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是标识, 浓缩时代文化的鲜明符号; 记录风云变幻的生动故事。 说起酒, 你会想起北方白酒的豪放 还是南方黄酒的婉约呢? 其实在无锡玉祁, 一杆酒旗从宋朝飘到了现在。 今天《记忆中的无锡品牌》 我们了解无锡的中华老字号品牌——玉祁酒业。 根据宋代的《咸淳毗陵志》记载,玉祁在1267年的时候,就有主管酒业的官员存在,这证明了在那时候,玉祁的酿酒业已经十分的发达,玉祁也是目前无锡地区最早的酿酒发源地。玉祁有着悠久的酿酒历史和酿酒文化,一代又一代传承着高超的酿酒技艺。玉祁这个地名早已跟玉祁酒牢牢绑定在了一起,作为一位在玉祁酒业工作了25年的老员工,赵成起感慨的说,玉祁酒业的品牌早已深深植入每一个无锡老百姓的内心当中。 提到玉祁酒,我们说时间的记忆品牌的记忆。无锡上了年纪的人,一提到玉祁两个字,他不会想到任何东西,他只会想到玉祁酒。我现在参加展会,只要跟伯伯阿姨们说我是玉祁酒业的,他们会说玉祁酒名气大的,玉祁酒老牌子。这不是谁灌输给他的,玉祁酒小时候就吃到的东西。 赵成起代表玉祁酒业参加过许多次展会,对许多生活在异乡的无锡人来说,玉祁酒的味道就是故乡的味道。 一个老先生是无锡人,四十年前到了香港,做大公报的记者,现在已经八十几岁了。当时他到我们展位上来看,我们酒的已经卖完了,剩下一个半瓶碎了的酒。我们老板娘拿给他品尝,他激动的跳起来。他说,今天喝到家乡的酒了,见到家乡的人了,看到家乡的品牌了,特别激动。我当时写了一首打油诗:旅港申河二十年,双套老酒似前缘。一心念怀桑梓地,回归了却大心愿。 一走进玉祁酒业的厂区,铺面而来的就是一阵浓重的酒香,赵成起告诉记者,现在天气逐渐转热,黄酒和白酒的酿造已经停止,等到天热的时候会进行制曲工作,“曲”在酒的发酵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玉祁酒业用手工制曲的方式保证酒的醇正和正宗。 酿酒不外乎三样东西,米、酒、曲,我就举一个曲的例子。现在很多酒厂制曲,都是机器制曲了。我们做曲,还是传统的挂曲。那个是每年大暑天做的,也仅有那么二十几天能做,高温高湿的条件下去做,工人很辛苦。不这么去做行不行?也行,我也能把酒酿出来,但那样味道就不一样了。 在玉祁酒业的存酒库房中,记者发现有许多坛1993年2月窖藏的黄酒,这个酒比记者的年纪还要大,赵成起解释说,复杂传统的手工封存工艺,确保了酒在窖藏过程中不会变质。 封酒的那层纸不是普通的纸,是桑树皮做的纸。大概是封七层到八层。杀猪的猪血和生石灰和到一块作为粘合剂,毛刷坛口刷一层,一蒙,再刷一层再一蒙。最后上面加一层若叶,一包,上面绳箍一扎,水一干它会自动收紧的。这样能保证它不漏,不被外界细菌所污染,存放二十年三十年就没问题。 在玉祁酒业的工厂里,有专门介绍黄酒生产过程的展示室,参观者甚至可以亲手体验制作过程,在另一边还有一栋专门保存酒具的大楼,里面珍藏了许多从古至今的制酒工具,最古老酒具的年代可以追溯到唐宋年间。赵成起说,2011年获得中华老字号品牌的称号激励着他们在销售酒之外,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 2011年我们拿到了商务部授牌的中华老字号,现在我们更多的就是宣传自己老字号的品牌,传播老字号的酒文化,这就是我们现在品牌文化宣传的主线条。 经营了玉祁酒厂十五年的姚永海把当时濒临破产的玉祁酒业拯救了过来,酒的销售额也从当年的两三百万增长到了现在的5000多万。他说,也许是制酒过程的特殊性让他明白了沉下心来细心打磨才能做好每一件事 酒这个行业呢,需要沉淀,需要时间。从做企业的角度也是这样的,不能急功近利,没有时间的沉淀,你是做不出好酒的。我们酒放在那边没有三年以上是不能出厂的。做为地方老字号品牌,我们就要把地方做好,为无锡老百姓做一个价廉物美的好酒就够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