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坚持冥想100天,我收获了丰富的平静

 彭莫山一束光 2022-09-19 发布于广东
本文约 6500 
预计阅读时间 12
 分钟

 文字 | 黄排    

编辑  | 陈以乔

前不久,达成了坚持每日冥想100天的小成就,收获颇多。借这个机会,跟大家探讨一下「冥想」这件事。

一、为什么我会开始冥想

今年年初,我给自己定的课题是:更好地认知自己。

事实上这应该是终身课题。能够认识自己,喜欢自己,使自己成为自己,比什么都重要。

有了这个想法,就开始有相应的行动。比如针对性的阅读相关书籍:《认知觉醒》《只管去做》《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业力管理》《能断金刚》《新世界》等,我发现其中就有不少提到冥想,心里悄悄种下了一颗种子,想着有机会也要尝试一下冥想。

后来我读到了《臣服实验》,书中有很大篇幅都在讲冥想的巨大力量。

在自我成长的阶段,作者迈克·辛格密切关注着自我认识、重新定义自己的企图(跟我这个阶段一样),“开始把自己看作一个找寻深层次真理的冥想者”。

为了更好地冥想,他甚至到森林里专门修建了一间小木屋(后来称之为“神圣小屋”),也从此开启了他的臣服实验和奇遇人生。

虽然臣服实验的核心理念是“顺其自然”,保持全然开放的状态,让生命之流自然展开,但随之而来的人生经历跌宕起伏,精彩纷呈,让我为之好奇与神往,于是当下决定:

我也要开始冥想。

就这样,我开启了坚持每日冥想的旅程。之所以把今天的分享主题命名为:冥想实验,是为了向《臣服实验》这本书致敬。

二、关于冥想的一点介绍

在分享我的「冥想实验」之前,先简单介绍一下冥想。

冥想(Meditation),是一种心性锻炼法,在瑜伽里经常使用,在佛教道教中则称为打坐,在佛教也可称为坐禅。

道家也有“独立守神”“精神不散”“守一”“心斋”“坐忘”之类的冥想方法,而太极拳则被称为“移动中的冥想”。

所以,冥想的方法有很多,但万变不离其宗。

目前,根据人的注意力朝向,将冥想大致分为「专注冥想」和「正念冥想」两类。

其中,专注冥想强调把注意聚焦于某个选定的对象,并保持注意避免分心,比如专注于呼吸、经文或身前的烛火等;

而正念冥想则不需要进行注意聚焦,只强调对当下每时每刻的体验做不评判的觉察。

这部分内容不做展开,大家可以到网上搜索了解。

总之,不要把冥想想得太复杂,太玄乎。冥想并不难。我们要做的,就是坐在那里什么都不做。

对,只是坐下来,做一件什么都不做的事,就这么简单。

三、我是如何冥想的

这部分内容是我分享的重点(敲黑板)。

我一直认为,如果没有行动,知识始终是知识,是行动给了知识以生命,否则拥有的只是一堆概念而已。

我们的人生还要有许多经历,当首先我们得愿意去体验,去实践。所以,无论如何,尽管去做。

接下来,我将一步步分享我做冥想的安排和步骤。

我的总体原则是,越简单越好,也越容易坚持。

1.冥想的时间和空间

最初我只是尝试每天冥想10或15分钟,后来养成习惯之后,开始每天至少冥想30分钟,后面我打算每坚持50天,就加5分钟,加到120分钟为止。

📍冥想的时间安排

我一般是早上六点半起床做冥想。

首先,个人觉得清晨时间的频率比较好。

我们经过一夜睡眠,醒来之后,心神还没有被太多纷扰的信息所侵扰,而且大家还没上班,整个大环境也比较清净。

这时候做冥想感觉是比较好的,相对比较容易平静下来,有助于激发冥想的专注力。

而且做完冥想,简单收拾一下东西,时间正好去上班,也为一天的精神状态打下一个较好的基础。

如果做不到早起,可以晚上回到家时做,但尽量不要在饭后冥想,容易困乏,难以集中注意力,搞不好一不小心就睡着了。

📍冥想的空间选择

你可以营造一个这样的地方:无论什么时候,你一到那里,就自动想要冥想,只要到了那个环境,就比较容易进入状态。

所以要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如果有条件的话,就专门设一个冥想用的房间),把它和房子的其他空间区隔开来。你可以用窗帘或者屏风来分隔。

我是在书房做冥想的,有趣的是,早在我打算冥想之前,书房的墙上就挂着两幅字:一呼一吸。

哈,这不正是冥想吗?看来许多事情冥冥中注定,唯有臣服与感恩。

2.冥想的姿势及注意事项

到了书房,找张椅子坐下,我目前还做不了盘腿,如果伙伴们能盘腿效果更好,但对我来说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坚持去坐下来。

