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陶瓷中什么最难烧造?

 孔_夫子 2018-06-03


       有人问,陶瓷中最难烧的是什么?当属高温红釉瓷是也。“要想穷,就烧红”是景德镇的一句民谚,意思就是高温红釉难烧,难烧到能把你烧穷?那它为何难?到底又有多难呢?

  明永乐 鲜红釉印花云龙纹高足碗
  
  高温釉缘何难烧?


  明宣德 鲜红釉葵花式洗
  
  要想了解高温红釉,就要先了解高温釉。按照烧成温度,颜色釉可分为高温釉和低温釉两种。其中,高温釉是生坯上釉,在1200℃以上的温度下一次烧成,这对窑内温度、湿度,以及工匠手艺经验要求甚高,因此每件高温颜色釉陶瓷都是孤品、绝品,独一无二。而低温釉则是在烧成的素瓷上施釉,然后入小窑,在700℃-900℃的温度下烧成,较高温釉而言难度略低。



  明宣德 鲜红釉金彩云龙纹盘
  
  在古代只有皇帝御派督陶官才有烧制高温釉的秘方,因此高温釉历来都属贡品。现在作为国宾瓷送给外国总统、首相等政界要人的颜色釉瓷也多为高温釉。


  明宣德 鲜红釉僧帽壶
  
  何为红釉?


  清康熙 郎窑红尊釉琵琶
  
  按性质来说,红釉主要包括铜红釉和铁红釉两大类。其出现可以追溯到北宋初年,但真正纯正、稳定的红釉则是明代初期创烧的以铜为呈色剂的鲜红,为高温釉。到嘉靖时,又创烧了以铁为呈色剂的矾红,为低温釉。


  清康熙 郎窑红釉凤尾尊
  
  高温红釉,即铜红釉,主要有钧红、宝石红、郎窑红、豇豆红等品种。其中,钧红釉色调红里泛紫,近乎玫瑰花的紫红色,故又称为“玫瑰紫”;宝石红釉始创于明宣德景德镇窑,又被称为“霁红”、“祭红”,是一种纯粹的深红釉,闪烁着红宝石一样的色泽;郎窑红釉始创于清代,釉色鲜艳夺目,釉面有大片裂纹;豇豆红釉始创于康熙,釉色浅红,釉面多绿苔点,有“绿如春水初生日,红似朝霞欲上时”之美誉。 


  清康熙 豇豆红釉洗
  
 

  

 为何高温红釉难上加难?

清康熙 郎窑红釉观音尊

  
  高温红釉是以含铜物质为着色剂,经还原焰烧成的红色釉。自古以来,这种鲜艳红色烧成者极稀,为世所珍。 

  清雍正 祭红釉胆式瓶
  
  高温红釉的烧制温度较一般高温釉瓷更甚,需维持在1300℃左右,且浮动区间仅在10℃之内。在古代并无计温设备,如何得知窑内温度,又如何稳定控制?全凭工匠的经验。 


  霁红对杯  
  
  在掌握了温度之后,高温红釉还需要一个重要条件,即“黄金位置”。红釉瓷并非窑内各处都能烧制,在每个窑炉内都有一块“寸金地”,只能放下一两匣钵,而红釉瓷则非待在此处不可,但即便如此也无法保证成功。 

  高温颜色釉茶具 
  
  一直到如今,烧制红釉,无论高低温都是较其他色釉更难的事。只要略有偏失,都可能造成发灰、发绿、发黑,甚至烧失等现象。在了解这份不易后,我们再欣赏时或许就会产生在感叹之外的深深敬意。
  
  (古瓷图片来自北京故宫博物院,文字由景德瑞瓷整理编写)


(本文转自上海蜂朝文化官方微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