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颈椎病一定要做核磁共振,才能确定治疗方案吗?

 风饕虐雪 2018-06-05

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了解颈椎病有哪些分型,以及常见的X线、CT、MRI有什么区别。颈椎病的发病机制尚处在研究阶段,现阶段临床将颈椎病分为5型(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混合型)。再来说一下骨科常用的放射科检查的各自特点。X线是利用人体骨骼含钙量的差别以及X线的穿透性的原理摄片的,能够判断骨与关节的损伤情况,得出较简单的病变情况;由于软组织在X线片上的显影不是很精确,因而X线不能十分准确明确伤病的实质变化。CT基于一定的X线原理孕育而生,人体组织器官的密度不同是CT呈像的基础;CT通过断层扫描以及三位重建技术,能够较好的展现3个维度的骨与关节的损伤情况,尤其在躯干横断面观察脊柱、骨盆等复杂关节时,并且具有一定的分辨软组织的能力,不受骨骼和内脏器官遮盖的影响。MRI利用原子核在静磁场内产生共振的原理进行工作。因为这个原理,MRI对于组织的分辨率明显高于X线和CT。

颈型颈椎病只有颈椎局部的疼痛和肌肉紧张,颈部活动受限,除外上肢的神经症状。除了以上体征和症状外,主要靠X线片诊断,X线表现为颈椎生理曲度的改变,以及双边双突征象。神经根型颈椎病以颈部、肩部酸痛,患侧前臂、手指放射痛为主要表现。X线表现可有颈椎生理曲度消失甚至变直,椎间隙变窄、消失,颈椎不稳;此时就需要CT、MRI进一步的检查,分析神经根受压的程度,诊疗疾病。脊髓型颈椎病病情较重,由于脊髓的病变,患者可出现四肢动作笨拙,不能做精细动作,脚底有踩棉花样感,步态失稳,四肢腱反射病理征阳性、肌力升高、感觉减退等症状。X线表现仅显示椎间隙变窄、椎体后缘骨质增生。因而需要MRI检查脊髓受压情况,明确受压阶段。椎动脉型颈椎病以眩晕、颈部疼痛为主。X线表现为椎关节不稳,钩椎关节增生等。此时需要MRI及椎动脉造影来辅助诊断。混合型颈椎病较为复杂,症状、体征往往不是单一存在,需要综合X线、CT、MRI综合诊断。

因而颈椎病不一定要做MRI,但是为了明确诊断和疾病的发展情况,需要MRI,只有当诊断明确,疾病的类型和病情程度明确时才能确定治疗方案,以便更好的治疗。

本期答主:向益,医学硕士

欢迎关注生命召集令,获取更多有用的健康知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