坐下来之后,基本上要保证几点(这部分内容,我主要参照的是吕波老师的做法和《冥想的艺术》里的介绍,自己也在实践):

第一,不要吹风,不要开空调、风扇,也不要把窗户打开让风吹到你,但最好房间里空气有轻微的流动,不要太闷(可以把风扇打开对着外面吹)。

最好臀部下方放一个垫子。

第二,保证脊柱是直的。

注意不是说要直挺挺挺着,其实我们的脊柱正常的情况下,如同你自然竖起一根手指,跟手指是一样微微有一点点弯曲的,微微有一点弧度但不是佝偻,然后肩膀松沉下来。

最主要是保证脊柱直,这对于好的专注是关键。

——手的话,可以随意一些。比如常见的,一只手叠在另一个手上面,掌心朝上放在小腹前面,拇指微微相抵,我有时候会直接放在膝盖上,其实都是可以的。

——膝盖上最好搭一个东西,比如毛毯,所以保护一下我们的膝盖。脖子、大椎,这个地方,尤其是像冬天,要稍微护着一点点。

——头部略略的低颔一点点,舌轻轻抵住上腭。

基本的姿势就是这样。

坐下来之后,我习惯会先做两个深呼吸,顺着气息从头部到肩部,从双臂再到双腿,让身体放松下来。

然后用「潮汐」APP里的「专注」模式调30分钟冥想。也可以直接用手机里的闹钟调时间。

我之所以用「潮汐」有两方面考虑,第一是有数据记录,可以累计时间,方便回看;其次是「潮汐」有丰富多样的场景声音可选择,有助于营造场景氛围。

我一般都会选择「森林」或「林风」声音场景(后面会介绍为什么),有时候会选「海洋」,这个根据个人喜好选择即可。

「潮汐」APP

另外,「潮汐」冥想的时间到了之后,会慢慢地让背景音渐弱,然后冒出“叮”的一声,清脆悦耳,让你回到了当下。

这种感觉我很喜欢,甚至有时候觉得,为了听到最后这个声音,是我坚持到底的动力之一。

3.冥想的具体方法

接下来跟大家介绍冥想的具体方法。

轻轻闭上眼睛,如果感觉有点昏沉,可以稍微睁一点点眼睛,大概你能看见前面的一米以内。

📍1.数息法

首先,我是从「数息法」开始练习冥想的。

「数息法」的主要做法是:专注于你的鼻尖,自然地呼吸,观察空气先从身体里出来,然后又进去,在观察的同时开始数呼吸:

呼气是一次呼吸的第一半,接着的吸气是第二半,加起来就算是一个呼吸。

持续观察你鼻尖处的呼吸,从1数到10,再从10数到1,中间如果走神了,重新回到1再数。

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其实并不容易。

你会惊讶地发现:我们的意识根本不听我们的使唤!

我们的心很难长时间定在一个事情上,又很难长时间不定在一个事情上,就像一只不安分的猴子,东跳西跳,一刻不停,完全没有规矩。

有人它称之为“心猿”,非常贴切。

就像木心说过的一句话:生命是时时刻刻不知如何是好。

当你闭上眼睛,把外面的世界都关闭掉了,就会发现里面有很多东西升起来了,各种各样的的想法念头冒出来……

于是我们对呼吸的专注很容易就跑掉,而且对于初学者来说,往往一走神就会过去很久,当你意识到自己走神了,回过头来就像如梦初醒一样。

我通常是数到3、4开始跑,甚至数到2就不知道想到哪里去了,现在慢慢地可以完整地数完一次1到10。

但总体上还不算很好,需要慢慢练习。

不过没关系的,首先从内心里接纳它(事实上你越抗拒,越难以平静):这是很正常的反应,我们的心就是这么运作的,只是我们平时很少有机会停下来看见它是怎么样的。

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对我而言,冥想更主要的是坐在这地方,去练习成为一个纯粹的观察者——

观察身体有什么反应,观察心里有什么念头升起来,知道原来自己的心是这样的。

或者用一句话来说,去“注意你的注意力”

