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些痛风的克星、天敌、杀手,真的能降低尿酸、根治痛风吗?

 高山仙人掌 2018-06-04

痛风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目前临床上对痛风的治疗手段主要有三种,分别是降酸、止痛和碱化尿液,其中降酸是痛风最重要的治疗手段。但是,痛风是代谢性疾病,对其进行治疗势必会干扰和影响人体的正常代谢,因此,治疗痛风的药物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且需长期应用,这让很多痛风患者烦恼不已。

于是,随着痛风发病率的逐渐增高,网络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所谓“痛风克星、痛风天敌,痛风杀手”,它们(比如车前子、菊苣、乌鸡白凤丸等等)非常吸收痛风患者关注。但是,这些东西真的能够象媒体所宣称的那样,对痛风的治疗有奇效吗?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先了解痛风降酸药物的作用机制。

痛风降酸药的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尿酸的合成、促进尿酸的排泄、加速尿酸的分解,也就是说,不论是哪种类型的痛风降酸药,都只是“对症”治疗,都是作用于尿酸升高机制的下游,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尿酸升高的原因,尽管应用了降酸药物,但引起高尿酸的原因并没有根除。评估一种药物能不能根治痛风,能否搞定高尿酸血症是唯一的标准。

展开剩余75%

先来看车前子。车前子性味甘寒,入肾、膀胱、肝、肺经。有利水通淋、渗湿止泻、清肝明目、清热化痰的功效,为中医常用药材。《药性论》中指出车前子能去风毒;《本草汇言》则认为车前子同舒筋药物,能利湿行气,健运足膝,有速应之验也;《药品化义》更是认为车前子能治周身湿痹。现代药理研究也证明,车前子具有利尿的作用,可以促进尿素、氯化物、尿酸的排泄。

也就是说,车前子对于痛风治疗的意义在于,通过渗湿利尿,它可以促进尿酸在尿液中的排泄,从而降低血尿酸浓度。这同样也是作用于尿酸升高机制的下游,并没有改变高尿酸血症本身。而且,因为车前子过于甘寒,长期或大量服用必定会损伤脾胃,阻碍脾气运化湿浊,往往聚湿成痰,无益于痛风降酸及痛风病情的好转。因此,车前子更多的是作为中医痛风复方中的配伍药材在使用。

接着来看菊苣。菊苣原产于欧洲,传统上作为食品食用,俗称咖啡萝卜。菊苣在我国民间也早有种植,是少数民族习用药材,始载于《新疆中草药手册》,列为清热燥湿药,95版的中国药典中记载其有清热利湿、健脾解毒的功用。但在古代的中医典籍中未见菊苣相关的记载。北京中医药大学曾对菊苣防治痛风的机制展开研究,结果显示,菊苣对肾脏的尿酸清除率(即尿酸的肾排泄)无明显影响,对高糖高脂复合模型动物的血尿酸有一定的降低作用。也就是说,菊苣的降酸机制的发挥需要前提,就是针对合并高糖高脂的痛风人群,且效果有限。

需要提醒的是,菊苣虽然有部分的降酸功效,但其对生殖系统也存在一定的影响。药理学实验证实,菊苣全草具有80%的流产活性;同时,菊苣的乙醇总提取物有50%的避孕率,可有效降低黄体的植入率而显示出避孕活性。总的来说,菊苣对有尿酸排泄障碍的痛风人群并不合适(但约九成的痛风患者存在尿酸排泄障碍),另外,因为菊苣的避孕活性,想要生育的痛风患者使用菊苣泡水喝时更需要谨慎。

最后来谈谈乌鸡白凤丸。乌鸡白凤丸来源于明朝《普济方》中的'妇人诸疾门',明代中医大家龚廷贤在其《寿世保元》一书中,改进处方后称之为乌鸡丸。到了清代,宫廷御医再将其改为乌鸡白凤丸,用以治疗妇科杂症及虚损劳疾等病,并长期供奉给慈禧太后服用。很明显可以看出,乌鸡白凤丸就是一种妇科用药,和风湿免疫之间没有太多的联系,即不能降酸,也无法止痛。

从乌鸡白凤丸的方剂组成来看,方剂中一共有20味药材,以乌鸡为君药,并以人参、黄芪、熟地黄、鳖甲等大补类中药为臣佐。但在临床上,大部分的痛风患者生活水平极其丰富,真正“虚”的人非常少。同时,痛风的中医病机是湿浊瘀滞内阻,需要清热燥湿才能缓解痛风症状。而乌鸡的相关禁忌中明确指出,湿热内蕴者不宜服用乌鸡。也就是说,体质不需要补益的人,服用乌鸡白凤丸后,体内的湿会更盛,痛风估计也会越补越坏。对于脾肾虚损型的痛风患者,乌鸡白凤丸或者能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病机涉及到很多个治疗靶点,车前子、菊苣、乌鸡白凤丸可能对其中的某个靶点正好有一定疗效,但并不能就此断定,它们可以适应所有的痛风证型。未经准确辨证随意使用,轻则耽误痛风的治疗时机,重则加重痛风的病情。目前的医疗条件下,准确辨证,规范治疗,才是痛风患者最有效、最安全的选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