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卑的女人,过的都不会太好

 容得草堂 2018-06-01

小鱼身材高挑,外貌很仙。大学毕业后她很快找到了稳定的工作,一年就得到晋升的机会。

小鱼和他是在一个朋友聚会上认识的。他们两个座位紧挨着,小鱼觉得她喜欢这个眼神复杂的男孩。加了微信,他们很快就恋爱了。

男孩是个自由音乐人,工作很不稳定。小鱼有时候能看到男孩的表演,但大多数男孩都不让她去。他更愿意小鱼在家里帮他整理房间,等他回家。

他们恋爱了三年,小鱼逐渐了解了这个男孩。他向往自由所以不能接受全职工作里的规矩。他非常自我欣然享受他人的付出,从来只想到自己。小鱼总是更重视他,他却总那么敷衍。

他高傲冷淡,所以在关系中也不热络。他的异性缘很好总被喜欢,小鱼无意中看到过他和女孩的暧昧微信。

但就在这样的关系形态小鱼依旧不能停止,他的冷淡总让她患得患失。她甚至觉得如果有天他们分手,他大概依旧无所谓,但是她却会很抓狂。

事实上小鱼在内心中充满了自卑。她内心中总觉得自己不够好,他愿意接受这样的自己,已经心存感激。

小鱼其实很好,却依然自卑。可见自卑与外在的条件无关,而是一种内心感受。

自卑与这个人的内在评价有关。

自卑不来源于外表 自卑是种微妙的心态

女孩子总将自己的美貌看得无限大。

当下盛行标准的瓜子脸,同时也盛产了大量的“丑女心态”。她们因自己外貌不完美而自卑。

因为不知道什么是美,所以她们轻易相信了美是可以有标准。她们强烈渴望变美的动机,是她们很担心丑不会得到爱。

然后一些女孩去整形了,她们变得更符合标准脸型了。但很可惜,她们依旧不觉得自己很好,这时她们又能找到新的自卑理由了。

通过这我们了解到自卑不是一个实质性的事物,而是一种很微妙的心态。

每当谈论自卑时总能看到人们会意的眼神,我们知道自卑是有普遍性的。但是人们表现自卑的方式却又很不一样。比如有些人的自卑很容易被发现,但有些人的自卑却藏匿的很隐秘,有些人甚至用变形的方式表达自卑。比如一个看起来自负的人,你很难想象他正用自负隐藏他的自卑。

今天,我们一同探讨一下关于“自卑”你不知道的小知识!

自卑人格的特点

1.为无意义的事情而内疚

常常会自己做事情的方式是否正确?会在内心揣测他人那时的表情是否在责怪自己?总是觉得自己对事情有全部的责任,总想向他人认错。晚上躺在床上会回想一天的细节,总结经验后无法入睡。

面对做错的事情认错是好的,但很多时候他人的眼神可能并不针对你,所以将内疚这种事情放在真实做错的事情上。放过他人也放过自己。

2.用失败者做标签

小时候我们身上的标签是父母给我们的。比如漂亮、乖巧、懂事,也比如笨、迟钝、做什么事情都不会成功。当我们有了社会实践后我们会无意识的加强这些在我们身上的标签。自卑者给自己的标签可能是,我不够好,没有价值,不值得被爱,不被欢迎等等。显然如果他人夸赞他,他也是不会接受的。

有时候我们外在的标签不一定真的是我们自己,反而可能是你由于某个重要的理由,将这些特征留在了自己身上。

3.无限度的迎合取悦他人

自卑情结会让一个人为了得到他人的关注与肯定不断的迎合他人,甚至达到放弃自己感受的地步。这样做的结果是,可能你会得到一段关系,但这段关系建立在ta并不了解真实的你的基础上。

学会对他人说不,为自己建立边界,可帮助你得到真实的关系。

自卑和自卑情结?