当我们练习了一段时间,数到一定程度以后,发现自己的注意力不太会被带跑了,虽然可能还是会有念头来把它稍微带跑一点点,但是很快你就会回来,间隔时间越来越短。

同时脑子里的念头会变得很轻微,感觉很安静,但是人是很清明的,然后同时呼吸会慢慢变得浅,呼吸的间隔时间会变长。

这个时候注意力也比较松弛了,基本轻微地看着呼吸就可以了,可以不要去“数息”,而是“随息”就好,也就是让注意力轻轻随着呼吸就行了。

上面介绍的这种数息法属于「专注冥想」。

它的核心目的,是让我们把散乱的心先把它收摄起来,去让我们有机会、也有能力去看见自己内在的起心动念,看见念头升起又破灭的过程。

📍2.观想法

除了数息法,我们也可以用别的冥想方法,比如“观想法”,即在心里观想特定图案景象。

说到观想法,那就包罗万象了,万事万物皆可观想,可以把自己的心当成一块电影屏幕,在上面播放电影。

比如尝试观想一个场景,一个空间,一个人,一件事。你将成为你自己观想故事的观众或者电影放映员。

 我自己曾观想自己一点点地升空,看到越来越大的空间——

从房间“一呼一吸”的挂画、所在的小区、广州市、深圳东莞惠州、珠三角、广东省、华南、长江以南、北方、西部、中国、亚洲、亚太地区……整个地球,银河系、浩瀚无边的宇宙。

然后再从大到小回来,宇宙,银河系、地球……最后回到所在小区,回到我现在所在的书房,书房上挂着的一呼一吸。

 图源网络,侵删

这个过程挺好玩的,你会发现世界之大,自我之小,同时又觉得你即是世界,世界即是你。

还有一个观想也很有意思。

自从看了《臣服实验》,我就一直很向往有一个像作者那样的小木屋。

于是我尝试观想自己从亲自选址,到一步步搭建,用什么木材,窗户在哪里,朝哪个方向,种什么植物,就这样一点点地观想,专注在里头,效果还不错。

这时候配合潮汐APP用「森林」或「林风」的背景音乐,体验更佳,简直身临其境。

还有一些冥想课程上经常用到的,比如身体扫描的观法,就是从头到脚感知自己的身体各个部位,想象一个光波沿着你的身体走,被这个光波所温暖和疗愈。

也可以安排某个课题进行观想。比如想象自己去关心照顾一个不太喜欢你的人。这其实是佛教中施受法的应用。

总之无穷无尽,就像金庸武侠所说的:“草木竹石皆可为剑”

最近,我开始尝试在每日冥想里,观想生活中让我痛苦和烦恼的事情,像电影一样重新回放,然后不断深入,剥开一层层表现,看看自己到底为何痛苦和烦恼。

我发现每一个让你痛苦烦恼的事情,都是冥想可以具体着手的地方,也是自我成长提升的地方。

慢慢的,当我遇到痛苦和烦恼反而觉得是好事,心想,真好,又收获了一个可以冥想的点了。

这样长期以往,当这些烦恼一个个攻破,人也一点点地成长,到后来发现越来越少事情能引起我的痛苦和烦恼,就会活得更加通透自在。

烦恼即菩提。想起铃木大拙有一本书,叫做《在受苦的地方绽放》,这个名字很契合我正在做的事情。

另外,冥想过程中,身体会有些地方会麻会痒,甚至会有这样那样的反应,比如忍不住打嗝。不要紧,去充分信任身体,它自己也在调整,你就继续安住在你的呼吸或观想中就好。

还有,如果中途有干扰和手机响之类,除非是地震火灾,我都告诉自己不要停下来去回应。

就这么30分钟,全然是自己的,把世界关在外面,让世界再为我等上半小时又何妨?这也不失为对生命的一种掌控力。

4.冥想结束后可以做些什么 

每次冥想结束后,我会做个深呼吸,动动手指,动动脚趾,重新感知这个身体和当下,然后慢慢睁开眼,这种感觉挺奇妙的,就像《明天会更好》开头所唱的那样:

轻轻敲醒沉睡的心灵

慢慢张开你的眼睛

看看忙碌的世界

是否依然孤独的转个不停


从上个月开始,我还加了一个小步骤,那就是做完冥想后,会简单写一下「冥想日记」。

内容很简单,主要写冥想了多久,质量如何,中间有什么顿悟值得记录的(我在冥想中经常会有顿悟和收获灵感)。

基本格式:

1. 冥想XX分钟,品质……

2. 悟:

(1)

(2)

(3)

……

需要说明的是,冥想的方法有很多很多,我用的只是其中几种,仅作为参考。大家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和喜好来选择和尝试。

四、坚持冥想的收获

冥想给我带来的收获有很多,无法一一尽述,这里挑几个对我影响比较大的跟大家分享:

1.觉知更敏锐,情绪更稳定

有人说,修行很难,也简单。就是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做什么,在想什么。很简单,也很难。

