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楷典范——颜真卿《东方朔画赞》

 简单207g4dc08v 2018-06-05


 

颜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字清臣,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颜师古五世从孙 、颜杲卿从弟,唐代著名政治家、书法家。


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中进士,曾4次被任命为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因受到当时的权臣杨国忠排斥,被贬黜到平原郡任太守,人称“颜平原”。肃宗时至凤翔授宪部尚书,迁御史大夫。代宗时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人称“颜鲁公”。兴元元年(784年),年过古稀的颜真卿遭宰相卢杞陷害,被遣往叛将李希烈部劝降,终被缢杀。


他的楷书一反初唐书风,行以篆籀之笔,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这种风格也体现了大唐帝国繁盛的风度,他在学习前贤书法的基础上创新出了与大唐以肥为美的审美习惯相一致的颜体书法,并与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他的书体被称为“颜体”,与柳公权并称“颜柳”,有“颜筋柳骨”之誉。在书法史上,颜真卿的楷书和行书都脱胎于二王书法,但都具有与二王一派相媲美的创新意义。

苏轼评价颜真卿的书法说:“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画至于吴道子,书至于颜鲁公,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尽矣。”(《东坡题跋》)苏轼认为颜真卿的书法可以和诗圣杜甫的诗、韩愈的文章、画圣吴道子的画相媲美,代表了书法成熟时期的最高水平。


《颜真卿书东方朔画赞碑》简称《东方朔画赞碑》,晋夏侯湛撰文。颜真卿书,楷书。碑额篆书。为颜真卿四十五岁时所书。大楷字径约十厘米。平整峻峭,深厚雄健,气势磅礴。是颜真卿楷书个人风格还没有成熟时期的作品,比起颜体成熟时的《麻姑仙坛记》等楷书的大巧若拙显得生动灵秀,更符合大多数人的审美习惯。苏东坡给予此碑高度评价:“颜真卿写碑,惟《东方朔画赞》最为清雄。后见逸少本,乃知鲁公字临此。虽大小相悬而气韵良是,非自得于书,未易为之言也。”苏轼对此碑的评价,点明了颜体是胎息于王羲之的创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