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永恒的巴赫 | 混乱博物馆

 gyjian 2018-06-04

我们刚刚在上期节目中讨论了巴赫的赋格,小窥了其中精妙的对位法,但请不要忘了,没有任何一个艺术家能从真空中冒出来,只有看到巴赫在时空中的位置,才能更加清晰地理解他的伟大所在。

坦率地说,巴赫并没有开创新的音乐风格,他一生中创作的复调音乐各种曲式,都已经在之前的几个世纪里完整地形成了,巴赫起到的关键作用,乃是饱览此前200年的乐谱,以惊人的才智融会贯通,将巴洛克音乐推上辉煌的顶峰。

这将有助你更加立体地欣赏巴赫的杰作。


-文字稿-

我们曾经有过一期很受欢迎的节目,讲述了卡农这种精妙的谱曲技法:一个旋律先行奏出,而后是同一段旋律经过某种变化,平行地奏出——这样的旋律可能还有第三个、第四个。

虽然是同一个旋律反复出现,但这不是什么简单的重复,经过精心的计算,巧妙的变化,无论何时,所有声部的旋律都在互相配合,如同一个人无视时空的阻隔,与过去和未来的自己一起跳舞,由此产生了一种华丽而盘旋的独特感受——正是巴赫将这样的技法推向了巅峰。

为了理解巴赫做的事,我们先要知道人类最初只有主调音乐,这样的音乐只有一个主要的旋律,一个人一张嘴就能哼出来,古老的音乐因此得以口耳相传。

但到了14世纪中世纪晚期,欧洲北方的尼德兰在经济上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作为弥撒中不可或缺的组成,他们的圣咏不再满足于单纯的合唱,他们给唱诗班分出不同的声部,用不同的音高相互和声,达到一种重重叠叠、不可明辨一处、醉人而神圣效果。

当和声不仅局限于音符之间的瞬时关系,而延拓成多个旋律的配合映衬,就发展成了系统性的对位法,这在16世纪的文艺复兴时代广泛应用在更加复杂的器乐中,比如幻想曲、组合曲、寻觅曲——其中,相似旋律先后奏出并互相对位的谱曲技法,按照拉丁语词源叫做“追随”,音译就是“赋格”,稍晚,那种几个相同的旋律构成的赋格又区别出来,称为“不自由赋格”,就是“卡农”。

到了巴赫生活的年代,新教信义宗已经在德意志地区确立下来,音乐受到格外的推崇。他的家人都是教会的音乐家,巴赫因此饱览了过去两个世纪的宗教音乐,成年后又在公爵与亲王的宫廷中担任乐师,接触了各式名流——你现在听到这段“寻觅曲”华丽非常,用六声部的大型赋格谱成,就是1747年,腓特烈大帝召见他,用22个音符给他留下的命题作业,体现了巴赫在对位法上的最高造诣。

乐谱美则美矣,生律法却暗藏狼音:古老的五度相生律和纯律不能均分八度,文艺复兴时代的中庸律也还不完善,赋格如果按照这种做法简单地升降,就将破坏对位的关系。尽管中国人的十二平均律已经西传,求取2的12次方根的算法也远未足以推广。

幸亏巴赫有一个非常出色的学生,约翰·基恩贝格(Johann Kirnberger),他通过反复的实践,混合了五度相生律、二分之一音差中全律和纯律,调试出了一种非常接近12平均律的“优律”。(Kirnberger.MP3)

巴赫在1722年写成了《优律键盘曲集》,包含了从C大调到b小调全部24个调性上的前奏曲与赋格。——在欧洲古典音乐史上,这是一部盛誉为《旧约》的崇高经典。

接下来的25年里,巴赫又继续谱成了《哥德堡变奏曲》、《B小调弥撒》、《音乐的奉献》和《赋格的艺术》等等作品,探讨了对位法在复调音乐中的一切可能:增减、转位、镜像、逆行、循环、无穷……正如我们在往期节目里欣赏过的能写在莫比乌斯环上的《螃蟹卡农》,这首“镜像扩大卡农”的低声部刚好倒着演奏了主题,并且延长了所有音符的时值,自己与自己镶嵌成了无瑕的拼图,其精妙或许正如侯世达在《GEB》中赞颂的那样,唯有埃舍尔在版画中探索过的形式的可能,以及哥德尔在哥德尔证明中探索的元数学编码的可能,才能相提并论。

然而巴赫在过世之后很快就被人淡忘了,因为当时艺术潮流正在迅速转向古典主义,人们重新开始欣赏清晰明亮的主调音乐,巴赫这些难以品评的复调音乐很快就在体裁上过时了,他的遗稿甚至被自己的家人弄丢了许多。

但艺术的光辉不容掩盖,在维也纳乐派的巨匠手里,海顿拥有一份《优律键盘曲集》和《B小调弥撒》,从中受益颇深;莫扎特从巴赫的经文歌里学习了对位法,用在自己的作品中;贝多芬则熟练《优律键盘曲集》,称赞巴赫为“和声之宗”(Urvater der Harmonie)——最关键的转折发生在1829年,门德尔松指挥演出了巴赫1736年修订完成的清唱剧,《马太受难曲》,轰动一时,巴赫在德国正式复活了——人们用此后100年的时间发掘他的遗珠,确立了巴赫不可动摇的特殊地位。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