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匮要略方论》学习笔记1

 药膳食疗方注释 2018-06-07

《金匮要略》课程绪言 《金匮要略方论》的性质与沿革


   同学们好,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共同来学习《金匮要略》这门课程。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来自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的王雪华。开头语(略)

   我们上课。

   学习《伤寒论》,讲沿革,我们已经了解到,医圣张仲景在东汉时期,著成了《伤寒杂病论》十六卷,其中十卷是辩伤寒,六卷是来论杂病。

   由于历史的原因,原著虽已经亡佚,但是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自然的、逐渐的形成了我们现在所通用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方论》两本书。
   学术界已确认这是张仲景的著作,两者互为羽翼,堪称姐妹篇。这两本书都是祖国医药伟大宝库中的,四大经典著作的中医组成部分,是学习中医药学的必读之书。为了全面继承发扬这一份宝贵遗产,开篇的绪言我准备讲四个问题。

一、《金匮要略方论》的性质与沿革
二、本书的基本内容和编写体列
三、有关本书的主要学术成就及贡献。
四、最后,讲一下学习目的和方法。

绪言

   在第一个问题里首先讲一下,书名释义,刚才我们说《金匮》或者我们讲义叫做《金匮要略》,我认为全名应该是我写在板书上的这个《金匮要略方论》。
   要解释这个书名,应当从三部分进行理解。

1.金匮,金就是指的黄金了,它是世间的珍宝。匮这里应当读[guì],而不应当读[kuì],匮[kuì]表示是知识贫乏,缺憾,就是匮乏。而这个匮[guì]虽然没有带木子旁,但是和我们大家都知道的衣柜、书柜那个柜的意思完全相同。
   这个地方我觉得,金匮,一个是当名词来看,是一种器具。比方说,我们现在要放本书要有个书架,或书柜,在古代也是这样。
   比方说,《周书.金滕》篇有句话“乃纳册于金滕之匮中”这就是说,把一些珍贵的书册,放到用黄金封缄的柜里。这是作为名词。
   第二个意思,名词,就是用来藏放古代皇帝的一些,比如,圣顺、玉牒、实录,以及重要档案的地方。
   我这次来到北京,使我想起在南河沿有北京皇史宬,那里就藏放着明、清两代皇帝的有关的文史等档案。其实它是一个保护文物的地方。现在那个地方仍然是蔚为可观,能够看到153个鎏金雕龙的金匮,特别大,象大箱子一样,不仅外观美观,就是防蛀、保护、保密的程度,可想而知。
   所以这个就证明“金匮”的含义,小的话就是一个器具,如,匣子、箱子,或者大的柜,就是藏放东西的。放金匮的地方,象明、清两代的这个,就是叫黄史宬。

   如果说形容词的含义,作为书名,它是形容词的作用,就是比喻这个文件资料价值珍贵,应当慎重保藏。在《汉书.高帝纪》里面讲“金匮石室,藏之宗庙”。
​   这是我们把这个金匮作为名词,作为形容词的功能以及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情况,给大家做了一个简要的介绍。

   从书名上来说,比方说,先于张仲景,《素问》里面有《金匮真言论》,《伤寒论》的别本,有叫《金匮玉函经》,还有北宋王洙所发现的《金匮玉函要略方》三卷,在清代有陈士铎著的《石室密录》,所以这里面“金匮、”玉函、石室,用黄金、宝玉、那石头,现在我想也不是一般的石头盖的房子。“玉函”什么叫“函”信封或者是匣子,用宝玉做的,这就证明他要珍藏的文献资料相当的宝贵。所以林亿也说“缘仲景有金匮录,故意金匮玉函名,取宝而藏之之义也”。

2.“要略”的含义,就是简要,节略的意思,就是它是经过人删减,不是一个全本,而是一个节略本。
   所以“要略”它实际上可以互训,比方说,颜师古就说,“以金为匮,保慎之义”《新书.胎教》也说,“书之玉版,藏之金匮也”。陈修园又说“书之所以名为要略者,盖以握要之韬略在此也”,有一层意思我刚才讲了,就是节略本的意思,内容精要。
   现在根据陈修园的这种说法,实际上,他是要反映张仲景的治略思想。进一步来理解“要略”就是为什么叫治略思想?
   例如:西汉刘安,著《淮南子》在他的书末有“要略”一篇,到东汉的时候有一个人叫许慎,他著其篇名,他对这个“要略”他注释说“要略二字,其义可互训也,要略者,乃谓其医学精要之中最精要者”这就是说,要略,不是一般的节略本的问题,而是它包含着医学精要部分里最精要的部分,所以要保慎。
   另外,还有高诱,他解释说《淮南要略训》的“要略”二字“略数其要,明其所指,序其微妙,论其大体也”意思是,这不是一般的简要,把内容简明扼要就得了,是要把精要部分的最精要的内容拿到《金匮要略》里面记载,
​*“明其所指”对各篇章所说明的内容要层次清楚要便于检用,
*“序其微妙”对其深奥的理论、奥妙之处要特别的加以阐述,加以论述,
*“论其大体”我觉得这个“大体”就是张仲景在祖国医药学里面,他的重要的学术成就,和对世界医学科学的贡献,就在于他首创了辩证论治的诊疗体系,不仅对外感热病,而其对内伤杂病尤其富有指导意义,所以这“要略”的内容,我说的比较多。

