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宗金鉴》中,有这样的描述:
葛根浮长表阳明,缘缘面赤额头疼。
发热恶寒身无汗,鼻鸣干呕卧不宁。
《伤寒论》第31条:太阳病,项背强几几(shū),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可见背一些经典,在关键时刻是非常有用的啊!)
是不是觉得夫人的症状基本都包含在这些句子内了?
但是夫人是出了汗的,对吧?
而葛根汤明明说的是“身无汗”和“无汗恶风”。
为什么还能用葛根汤呢?
其实是因为虽然当时出汗了,但是那个汗并不是“病已解”的汗,所以这个时候还是要坚决地发汗解表。
而这时如果用桂枝汤,力量就稍显弱了。
葛根有升提手阳明大肠经津液的作用,而我们说“葛根不轻用”,就是说在葛根用到大剂量的时候,才能达到这个效果。再加上肩颈也开始不舒服,刚好符合病条中“项背强几几”的这个状态:就是鸟儿刚学习飞翔的时候,奋力振翅欲飞,脖子僵硬的状态。
这时就得用葛根汤化裁:
葛根60g 麻黄30g 桂枝45g 白芍45g 生姜45g 炙甘草30g 大枣12枚 干姜60g 附子20g
以下根据自身情况,适当加减:
1.嗓子痒、咳嗽:
加麦冬45g 五味子20g
2.黄鼻涕:
加黄芩45g
3.黄痰:
加瓜蒌30g
4.白痰:
加半夏15g
5.偏头疼:
加柴胡30g 黄芩45g 川芎4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