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预习+兴趣+耐心+细心=100分(家庭教育心得)

 昵称52216650 2018-06-07

孩子这么优秀,真是令人高兴。然而,让我分享教育孩子成功的经验,我突然觉得,我好像什么都没有做,一切都是那样的自然、随意,根本没有什么经验。我唯一做的只是在每年的寒暑假里,和孩子一起预习大半册的数学课本。我想:我只好,把这一点经验拿出来与看到此文的老师和家长一起交流。

1、做好预习。孩子还未入一年级时,我感觉孩子的智力不是很好,数数还不是太流畅,10以内的加减法不能像其它优秀的孩子那样张口就来,怎么办?和孩子一起预习课本吧!有人说,不能预习,要是预习错了,就改不了了。我想不是这样的,孩子的可塑性还是很大的。只有通过预习,才能让孩子整体上知道本册课本上需要掌握的数学知识,从而让孩子先行一步。怎么预习?首先,家长要了解本册数学课本的重点和难点,做到心中数、有的放矢。有些家长要问,我们不是当老师的,我们怎么知道,我想,只要您想知道,您还是有办法的,不是吗?其次,和孩子做在一起,共同预习数学课本,制订好大体进度与计划,每天预习一点,每天练习几题,基本上每天半小时的时间足够。当假期快结束时,回过头来看看,数学课本已经预习大半了,无形之中,孩子的数学能力已经提高了。

2、培养兴趣。孩子入学后,对数学知识越来越感兴趣了,得益于提前的预习和生活中启蒙。通过预习,孩子已经胸有成竹,课堂上老师的提问,能够很轻松的解决(孩子一次回到家说:我不想当好学生,老师老是不提问我,老师说成绩好的不用提问。呵呵,好像跑题了!),这样,孩子学习数学的劲头更足了,兴趣更浓了,成绩更好了。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知识,这一充满数学氛围的大环境,更是我们培养孩子数学素养的大舞台。如买东西,让家庭理财小帮手算一算;又如,家里买来一袋绿豆,问孩子:你能知道这袋绿豆有几粒吗?如果一粒一粒数,当然是很费事的,你能想出好方法吗?(如:先秤出一两,数出这一两绿豆的粒数,然后秤出这袋绿豆的总重量,就可算出这袋绿豆的粒数。)再如,怎样知道一本书中的每页纸的厚度等问题可培养孩子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等等。一滴滴数学生活的水滴,又一次串成了串,滋养孩子的心田,感受着数学学习的魅力,兴趣又一次提升了。

3、养成两“心”。两“心”是指耐心和细心。家庭教育中,也要注意培养孩子养成耐心和细心的习惯。现在的孩子多数是独生子女,做事不耐心、不细心,如何培养呢?我觉得,需要我们作家长的也要有这两颗“心”。如果,您觉得没有,请与孩子一共培养吧!

孩子良好的学习素质一半来自家长的熏陶。然,成功的方法有千万条,我只是把自己的家庭数学教育方法惭愧的写出来,不当之处,请各位斧正。

本文由天华才智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