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

 我的书海601 2018-06-07

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特摘引他人文章一篇,时刻提醒自己,以下为摘引内容:

  “

     人生最大的弊病,就是一个“傲”字。

  王阳明指出,如果做子女的有傲慢的习气,一定会不孝顺;做臣子的傲慢,一定会不忠诚;做父亲的傲慢,一定会对子女不慈爱;做朋友的傲慢,则一定会不讲诚信。所以,古代圣人舜的弟弟“象”和尧的儿子“丹朱”,他们都没什么出息,就是因为性格太傲慢,庸庸碌碌地就结束了一生。

  他还认为,我们心灵的本来状态,原本就是天然的理,清虚灵明,没有纤毫的污染,只是一个“无我”的境界而已。所以我们的心中千万不能“有我”,有自我的执着即是傲慢。古代圣人的许多优点,也只是“无我”而已。无我自然能保持谦虚谨慎的心态。谦虚谨慎是一切优良性格的基础,而傲慢自大是所有不良习气的魁首。

  徐悲鸿大师有一句名言:“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有了傲气,就会自高自大,不能接受别人正确的建议,一味刚愎自用,最终酝成大祸。也导致别人的轻视和耻笑。傲骨是一种出自内心的信心,这种力量内涵深沉,对待他人不亢不卑,处理事情不骄不躁,具有特殊的人格魅力和顽强不屈的个性。

  问:“圣人应变不穷,莫亦是预先讲求否?”

  先生曰:“如何讲求得许多?圣人之心如明镜,只是一个明,则随感而应,无物不照。未有已往之形尚在,未照之形先具者。”

古话说得好,欲速则不达。在当前的社会里,我们要做的事太多,我们每天疲于奔命,心灵都已经被这些或那些要解决的事缠绕得紧紧的,再也感觉不到心灵的本来状态,所以我们越来越被物质化了,那种和谐、实在的生活感受离自己越来越远……那么,怎样才能获得这种洞察力和睿智呢?这就要求我们每天抽一点时间出来反躬自省,与自己的内心多沟通、交流,那样我们就会多一分宁静和洒脱的心态,洞察力、智慧和能力也就会随之而浮现出来……

  看了一下午,说几点心得:

   1:心中“无我”,这样学什么东西事半功倍,从小孩可以看出来,小孩开始是没有自我的意识的,说到自己都是第三人称,而不是“我”,这个阶段的小孩没什么杂念,学什么很专心,比如玩游戏时可以一直自己在那里玩几个小时还高兴的不得了,学习东西也很快,另一个原因就是这时的小孩心中是一个空茶杯。

   2: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生活也是如此,当一个人在安逸的环境中呆惯了,他的精神、身体等都在退化,只有很少数自制力很强的人能不被腐蚀,而磨难是是一个人成长的最好方式,从这方面说,是生活的磨难成就了王阳明,所以我们也不要觉得阳明夫子历经坎坷,这些说起来都不是坎坷,恰恰是他成长的阶梯。

   3: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我们要懂得舍弃,很多成就大事的人生活中都很简朴,开始我不懂,以为他们是因为简朴,后来才明白,这些是他们保护自己生命能量不随便浪费的一种方式,正因为他们能够在点点滴滴中主意不浪费自己的精力,所以才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事业中去。

   

    昨日冥想时刻,想到自己目前存在的最大的四个问题,此四个问题解决了,人生得矣:

   一、关于坚持原则性,缺少持续性、坚定性、灵活与妥协的鉴别性。

   二、计较小事,计较小的得失,白白牵扯了大量精力与时间。

   三、关于放空自己。学习英语、学习其他知识,投入多少时间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倒空后对其悟性与接受

   四、不能抓紧时间。在时间方式(晚上晚睡对我不适合)与效率上要重态度、谋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