   概括起来讲,“要略”既表示内容精要,又能够阐明仲景的治略思想。

3.“方论”,方论,就是有方有论,以方言治,以论言理。所以我们说,杂病的诊疗体系,它理法方药,脉因证治全备。

   我从三个方面解释了《金匮要略方论》的含义,概括起来了讲,“金匮”,它内容精要,有方有论,价值珍贵,应当慎重保藏。这就是关于书名释义。

   * 下面谈本书的性质,《金匮要略方论》这我国东汉时期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诊治杂病的专书,它也是世界上现存的较早的一部诊治杂病的专书。
   所说“专书”就意味着,它是专治杂病的治疗学,也就是说,它是杂病治疗学,也可以说这仲景杂病的辩证治疗学,这本书是张仲景完成,而且是在东汉末年问世,所以他具有首创性,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将它作为经典著作,我认为它当值无愧,它是我们中医药学必读之书,原因,我觉得
#第一是它的权威性,所说权威性,就是它不管是对外感热病,还是内伤杂病,是理论的源头。
#第二,到目前为止,它仍然是中医临床学的基础。
   在临床应用上可以说他是临床应用无尽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变化无穷,常读常新。它具有非常鲜明的权威性,也是被公认的。

   * 指导性,就是对中医的理论和临床实践具有广泛而较高的指导意义,它主要表现在《金匮要略》里面四个基本论点,
#第一,就是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为指导。
#第二,就是天人合一的整体恒动观。
#第三,是辩证论治。
#第四,就是治病求本。这从一定意义上讲,它也反映了我们中医学的特色。

   * 科学性,它创制了大量的经方,这些经方对热病、对杂病的疗效,可以说现在已经经历了1800多年,不仅是时间,而且是临床实践的考验,证明了它的实用价值,所以,它有无限的生命力。

   后世医家,包括历代的医家都一致的推崇它,赞誉它,称它是
“方书之祖”、
“医方之经”、
“治疗杂病的典范”
   这部分内容将在第三个题重点来阐述本书的学术成就和贡献的时候,我们要分别的来论述,它为什么是首创治疗杂病的辩证论治的诊疗体系?这个诊疗体系有什么特色?为什么说它是方书之祖、医方之经?关于它在中医学的历史上是怎么样的一个地位和重大影响?在这不细说了。

   古代神医华佗称张仲景的书为“真活人书也”,这就是对它的神奇疗效给予高度的赞赏,象清代的徐灵胎告诫后学者“如果能通金匮之理,天下无难治之证”。

   目前,我们国家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学科目录的调整中,就把《伤寒》、《金匮》《温病》合起来作为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来加强建设,就是要在中医经典著作的教学、医疗、科研上,大踏步的前进。要打好基础,重视经典的教学,重视经典的方剂学习,重视经典方剂的临床应用,而且要从科研的角度,从临床实践的疗效上,挖掘、整理、提高它。

   我觉得作为临床基础课加强,不仅是对于中医学生的理论提高,而其特别是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包括他的科研技术能力,这个方面是很有道理的。以上是绪言的第一个自然段,大体是这样的意思。

   下面谈一下沿革。

   我们分成三个时期来讲,因为伤寒论的绪论,它也要在沿革方面谈到这些问题,因此我准备讲基本的,和金匮相关的内容。

   * 成书时间,公元三世纪初。
   马继兴先生的研究结果是,他依据仲景的原序“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建安纪年实际上是公元196年,十稔,一稔就是一年,十稔就是十年,所以相当于公元206年,我觉得这个是在考究的具体时间上和公元三世纪初的宽泛的认识,都是比较合理的,我们就把它作为一个常识了解。

