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柴胡桂枝汤治疗发热恶寒、肢节疼痛

 事不宜急缓则圆 2018-06-04

柴胡桂枝汤是《伤寒论》中治疗太阳和少阳并病的方剂,是由小柴胡汤合桂枝汤各半量而组成,主要用于太阳少阳合病引起的发热恶寒、肢体疼痛等症。


柴胡桂枝汤是用桂枝、黄芩、人参、甘草、半、芍药、大枣、生姜、柴胡组成,能够解表和里,主治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痛,微呕,心下支结,表证未解者。



 

方证要点


1、太阳少阳合病证:以发热恶寒、汗出、腹痛、头疼身痛、恶心纳呆、心烦、胸胁苦满为辨证要点。主要症状为:腹痛,往来寒热,胸胁满闷,默默不欲饮食,喜呕,烦躁易怒,口苦,咽干,目眩,汗出恶风,头痛或者头晕,鼻鸣,鼻塞流清涕;舌质淡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弦。


2、常用于肩背疼痛、耳后神经痛、肩周炎、肋间神经痛、神经官能症、肝硬化、系统性红斑狼疮、慢性迁延性肝炎、胆囊炎、胰腺炎、胆道蛔虫、阑尾炎、胃或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肠易激综合征、体虚感冒、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更年期综合征、过敏性鼻炎、神经衰弱、脑缺血、癫痫等属于太阳未解,邪犯少阳者。


3、体质要求:患者多数营养状况一般或偏于瘦弱,部分患者情志不畅或者烦躁、失眠,有些会有周期性发作的规律。


4、一切外感热病寒热稽留不退,或发热4至5天,先是日晡恶寒,渐渐发热,有时发热至39左右,待天明方热退,有轻微口渴,舌苔白或薄黄,脉浮,或弦,有时胸闷者,皆可用本方进行治疗。尤其是开始发热即静点抗生素激素,热退后再反复发热者,必用此方。



 

治疗用途


NO.1

十二指肠溃疡

柴胡桂枝汤对用H2受体拮抗剂治疗无效的十二指肠溃疡有良好效果,每日1剂,水煎服,10天为1疗程。研究表明柴胡桂枝汤可抑制胃蛋白酶的分泌,从而减低胃液对黏膜的损害作用,同时柴胡桂枝汤能影响促胃泌素的分泌,加强十二指肠黏膜的防御作用。



NO.2癫痫

研究认为癫痫放电现象是细胞内贮存的钙在释放过程中,钙结合状态的改变使与钙相关的细胞内蛋白质、细胞膜离子通道也发生变化,出现了神经元突发型病理放电。柴胡桂枝汤可使一些相关性改变的每个步骤都受到抑制,从而达到抗癫痫作用。有人用本方治疗84例癫痫病人,每日1剂,10剂为1疗程,结果治愈25例,显效41例,好转1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高达94.05%。



NO.3反复感冒、体虚感冒

反复感冒多与人的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有关,有研究发现柴胡桂枝汤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实验表明柴胡桂枝汤可使造血干细胞向淋巴细胞分化,并使正常幼鼠的免疫机能活化。据报道柴胡桂枝汤治疗易感冒儿童急性上呼吸道炎症患者18例,结果显效12例,有效4例,无效2例,并且发现症状改善最明显的是发热,其次是食欲、咳嗽、喷嚏、清涕。

体虚感冒,有气、血、阴、阳虚之分。证之临床,多数体虚感冒的病人,临床表现不太明显,仅仅自觉提倦困乏,稍受风寒,就会出现感冒症状,但是多数病人只是打喷嚏、流鼻涕,稍觉恶寒,少见发热症状。往往是一次感冒未愈,下一次感冒又起,长年累月,反复发作。对于这种感冒,单纯发汗,则正气愈伤,病必不愈。根据伤寒六经辩证理论,认为体虚感冒为营卫不和、卫外功能失健,其病邪涉及少阳半表半里,正气已现不足,为太阳与少阳两经之病,治疗当两经兼顾,故柴胡桂枝汤为正治之方。



NO.4

病毒感染性发热

柴胡桂枝汤有良好的解热、抗病毒、抗感染的作用。用于治疗某些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有良好的效果,并对感染引起的惊厥有效。据报道有人以本方加生石膏、川芎和苍术治疗病毒感染性发热112例,每日1剂,重者可1日2剂,一般服药5剂有效,总有效率为87.5%。


NO.5

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是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过程失去平衡所致,多见头痛头昏,焦虑烦躁,疲倦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失眠健忘,心悸气短,胃纳减退,脘腹痞满,甚至皮肤过敏、阳痿、遗精等。研究表明柴胡桂枝汤对人体内分泌系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尤对脑皮质的兴奋和抑制有双向调节作用,可调节和消除神经衰弱引起的一系列症状。有人以柴胡桂枝汤加味治疗神经衰弱60例,每日1剂,14天1疗程,一般1—2疗程即可获效。