在我看来,冥想就是修行的一个好方法,它让我对自己的起心动念的觉知变得更加敏锐。

有时候一个情绪升起,我能够很快觉察并捕捉,不会轻易被它带跑,于是避免了做出头脑发热的事,说出伤人伤己的话。

也许,这就是佛家所说的“善护念”。

南怀瑾曾说过一句话,法在哪里?法在你心中,就是“善护念”三个字。“善护念”是一切修行的起步,也是一切佛的成功和圆满。

另外,这就像开启了《认知觉醒》里所说的“元认知”,我开始学会用第三视角持续反观自己的思维和行为,这让我有了快速成长的可能性。

“情绪即人生,觉察即自由”。

随着自我意识越来越清醒和敏锐,我能够更好地成为情绪的主人,掌握自己的情绪,掌握自己的生活,从而更有助于掌握自己的人生。

2.精神更饱满,内心更强大

冥想是我的健康加油站。

每次冥想之后,我的精神与体力都恢复极好,就像睡了一觉似的,让我能够更好地应对充满压力的工作生活。

有人说冥想是一种针对脆弱心灵进行锻炼的方法,也是帮助心灵具备不被精神压力和烦恼打败的内在力量。

于是我经常把冥想看成是锻炼心灵的肌肉,保持健康,除了健身,还要健心。

3.更容易活在当下

坚持练习了一段时间冥想之后,我感觉到自己的专注力显著提升,这对我的工作生活都大有裨益。

特别是阅读和写作,像是换了个性能更好的新引擎,更顺畅高效。

与此同时,冥想让我的心更加专注于当下,更容易体会到心流的感觉。

而当我越是活在当下,就越能感受到快乐,感受到满足。


4.内心更丰富平静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有如影随形的焦虑感,而冥想能够让躁动的心,得以在短时间内平复下来。

当你四处奔忙,心烦意燥时,尝试停下来感知一下自我,你就会发现大脑在一刻不停地念叨,就像一杯水被搅浑了一样。

但当你坐下来进行冥想,慢慢地,这杯水的杂质开始沉淀,继而变得清澈、平静,焦虑感也随之消失,最后能够体会一种清凉舒畅的感觉。

这种平静,是幸福的要素。其实,某种程度上,幸福就是内心的平和。

而且,当你的心非常安静的时候,即使是一刹那,都可能产生一些了悟。深入地了解了自我的过程,也是智慧生长的过程。前面也提到过,我经常在冥想中产生顿悟和灵感。

随着每天坚持冥想,我的「冥想日记」也在不断的积累,它不仅已成为了我的素材库、思想录,更是真实生动的成长印迹。

一直很喜欢周国平说的一句话,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

安静,是因为摆脱了外界的纷扰与诱惑。丰富,是因为拥有了内在精神世界的宝藏。

冥想,让我逐渐接近这种美好的状态。

结语:任何事情都可以是冥想

不知不觉坚持冥想了100多天,如今这个「日课」已成为我觉察自己、认识自己、改变自己的重要工具,是个人成长的必修课之一。

正好最近跟陈老师讨论,有哪些习惯可以坚持一辈子的,我想冥想可以列入其中。

最后,且以我最近刚读完、且非常推荐的《纳瓦尔宝典》里的一段话作结:

冥想是屏蔽社会的噪声,倾听自己的声音。

只有以冥想本身为目的,冥想才会“起作用”。

徒步旅行是行走冥想。

写日记是书写冥想。

冲澡是意外冥想。

静坐是直接冥想。

是的,其实任何事情都可以是冥想。 

好好洗碗,慢慢吃饭,静静喝茶……一切都才可以是冥想。 

制心一处,带着觉知,专注做一件事就是冥想。

难怪佛家说,“平常心是道,搬柴运水无非是道。

我们在最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只要尽己所能地让内在的觉知之光保持明亮,终会发现适合自己的方式。

即使饱餐一顿后去清洗碗筷,也是件享受的乐事,我们所洗的每一个碗都是奇迹。

最后,愿与大家在平凡的世界里保持觉知,好好修行,也欢迎加入每日冥想练习的美妙旅程!

写于广州

推荐书目

1.《Headspace冥想正念手册》:Andy Puddicombe,李芳龄译,星出版,2019

2.《初学者的冥想书:呼吸·走路·吃饭开始》:杰克·康菲尔德,唐唐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14

3.《观呼吸:平静的第一堂课》:德宝法师,赖隆彦译,海南出版社,2009

4.《臣服实验》:迈克·A· 辛格,易灵运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9

5.《不羁的灵魂:超越自我的旅程》:迈克·A·辛格,曾早垒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

6.《能断金刚:超凡的经营智慧》:麦克尔·罗奇格西,夏理扬 / 田多多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13

7.《业力管理》: 麦克·罗奇格西 / 克丽丝蒂·麦克奈丽 / 迈克尔·郭尔登,夏理扬 / 田多多译,华文出版社,2018

8.《冥想的艺术》:克丽丝蒂·麦克奈丽 ,夏理扬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12

9.《禅者的初心》:铃木俊隆,梁永安译,海南出版社,2012

10.《纳瓦尔宝典》:埃里克·乔根森 ,赵灿译,中信出版社,2022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