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站桩要领

 xiliu126oii 2018-06-02

【头正而起】

身体保持中正。当出现左右不平衡时,便会产生气血的偏盛偏衰,从而影响人体正常的气血运行。正如太极拳的口诀所述:“尾闾中正顶头悬”,形意拳桩功要求“百会”与“会阴”形成的人体中轴垂直于地面,且左右对称。

【肩平而顺】

两肩松开,两肘前抱,使肩部微向内扣,欲交于前方,此时背部横向拉平。

【胸藏而闭】

站桩时切忌挺胸。两肩稍内扣,胸部自然向内含,自能气降丹田。

【背平而正】

背平指背的竖向平正。要求背要如柱而不可背圆如球,如此可避免脊柱弯曲驼背。腰椎拔直后,背部要求平、正,脊椎直,尾骨不得左右偏斜,保证了尾闾的中正,也保证了脊椎的正直。

【裆深而藏】

欲坐而未坐,大腿根部折弯处向内微敛,可调直腰椎的生理弯曲。

【膝曲而伸】

膝微曲,似直非直,似曲非曲,大概如日常站立的角度即可。膝欲曲而委中大筋欲直,前曲后伸,曲中求直。委中大筋要挺,增强大腿后侧力量的同时,产生一个向上的挺力,这是力由足起的关键环节。

【足坚而稳】

重心在脚跟,前脚掌抓地,身体重量的70%落在后脚跟,而让30%的重量落在前脚掌。足趾轻微抓地,足心涌泉含空,可使气血畅通,以利于“肩井”穴的劲力下达“涌泉”。

【下收谷道】

尾骨向前翻起,两臀相抱,将肛门微微上挤,达到收谷道的效果。

【上提玉楼】

下颏内收,提起玉楼(耳后高骨),使“百会”上顶,额向前顶,脖项向后靠衣领,头顶有向上牵拔之感。

【前任后督,气行滚滚】

“搭下鹊桥”:即尾闾前翻,以使两肾向后靠的同时将腰椎拉直,两臀肌肉相抱以提谷道,将任督二脉下方接通。“搭上鹊桥”:舌上抵,将任督二脉上方接通。

【上松下紧,前松后紧】

下紧才能上松,后紧才能前松。

松而不懈,紧而不僵

紧而不要过力疲劳,松而不要懈怠走形。

【马老桩法特点】

一、强调道法天地,放松自然,除了抱臂稍微用一点力以外,全身都要放松;

二、强调顶天立地,拉直太阳经,膝盖不受力;

三、强调须臾不离,行、住、坐、卧不离这个;

四、强调医武一家,首别阴阳;

五、强调虚心实腹,腹式呼吸;

六、强调有德者得之,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马老桩法的功效,总的就是贯彻人身是个小天地的理念,在放松自然、精神内守中,让站桩者启动身体本能的恢复或自愈系统,达到外健内运、身心愉悦。具体有通任督、疏经络、调气血、运脏腑、健脾胃、补肾阴等功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