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份研报的诞生

 学习雪雪 2018-06-06

说起证券分析师,公众投资者的第一印象,可能是财经电视中西装革履侃侃而谈的股评家,他们的研究报告被有的人奉为“投资圣典”,帮助大家挖掘企业价值,发现投资机会;又被一些人吐嘈为“坑散手册”,因为报告中的预测价格总是不准,而且永不看空。那么一份研报究竟是怎么制作完成的?对投资者来说又是否具有参考价值呢?

翻开众多证券分析师的简历,着实亮眼!他们往往出身名校,拥有高学历头衔,虽然“名校+高学历”并不能简单等同于高技能,但反映了行业的高门槛,同时部分行业研究岗位也会引进有深厚行业背景的人才,以保证行业分析的专业化。

09年金融危机后,硕士毕业的刘晓宁进入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如今已经成为副总经理,平时带领一个团队,覆盖多个领域的研究工作。在刘晓宁看来,无论是应届毕业生还是从其他专业领域引进的人才,从进入证券研究部门到成为一个成熟的证券分析师,都必然要经历一段修炼之路。

……

在申万研究所,几乎每天都有相关领域的策略分析会,证券分析师们通过交流讨论,以最快速度预判宏观环境行业市场或上市公司出现的新的变化,在第一时间判断其是否产生投资机会或风险。有了初步判断后,通过实地或电话调研去验证判断,也是关键的一步。

在上市公司的调研中,不少经验丰富的研究员往往能收获到财务报表以外的关键信息,成为一份优质研报的基础。

……

在刘晓宁看来,迷信研报、完全跟着分析师买股票肯定不靠谱,但只把它们当作机构骗散户的工具,更是浪费资源,普通投资者要学会正确使用研究报告才会使投资事半功倍。

(责编:刘辛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