   * 散佚,“佚[yì]”字是丢失的意思。散佚、亡佚,都是说,由于战乱而未见其书,那什么时候丢的呢?我们讲义强调的一个时间概念是东汉到西晋这样一个很短的时间里,因战乱而未见其书。
   实际上,就是魏晋的太医令王叔和,他对《伤寒论》作了编次整理,十卷《伤寒论》所以,就是最先在这个时候行于世,同时他又有《脉经》的文字,保留了原著的杂病部分,经过医史的考证,觉得王叔和与张仲景的关系,相当密切,因为时间上下相距约50年左右,所以,可以说是同时代的师承关系,也就是说,王叔和能有机会、有能力从《伤寒杂病论》里面把《伤寒论》的十卷整理编次处理,又能完成《脉经》那么大的一部重要的医学文献,这地方尽管杂病的文字不那么完全,但是主要内容,作为我们今天要研究它,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文献学版本。

   同时期还有葛洪的《肘后备急方》,《肘后备急方》的书名,就是屈肘可以拈来,装在口袋里,屈肘拈来,这是专门应付,临床治疗急证的小方书,是这么一个方书,比如说,对疟病治疗有效的青蒿素的提取,现在的疗效要高于奎宁,它最原始的发现,就是从《肘后备急方》里来的,它说青蒿对疟疾治疗有效,在此基础上研究到现在这高精的水平上,临床被广泛应用,而且在世界是处于领先水平。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等于在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之后,在病因,病机学上,又做了深一步的的阐述,这对于我们学习中医学,特别是对杂病的病因和病机的认识,有很好的帮助。

   再有就是唐代大医,孙思邈,他三十年间完成了两部巨著,一部是《备急千金要方》,这个要方,是重要的要,就是说这个方剂是重要的方剂,也是他临床实践和理论研究的经验总结,而且他认为这些方剂都是由“备急”的作用,到你急用的时候便于检用,另一部是《千金翼方》两部书,相距三十年间,作为孙思邈高龄能够有这个样一个潜心研读的精神,并在临床实践中积极的总结实践经验留给后人难能可贵,所不足的地方就是在他的《千金要方》里,所引证的《金匮》的文字,他没有说明他是从哪里引来的,也没有说哪些是张仲景的,哪些是他自己的,到《千金翼方》里头,就说的很清楚了,他说明了那些是张仲景的,所以这个也是非常好的原始资料。

   再就是王涛的《外台秘要》,他说《伤寒论》实际上就是指的《伤寒杂病论》。

   我们说作为汉代及其前后相距不远的时代的医学著述,作为我们今天研究《伤寒论》《金匮要略方论》的文献学的考证,作为参阅,其可靠性、可信度是比较大的。

   那么为什么说在文献学上有贡献呢?
   因为它们《伤寒论》、《脉经》、《肘后备急方》、《诸病源候论》、《千金要方》《千金翼》《外台秘要》七部医学的专门著述,其中都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内容的部分引用。语言,文字,学术思想比较接近,因此可以互通,在这个方面的作用:
#一个是,有利于挖掘仲景学术的理论内涵,理解原文的精神。
#第二给以校正《金匮》某些文字的谬误,也可以补充某些残缺,使其能够对原貌有一个更好的呈现。
   对于研究《金匮》,也就是说散佚后文字的考据,以上七本书,是一个很重要的参阅资料或者是考证依据。

   关于散佚的原因,我们可以想象,我考虑是不是从四个方面:
# 一个就是三国纷争,战乱的结果,使仲景的故里,当时叫南阳郡,就是现在河南省南阳市。这个地方就成为了中心之域。 
# 第二就是造纸术虽然是在西汉发明的,但是民间抄书仍然习用竹简,那么作为竹简就容易被虫蛀,容易被散落,因为是绳子捆的。再一个,战乱就容易火焚。
# 第三,我觉得交通、通讯极大的不便。另外在传承的过程中都是家承、师承,这样的话,数量有限,传播就更有限。
# 第四,我觉得作为仲景的原序里面,他提出,“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也就说明了当时的统治者,崇尚神仙之术,以求长生不老,他并不重视医学典籍,更不重视医学典籍的保存和传播,更谈不上研究,所以致使《金匮要略》杂病部分,隐现分合数百年。
   浙江的何任教授曾经发表学术论文,他谈到,可惜这样的散佚在宋元之际韬光匿彩达535年,“韬光匿彩”就是看不到。所以它的精华和精彩,后人只是在很小的范围里面流传。

