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本无生,双修是正——觉修中的问题

 黄纯印 2018-06-03

一、本定与本慧

 

我们常常说到本定与本慧,那么,什么是本定与本慧呢?本定,心本身就是定,何以故?心千变万化还是心故;心的这种千变万化而不变的相状,就是本定。本慧,心本身就是慧,何以故?走遍法界,心无所不能知故;心的这种走遍法界能知一切的性能,就是本慧。心这种本来能知一切,本来不变的性相,就是本慧与本定。

 

二、何谓定慧等持?

 

由上可知,本慧与本定是“一”,都是指心,是对心性和相的描述(心的随缘不变曰为定,心的本来万用曰为慧)。知道并应用心的这种性相状态,称为定慧等持。换句话说,看一切事物时,时刻知道那是心,时刻不忘它是心的变现,就是定慧等持。实际上,正是因为这“定”与“慧”是一,才能定慧等持;否则,如果定慧是“二”——两个事物,决定不能等持。

 

三、定者定于慧,慧者慧于定

 

“定”与“慧”是两个概念,从本来圆满、如实存在的心体上所起的名相,你不能太把它当真。这两个概念的设立,是为把你引回本来圆满、如实存在的心体上来的。定与慧虽然是假名,但它们来自同“一”实相,所以,运用和使用这两个概念时,要定不能离慧,慧不能离定,也就是,要把“定”和“慧”往一个地方引,向对方靠近,因为它们本来就是从“一”中分裂出来的。也就是,从“定”的方面起言说——修定时,定不离慧,定者定于慧;从慧的方面起言说——修慧时,慧不离定,慧者慧于定。只有这样才叫定慧双修,否则,是将定慧分离,把自己引向幻中去,给修行制造麻烦和困难。

 

四、离开慧的定,非正定;离开定的慧,非正慧。

 

本来,定是你怎么偏离也偏离不了的,慧是你怎么丢弃也丢弃不掉的。但因为我们进入了错觉,将本来是一的东西变成了而二。这就进入“凡夫”的境界。在凡夫的认知里:觉者为了把我们引回真相,采用“顿”和“渐”的方式。“顿”,就是直接把你引到最真实中来,即发现本来一心,然后一生用此一心,而了结一切途中虚虚假假的故事,这就是所谓“顿悟”、“明心见性”;“渐”,就是采用慢慢训练的方式引你到真相来,即透过运用“止”和“观”的训练,引人到达“观即止,止即观”上来,从而在那种“止观是一、定慧等持”的心的本来状态中自在生活,这就是“渐”修的方法。在修行中,定是不能离开慧的,离开慧的定不是正定;慧是不能离开定的,离开定的慧不是正慧。换句话说,修行中,止不能离开观,离开观的止是没有生命力;观不能离开止,离开止的观不是正观。

 

五、专注,专注于觉知;觉知,觉知于专注

 

“定”与“慧”,大体上可转换为“专注”和“觉知”这两个词加以理解。在我看,不管修什么,动中禅也好,四念处也好,内观也好,等等,都不能少了“专注”和“觉知”两个元素。少了专注,泛泛的觉知——不管觉知动作也好,念头也好,情绪也好,力度不够;少了觉知,专注什么就是“死”在什么上了,更不行。不管修什么法,觉知和专注两个元素应同在,并相互含摄对方。从觉知的面向讲,觉知动作的,要奋起精神觉知动作,觉知念头的,要奋起精神觉知念头,觉知情绪的,要奋起精神觉知情绪,不能泛泛的觉知,这样力度不够;从专注的面向讲,专注于动作的,要觉知的专注动作,专注于念头的,要觉知的专注念头,专注于情绪的,要觉知的专注情绪,不能无觉而专,否则那是死、是连、是粘,不能得到解脱。总之,专注,专注于觉知;觉知,觉知于专注。

 

六、专注是父,觉知是母,它们和合生下“解脱”

 

觉知和专注不是矛盾的,它们可以统一,它们根本是一。认真的觉知,觉知本身就是专注;专注的知道,专注本身就是觉知。觉知与专注,许多有效的修行,都是这两个元素的完美结合,完美展现。仿佛专注是父,觉知是母,它们和合生下了“解脱”这个孩子,这个孩子展现着父母明显的特质。有效的修行举动,是觉知中的专注,专注中的觉知。我将修法门中这种品质的修行,称为“止观双运、定慧等持、奢摩他和毗婆舍那双修”。这是我的概念故事,仅仅对我有意义。

 

七、另一对概念:本觉与妄觉(知道)

 

在涉及觉的修行中,还有一对概念,那就是“本觉”与“妄觉”。什么是本觉?本觉就是天生的知道,个人之天生的、不用教不用学的、出现在人的一切故事概念之前、从来不被污染、一直干净的知道,就是本觉。什么是妄觉?妄觉就是后天的知道,后天由经学来的知道,例如,“这是树,这是猫,这是善,这是恶”等这样的知道。上文出现的“觉知”对应本觉。对本觉的知道可以出离妄觉,这也是练习应用它的意义所在。

 

八、一点应注意的:觉与所觉

 

在觉修中,不能将“觉”与“所觉”看成两个东西。如果那样,这是二元。实际上,觉与所觉,皆是一心所变,一心所现,怎么能是二呢?如果认为“觉和所觉”、“观和所观”或“心和心所”是不同的、是两个,你就是二,不是“不二”。不是不二的世界观,不是佛教。莫将觉与色、觉与受、觉与想、觉与行、觉与意识等完全分开,断成两截,它们本非独立的个体。都是一心所变,都是一心所现,都是妄计,都是依他。等视诸法,才能究竟解脱。即使本觉也是如幻的,如果看不透它,你将永远立个“觉”、立个“我”或立个“佛”在那儿,这样是不能得到真解脱的。

 

以上只是一家之言,仅供同道参考。合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