NO.6

脑缺血

反复发作的脑局部血流一过性减少,于相应供应区出现短暂神经症状,约25—40%在5年内发展为完全型脑梗死。实验表明柴胡桂枝汤对脑部神经元的缺血性损伤有保护作用,同时可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脑血流量,有良好的改善脑缺血的功能。



NO.7

肩背疼痛

肩背疼痛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症状,多因落枕、长时间伏案写作、打字、劳作等原因引起。另外颈椎病、肩周炎等疾病都会引起这种症状。太阳经脉走循人体之颈项后背部位,所以,太阳经脉不舒时,多出现颈项以及背部的不舒感,甚至出现疼痛。张仲景在《伤寒论》中主要采用解肌祛风、生津疏络的治疗方法,依据有汗无汗而出两方,有汗者用桂枝加葛根汤;无汗者用葛根汤。如颈项背部和两肩部同时出现疼痛,则上述两方的疗效就不太理想。


因为两侧不属于太阳经脉循行的部位,而是少阳经脉所过之处,这时宜用小柴胡汤疏利少阳经脉,故用桂枝汤疏利太阳经脉,太少两经之经脉之气运行正常,则肩背疼痛自止。临床应用时,又常加入葛根、姜黄、红花、羌活、独活、川芎加强活血、止痛之功,不论新久疼痛,多能应手而愈。



NO.8

肝气窜证

肝气窜是自觉有一股气流在周身窜动,或上或下,或左或右,凡气窜之处,则有疼痛或发胀之感,此时患者用手拍打痛处,则伴有嗳气、打饱嗝,随之其症状得以缓解。此病多属西医所谓的神经功能之类,以老年妇女为多见,中年妇女以及男性偶见。此病单纯采用疏肝理气的方法治疗往往效果不好,用柴胡桂枝汤调气活血,而能效如桴鼓。本方用小柴胡汤和解少阳而能疏肝理气,用桂枝汤调和营卫而能通阳活血,气血调和,则诸证自愈。临床中常加入佛手、香橼,则疗效尤佳。



NO.9

四肢疾病

所谓四肢疾病,是指四肢麻木、疼痛的症状而言。临床可见于西医学的风湿、类风湿引起的肢体关节疼痛和末梢神经炎、中风后遗症等病引起的手足麻木。这些症状临床治疗都是非常棘手的,尤其是类风湿引起的小关节的疼痛,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根据《伤寒论》原文柴胡桂枝汤主治症状有“支节烦痛”的论述,运用该方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临床运用时常加入藤类活血通络之品,如鸡血藤、络石藤,则效果更好。



NO.10

脾胃疾病

柴胡桂枝汤为小柴胡汤和桂枝汤合方而成,小柴胡汤是治疗少阳病的主方,而少阳多郁,郁则气机升降出入之机失于活泼,必将影响脾胃的升降功能而导致一系列消化不良的症状,如“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在其或然证中也提到了“或腹中痛”。关于小柴胡汤治疗肠胃病的机理,《伤寒论》第230条有明确的论述,即“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桂枝汤在《伤寒论》中虽然是治疗太阳中风证的方剂,但由于其具有调和营卫、调和阴阳、调和脾胃的作用。


因此,本方也适宜于太阴病的治疗。治疗太阴腹满时痛的桂枝加芍药汤就是由本方倍芍药而成。在柴胡桂枝汤的主证中也有“微呕,心下支结”的描述。所以本方也是一首很好的治疗脾胃病的方剂。临证需加入白芨、三七等活血止痛药。


 

类似方证鉴别


1、柴胡桂枝汤与小柴胡汤:都可以治疗寒热往来、胸胁苦满、恶心呕吐。柴胡桂枝汤证兼有发热恶寒、肢节疼痛等太阳病证;而小柴胡汤证只有少阳病证。


2、柴胡桂枝汤与桂枝汤:都可以治疗发热恶寒、肢节疼痛。柴胡桂枝汤证兼有胸胁苦满、恶心呕吐等少阳病证;而桂枝汤证只有太阳表虚证。


3、柴胡桂枝汤适用人群:柴胡桂枝汤是一首中老年人首选的养生保健良方;柴胡汤可治疗虚人外感。临证多用柴胡桂枝汤治疗虚人外感,其中小柴胡汤和解表里,桂枝汤调和营卫。



 

以下情况不适合使用


1、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3、风寒感冒者不适用。

4、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儿童、孕妇、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6、发热体温超过38.5的患者,应去医院就诊。

7、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8、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9、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10、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想了解更多健康信息,可以咨询菲妈的个人微信号:usmami或者直接添加微信公众账号usbabyinfo菲妈母婴或herbalera草本时代即可订阅更多文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