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人香事 | 论香撩人意

 郭一墨 2018-06-01


论香撩人



“红袖添香夜读书”是你所熟知的诗句,它的上联“绿衣捧砚催题卷”那种有砚有卷的真正读书模样早被人忘到了脑后。可见,香在古人的生活中是如此富有情趣。



读书要用香


刘松年  《秋窗读书图》




抚琴必焚香


明 杜堇  《玩古图》局部




甚至暧昧也要拿香来熏一下


清·殷奇画 现藏于波士顿美术馆



用香,化学香料不可取,天然精调的上品香才能舒缓心情,神清气爽。欧阳修是品香高手,他说“愁肠恰似沈香篆,千回万转萦还断”,文征明使用的也一定是上好的香,因为他说“碧烟不动水沉清”。



清  殷奇绘



而在焚香的香具中,宣德炉实乃文房雅玩之首。文人常常在案头设供品香用的“炉瓶三事”,指的是宣德炉、香盒、小瓶(或称箸瓶、铲瓶)的合称。


《红楼梦》第五十三回就有这样的描述:“这里贾母花厅上摆了十来席酒,每席旁边设一几,几上设炉瓶三事,焚着御赐百合宫香。”



清  殷奇绘



若是说到操办起香道之事,还需要香箸、香匙、香夹、香铲、香灰压、香筒、香盒、香盘、香瓶、香篆、香几等诸多香具前来助阵。


可见,古人的香事就是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在无休止的平凡岁月中,情不自禁地点缀生活,哪怕朝代更迭,寒来暑往,也动摇不了骨子里优雅爱美的心。




文图来源:古琴笔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