的叔胺氮原子处于稠环的桥头,虽然有α、β双键或α羟基,但由于分子刚性结构不能发生转位变成季铵型,双键或者羟基只能起吸电子诱导效应,使碱性减弱。如阿马林、新士的宁碱性小于士的宁。

②共轭效应

    一般使生物碱碱性减弱。

    苯胺型P-π共轭,氮原子周围电子云密度下降,碱性降低

    酰胺型P—π共轭,氮原子周围电子云密度下降,形成极弱碱

    胍基型:胍基接受质子形成季铵离子,体系高度共振稳定,碱性增强

3)空间效应

    生物碱氮原子附近取代基存在空间立体障碍阻碍质子靠近氮原子,使生物碱碱性降低

4)氢键效应

    生物碱成盐后,氮原子附近有羟基、羰基处于有利于成稳定分子内氢键,碱性增强



中药二每日知识点 

火麻仁

性味归经:甘,平;归脾、大肠经。

功效:润肠通便。

主治:老人、产妇及体虚之津枯肠燥便秘。

 

郁李仁

性味归经:辛、苦、甘,平;归脾、大肠、小肠经。

功效:润肠通便,利水消肿。

主治:(1)肠燥便秘。

      (2)水肿腹满,脚气浮肿。



中药综每日知识点

瘀血

1.瘀血的形成:即指体内局部血液的停滞,包括离经之血积存体内,或血运不畅,阻滞于经脉、脏腑及其他部位的血液,均称为瘀血。

瘀血是疾病过程中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又是某些疾病的致病因素。

瘀血的形成

一是由于气虚、气滞、血寒、血热等原因,使血行不畅而瘀滞。

二是由于内外伤,或气虚失摄,或血热妄行等原因,引起血离经脉,积存于体内而形成瘀血。

 

2.瘀血的致病特点

1)疼痛

多为刺痛,痛处固定不移,拒按,夜间痛甚。

2)肿块

外伤肌肤局部,可见青紫肿胀;积于体内,久聚不散,则形成癥积,按之有痞块,固定不移。

3)出血

血色多呈紫暗色,并伴有血块。

另外,临床望诊,往往还可见到面色黧黑、肌肤甲错、唇甲青紫、舌色紫暗或有瘀点、瘀斑,或舌下静脉曲张等表现。切诊则多见细涩、沉弦或结代等脉象。



每日一练

中药一每日一练

最佳选择题

1.生物碱PKa值表示的是   

A.生物碱的熔点高低   

B.生物碱的溶解度大小   

C.生物碱的沸点高低   

D.生物碱的碱性强弱    

E.生物碱的折光率大小

2.pKa值最小的生物碱是

A.脂叔胺类    

B.芳叔胺类    

C.季铵类

D.酰胺类      

E.脂仲胺类



中药二每日一练

最佳选择题

1润肠通便,兼补虚的药物是

A.大黄

B.芦荟

C.番泻叶

D.火麻仁

E.决明子

2.能润肠通便,利水消肿的药物是

A.香薷

B.郁

C.麻黄

B.火麻仁

E.明子



中药综合每日一练

最佳选择题

1.瘀血致病可见到

A.疼痛

B.出血

C.肿块

D.舌质紫暗

E.面色黧黑

2.血瘀形成的原因有

 A、气滞血行受阻

 B、气虚血运迟缓

 C、痰浊阻于脉络

 D、寒邪入血

 E、邪热煎熬血液 


答案及解析
中药一

1.答案:D     

解析:生物碱碱性强度统一用其共轭酸的酸式离解常数pKa值表示。pKa越大,该碱的碱性越强;反之,碱性越弱。

2.答案:D    

解析:根据pKa值大小,可将生物碱分为:①强碱(pKa>11),如季铵碱、胍类生物碱;②中强碱(pKa7~11),如脂胺、脂杂环类生物碱;③弱碱(pKa2~7),如芳香胺、N-六元芳杂环类生物碱;④极弱碱(pKa<>酰胺N-五元芳杂环类生物碱。



中药二
 


     

 1.解析:火麻仁【性能特点】本品甘平油润,人脾与大肠经。既善润燥滑肠通便,又兼补虚,为治肠燥便秘之要药,兼体虚者尤宜。

2.答案:B

解析:郁李仁【功效】润肠通便,利水消肿。


中药综合


1.答案:ABCDE

解析:瘀血的致病特点1.疼痛:多为刺痛,痛处固定不移,拒按,夜间痛甚。2.肿块:外伤肌肤局部,可见青紫肿胀;积于体内,久聚不散,则形成癥积,按之有痞块,固定不移。3.出血:血色多呈紫暗色,并伴有血块。另外,临床望诊,往往还可见到面色黧黑、肌肤甲错、唇甲青紫、舌色紫暗或有瘀点、瘀斑,或舌下静脉曲张等表现。切诊则多见细涩、沉弦或结代等脉象。


 

2.答案: ABCDE

解析:瘀血的形成:一是由于气虚、气滞、血寒、血热等原因,使血行不畅而瘀滞;二是由于内外伤,或气虚失摄,或血热妄行等原因,引起血离经脉,积存于体内而形成瘀血。





您也许还想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