   * 整理校订阶段,北宋初期,有一个医官,就是翰林学士叫王洙,我们讲义开始的时候就把林亿他们整理校订的《金匮要略方论》的原序里,提到了王洙在“蠹简”里面,在馆阁日的时候,发现了《金匮玉函要略方》三卷,“蠹简”就是被虫蛀的竹简,散落不齐了。所以原文可能有差错,但是,他这个地方发现的名字叫《金匮玉函要略方》三卷。
   这个我就是按照原序的文字记载,我把它谈一下,这三卷里头,上卷辨伤寒,实际上,行于世同时有《伤寒论》就是王叔和整理的那个单行本在流行。因此他认为这个部分可以把它去除。
   保留杂病篇、妇人篇,对于方剂进行了重新的编排,怎么编排的呢?就是分列于个证候之下,然后呢仍然为上中下三卷。
   比方说,我们看《中风病》篇,原文之间夹着候氏黑散,冒号,主治什么什么...。候氏黑散、风引汤、防己地黄汤、头风摩散,都是先说方名,然后,冒号,再说主治证,然后再列方药,用量以及用法,是这样的一个格式。
   而张仲景的原著的方剂,他是什么样的病因,病机,什么样的症状、脉象,什么方主之。然后是方名、方药组成、用量、煎煮法、服用法、以及用药后反应等等,专门的方后注。
   这个情况的编排,他在原序里面也谈到了,目的就是“仓促之间便于检用”这就对医生来说,要是有了这本书,就提供了很大的方便,而其学习起来非常的楚、简明。把它放在案头上,遇到什么急证不清楚了,打开书一看,当然那个时候的书是左右竖排版的,当然它的方都是后方,什么什么,咱们现在把它写成上方,什么什么。竖版的打开一看就知道,这个病应当用什么方主之。或者说这个方主治什么病,一翻就看到了,所以便于检用。
  后来当然医官在这原序里面,提到了三个人的名字,首先是臣高保衡,尚书外郎臣孙奇,最后提到校理臣林亿等,这都是相当有地位的医官,他们受国家的召集,受国家之命,校正医书,先校订的《伤寒论》次校订《伤寒论》 的别本叫做《金匮玉函经》,然后校正《金匮玉函要略方》三卷,现在仍然是三卷,但是在方剂上他做了很多的整理工作,比方说,采集各家方书中转载仲景治疗杂病的医方以及后世的良方,分类附于每篇之末,这个目的就是广其法,“以广其法”这个在序里面已经说清楚了。

   为了“广其法”不仅是一方一法,要举一反三,开拓临床的思路。
   举例来说,第五篇,在附方里面,有崔氏八味丸,实际就是我们现在大家共知的八味肾气丸。或者叫金匮肾气丸的方子。经过张仲景的临床应用之后,在这个书里面它记载了八味丸一共五用,显然拓展了八味丸的治疗范围。扩大了临床应用。这个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还有,比方说,非常著名的方剂,治疗肺痈的《千金》苇茎汤,它直接表明从《千金要方》里转载过来的,也是张仲景那个时代应用有效的方剂。
   比如《痰饮》篇的第一个方子,附方,《外台》茯苓饮,这个方子也是非常切合病机,非常合理。
   还有就是象《中风》篇,第一个附方,叫《古今录验》续命汤,我这么一说大家都能有印象。这些方剂都是临床行之有效,属于传世良方。

   这些工作做完了,林亿等医官就把它的名字改了,改成了《金匮要略方论》,《金匮要略方论》的含义,我在开始已经向大家介绍了。

   我们说《伤寒杂病论》在流传过程中,被分成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本书,即不是王叔和所分,也不是林亿等人,不能说王叔和编次了《伤寒论》《伤寒杂病论》就丢了,只能说,他把他的学习心得,《伤寒论》也好,《脉经》也好,是和《伤寒杂病论》可能同时期,在流传中,它为什么变成了这个样子,那就是自然形成的,而且是一个逐渐的过程。

   包括对于前后相距不远时代的,主要医学著述,我们都应当把它看成是仲景学说研究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料,而且王叔和也好,王洙也好,林亿也好,对其弘扬仲景学说所做出的贡献,是不可泯灭的。我们在前人的经验基础上,要进一步的拓展,要进一步的发扬光大它。

   我们现在通用的《金匮要略讲义》就是选用宋代林亿等诠次,在这本书的第二页的编写说明,他说,本书采用宋代的明代林亿等诠次,明代的赵开美翻刻的《金匮要略方论》为蓝本进行编写的,为了保持该书的原貌,仍然保留《金匮要略方论序》,并用“附录”烈杂疗方等三篇于书后,以供研究参考。

   对于明代的刻印本实际上有人赞赏徐镕,在《医统正脉本》里面也有叫做《新编金匮要略》它的发行量达三十万册,但是为什么这里选用赵开美的刻本呢?都是明代万历年间一个是26年的,一个稍晚,就是因为《金匮要略讲义》在整个编写,通行,和这些年选用的教材相比较来看呢,赵开美的影印本错误相对要少一些,所以大家都把它作为蓝本,来编写教材。

这堂课就到这里。下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