摄影/Laura Zalenga

什么是自卑?自卑感是一种内心中比不上的感觉。

自卑来自于比较。这种比较可能是有意识的,或者无意识的。总之是在与他人外界对比中产生的“弱小感”,或者与理想自我对比时产生的“无法实现”或“能力不足”。

而每个人会用不同的方式应对自卑。有些人会加倍努力,主动去突破那些让他们做不好的事情,这时自卑成为了他们的内在动力。另外一些人却会主动回避那些他们做不好的事情,或者对那些他们自卑的事情产生了恐惧,对自卑产生情绪的人更容易有“自卑情结”。

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定的自卑感,但其实“自卑感”与“自卑情结”完全不同。自卑感是很普遍的现象,这正常也健康,而自卑情结却并不健康

尽管自卑对成长也有促进和积极的作用,但是自卑也可能让一个人心灰意冷,万念俱灰。有些人的自卑感能以积极的方式发挥出来,变得更有成就欲望。而另一些人的自卑却对生活形成阻碍,自卑状态被凝固在心里,这就是拥有自卑情结的人。

自卑情结比起自卑感更加持久。就像是天空中无法摆脱的阴天,使这个人对自我价值产生怀疑和否认。

自卑从何而来?

既然我们每个人内心中都有些自卑感,那么自卑是如何形成的呢?

阿德勒指出:所有人在儿童时期都拥有自卑感。儿童完全通过父母的照顾才能生存下来,儿童通过与所依赖的强壮的成年人相比感到自身及其无能。这种虚弱、自卑的情感激起儿童追求力量的强烈愿望,从而克服自卑感。在阿德勒理论发展的时期,他强调攻击和力量是克服自卑感的手段。

自卑分为原生自卑,和次生自卑。

原生自卑产生于儿童时期。是人们对环境体会到的不足感。可能是ta的成长落后与同龄人、或者是由于家庭环境的贫困、以及不当的家庭教育等。

次生自卑产生于个体成年时期。如果自己没有能力实现自己的内在目标就会引发自卑。如学业不能达到理想,以及被动辞职等。

值得注意的是原生自卑和次生自卑会交替出现,次生自卑让我们去原生自卑寻找答案,每个人的原生自卑是不同的原因,我们都有责任为自己找出原生自卑的源头来理解自己。

自卑的人更容易自我攻击?

自卑会伴随着一些自我攻击。自卑的人可能常感受到:紧张、焦虑、自责、恐惧和压抑。这都可能来自于自卑的人对自己的自我攻击。像曾奇峰说的:“自卑的人是太爱自己了,所以连刀子都不忍心扔在他人身上。”

自卑者的自我攻击通常是个隐秘的过程。当我们觉得另一个人是竞争对手,这种攻击可能会自动发射。但是如果对方比自己强大,攻击就可能会指向自身。这个复杂而快速的过程,使自卑的人与他人都很难察觉。

自卑不可怕 最可怕的是对自卑的恐惧

自卑是我们保有的婴儿时期无力感的一种体现。在成人的世界我们有能力逐一击破自卑,只要我们拥有良好的现实检验能力。自卑感也不全然是坏处,也能够触发我们内在积极的动力与成就欲望。

但如果你体会到的自卑感,已经强烈的影响了你对自我价值的判断,并影响着你的爱情和生活那么就需要更被留意。

在我们的“Better更好学院”中苏禾导师会带领各位学员更深入的认识自卑情结。具体的认识自卑感?自卑情结的特征是什么?自卑的基因怎么会两代相传?如何超越自卑?我们需要积极的应对内在的恐惧,才能在黑暗与恐惧中找到力量。

原生家庭类型8讲:摆脱无意识遗传复制

  1. 完美上瘾基因:我不够完美,你还愿意爱我吗?
  2. 批判上瘾基因:需要你,却又无法不批评你?
  3. 自卑基因:为什么离不开自卑,又找不到自信?
  4. 悲观基因:为什么遇事总先做最坏的打算?
  5. 价值依赖基因:童年没有鼓励,长大后就一直需要掌声?
  6. 失败恐惧基因:我的成功哲学,让我只有敌人没有朋友?
  7. 自恋寂寞基因:自恋的人其实都很寂寞!
  8. 工作狂基因:疯狂加班,我就能赚得世界吗?

更好学院导师 苏禾

静心者,国家二級心理師,美国NGH认证催眠师,台湾台北市政府心理健康委员,肯爱社会服务协会秘书长,台湾知名电视广播主持人,关爱基金会董事,长期担任台湾大哥大、龙岩集团等企业心理健康讲师。

我们的Better更好学院已经上线,学院年度大课《幸福方法论》也在火热预售中,我们邀请了31位知名心理大咖为我们带来《自我关系》《亲密关系》《亲子关系》《家庭关系》《职场提升》等模块的心理学讲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