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多把尺子丈量优秀,发现不一样的孩子,中关村三小毕业生答辩开始啦~~ | 直播预告

 skysun000001 2018-06-06

中国教育报

ID:Zhongguojiaoyubao

关注

《小学生该不该拥有手机》

《喝热水用什么杯最健康》

《如何克服上课举手发言的胆怯》

《论中关村三小万柳北校区自主社团活动的优缺点》

《抖音对中小学生的影响》

......

 

你敢相信这些论文题目来自一群小学生吗?


你敢相信别人家孩子六年级要参加毕业答辩吗?


你敢相信还有导师制来严格审批吗?


没错,这群别人家的孩子就是中关村第三小学的六年级毕业生。


“六年磨一剑,一朝露锋芒!”做毕业项目,中关村三小是认真的!不是在搞事情!


本周三,中国教育报刊社中教之声APP带领大家一睹中关村三小毕业生的风采,看中关村三小的学生如何完美展现人生的第一次毕业答辩。 

小学教育的里程碑

小学学习生活六年,孩子学到了什么?得到了怎样的成长?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单一的书面考试分数可能是远不够充分展现的。

 

为此,中关村第三小学给每一个孩子创造平等的机会,推出面向全体六年级师生的毕业项目,通过小学阶段真实的学习的“里程碑”式毕业项目的论文、设计、展览、汇演、实践性项目,来真实地回答:


在这六年中,我们的孩子学到了什么?得到了怎样的成长?并以此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推动一所面向未来的现代学校的建设,以及学校教育共同体生态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这样的毕业项目,是衡量中关村第三小学学子六年小学教育的“里程碑”。

 

以毕业论文为桥梁,促进家长和孩子多沟通

让家长和孩子聊聊他们的毕业项目之旅,一起讨论并确定源于兴趣、真实生活的真实问题,确定选题,在制定研究和展示的计划时,给孩子更好的建议,和孩子一起经历研究的过程,当他们丧失信心时给予鼓励,遇到困难时,引导想办法,为孩子的研究提供资源支持,和孩子一起起草研究论文、修改论文,并为一场成功的答辩做好准备,记录孩子这段独特的毕业项目里程,对于家长和孩子必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通过这样的“里程碑”式毕业项目引领,中关村三小的老师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增强并实证以下三小的五大素养学习的经历和体验,实现“受欢迎、有能力、有担当”的三小学子发展目标:


孩子们的项目研究都是源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遇到的生活现象引发的持续思考和质疑;最感兴趣或最着迷的一个话题……


六年的知识、能力与体验,应用意识与核心素养,将通过一篇篇论文呈现。真实的学习,在这里发生。六年的积淀,在此时绽放! 

毕业答辩,我们是认真的

在2018年春季的毕业项目中,每位中关村三小的六年级毕业生,通过个人或小组合作,参加A类毕业项目和B类毕业项目。为保证毕业项目实施中每一位学生机会均等,中关村三小鼓励所有学生参加,包容所有愿意参加的学生。 


 

“1 1”项目的类别及范围

毕业项目课程领域分类表

类别

课程领域

 

A 类

语言艺术(中文、英文及其他语言)

数学、科学、科技、工程、信息

历史与社会科学类(含金融和法律)

 

B 类

视觉艺术

表演艺术

积极身体活动的健康生活方式

C类

成长体验     公益实践

 

六年级毕业生须从A和B、C类课程领域中,各选一个领域,组成属于自己的“1 1”毕业项目。


A类项目研究成果,可以采用“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等形式呈现,从A类课程中选取;B类研究项目,可以采用“毕业设计”或“毕业表现/实践项目”的形式呈现,从B类和C类课程中选取。 


 

导师制

学生的每个项目都需要有导师指导。导师主要由任教六年级课程的教师担当,也可以邀请其他年级研究型教师担当,还可以依据学生需要聘请部分中学、大学老师,以及研究所和专业机构的专家担当。导师要对学生的毕业项目进行针对性地指导。导师与学生之间,实行双向选择。

 

 

毕业项目的成果呈现

学生毕业项目的成果,以学校组织的毕业论文、设计答辩,毕业表现/实践项目的展示、汇演和汇报等形式呈现。


鼓励学生和“邻家”兄弟姊妹学校以及乡村的、民族的、国际的学校的学生一起合作做项目,活动可获得特别加分。 


 

我们答辩的具体办法


学校成立答辩委员会及展示和汇演等评价委员会,具体成员由相关专业人士担当。每个项目用10分钟时间向答辩委员会陈述自己真实的研究过程,取得的结果,及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等。5分钟时间与答辩委员交流。答辩委员会根据综合情况给予积极评价。

丈量孩子的优秀,需要多把尺子


 

六年级的学生是否适合搞研究

吕文清先生在《小学生搞“研究”价值何在》一文中写到:目前我国小学生的“研究”活动,多是指在教师或专家指导下,学生以小组形式,对某个真实问题或专题进行探究,是基于项目的深层次学习活动。在条件相对优越和教育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小学生的项目学习和“研究”正在发展成为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小学生搞“研究”,既不是严谨意义上的研究,也不是凭兴趣做样子,而是重在创新学习与学习创新,重在发展高阶认知和思维能力。 


 

呈现孩子真实的成长状态

将论文答辩评价为优秀的维度,不光是有学生自身的思考,还要关注社会、学习生活中的真实情境或问题,具有很好的思考、探究价值。并且运用合理的方法、自己语言进行记录、观察、反思。正如三小一直宣扬鼓励的理念一样:我们崇尚真实的学习!无论结果如何,哪怕是失败,都没关系,重要的是呈现真实的研究过程。追求问题的真实性,追求来自学生强烈的兴趣自发的探索与研究,追求源于真实生活的思考与实践。

 

孟夏草长,花开六月,关注中关村第三小学2018届毕业生毕业项目研究成果发布。一起见证小小毕业生的精彩答辩时刻。 

扫码观看精彩直播



实习编辑 | 穆欣阳

责任编辑 | 赵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