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奈_部分作品赏析

 风临酒把2 2018-06-07

TheNightCafé——ClintMansell 来自一起来说画 04:07

爱德华·马奈(法文:Édouard Manet,1832.01.23-1883.04.30),出生在法国巴黎的写实派与印象派之父。





部分作品赏析


作品名称:《吹笛子的少年》

年代:1866年

类型:布面油画

规格:160  × 98 cm

现收藏于:法国巴黎奥塞美术馆


作品简介

这幅画表现一个皇家卫队的年轻轻骑兵正在吹短笛,这是一种声音尖锐的木制小笛子,它用于引导士兵投入战斗,笛子的名称成了画的题目。

由一儿童在画家的画室里扮演的乐师占据了画的中心位置。画家清楚地显现在色调细微变化的灰底色上,画底没有给出一个确切的空间,仅仅给人一种空气在他的周围流动的印象。画家在他的肖像画中常常使用的这种中性的不可触知的背景。



作品名称:《拿剑的男孩》

年份:1861年

类型:布面油画

规格:131.1x93.3cm

现收藏于: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作品简介


《拿剑的男孩》(Boy Carrying a Sword),由法国画家爱德华·马奈1961年创作作品描绘了一个打扮

成西班牙十七世纪装束的小男孩,抱着一支成人使用的长剑和剑带。画面上的男孩是军乐队中的一名少

年,也是马奈的传世名作《吹短笛的男孩》中的主角。




作品名称:《西班牙歌手》

年份:1860年

类型:布面油画

规格:147.3x114.3cm

现收藏于: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作品简介


《西班牙歌手》(The Spanish Singer)是法国画家爱德华·马奈创作于1860年的一副布面油画,1949

年被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收藏。这是一副用写实手法描绘西班牙异国情调的作品,1861年首次在

巴黎沙龙展出,同期他也展示了他父母的肖像。《西班牙歌手》当时受到了积极的评价,并赢得了一个

体面的结果。法国作家查尔斯波德莱尔、法国记者和文学评论家戈蒂埃都称赞画面的“真彩色”和“有

力的笔触”。马奈因此成为先锋派运动的领袖和鼓舞了一批青年艺术家。




作品名称:《死了的斗牛士》

年份:1864-1865年

类型:布面油画

规格:76x153.3cm

现收藏于:美国华盛顿国家博物馆


作品简介


马奈在1864-1865年见,曾经利用明与暗的对比,以显露的方式画了一幅名为《死了的斗牛士》(Dead Matador)的油画,传达出死亡对人的震撼效果。 在这幅作品当中, 各种明暗之间的对比都十分一致,明暗值的数目亦十分的少,因此观赏者几乎只在一瞬间就能看清全部画面,好像看到一种类似照相的现实景像。除此之外,由于画中各个明暗区域所形成的形样十分强烈,使我们在注视斗牛士的躯体时,不会觉得他周围的空间与我们所存在的空间是一样的。


斗牛士脚上穿着的浅帮鞋与长统袜,在画面位置上会使观赏者觉 得它们是在较远的一端,但是马奈却违反一般人的视觉经验,将它们 画得和前端的头发与面庞一样,有同样鲜明的对比。这种表现手法,造成了观赏者的一种视觉障碍,把观赏者与斗牛士所在的死亡世界隔了开来。 由于这些明暗区域的对比相等,带给人强烈的感受,使我们感受到斗牛士的死亡是不自然与突然的。马奈为了使观赏者得到这个现实 印象,并没有把这位斗牛士的脸庞画成痛苦或难过的狰狞面目,反而藉由他的安详表情,带给我们另一种不同的死亡概念。 




作品名称:《左拉肖像》

年份:1868年

类型:布面油画

规格:146.3x114cm

现收藏于:法国巴黎奥赛博物馆


作品简介


法国作家和艺术评论家左拉(Emile Zola,1840-1902年)是马奈的好友。1866年,马奈的画作遭到巴黎沙龙展的拒绝,并受到官方和古典主义维护者的猛烈抨击时,年轻作家左拉勇敢地写评论为其辩护,他曾

写道:“我们前一辈人嘲笑了库尔贝,到了今天,我们都在他的画前流连忘返;今天又在嘲笑马奈,将来又该在他的画前出神羡慕了。马奈先生一定是巨匠,我对此坚信不移。”不久,马奈为报答左拉最自己坚

定不移的支持,邀请左拉到自己的画室当模特,为他画了这幅肖像。

 

《左拉肖像》(Portrait of Emile Zola)被1868年的沙龙展接受,却遭遇大量的指责。从表面上看,画作像是在用传统的绘画技法展示作家在他的书房里的情景,然而,画中涉及的大量关于马奈的因素,使得这幅画更像是艺术家本人和作家之间的对话。在画面中,左拉面前展开的书页,文中讨论的正是马奈最崇敬的两位画家戈雅和委拉斯盖兹,马奈著名的画作《奧林匹亚》挂在墙上,同时,墙上挂着一幅日本版画

,显示马奈对日本绘画的喜爱。桌子上,摆放的是由左拉撰写的,发表于1867年1月的,支持马奈的评论文集,文集的名字,恰好也同时成为整幅画作的签名。

 

马奈有意在《左拉肖像》的环境配置上安放有意义的画幅和书籍:诸如日本浮世绘、花鸟屏风、《奥林比亚》的印刷品,这都表明他们共同的艺术信条。书籍中有左拉的评论文集等,这些环境描绘向人们展示他们之间的友谊及左拉对他的支持。画面仍采用近乎平面化的单纯色块、强烈的明暗对比、不求圆浑的立体感,以最小限度的立体层次来造型,将画面主体部分的面孔、手和书本等置于光亮处,明暗之间没有过渡中间色调,以截然转换方式形成明和暗的强烈对比但并不生硬,反而衬托出主体部分更引人注目,以此画法来对抗古典主义传统造型方法。





作品名称:《喝苦艾酒的人》

年份:1859年

类型:布面油画

规格:187.4x248.3cm

现收藏于:美国纽约嘉士伯艺术博物馆


作品简介


《喝苦艾酒的人》(The Absinthe Drinker)被认为是马奈的第一副主要的绘画作品。描绘了一位流连于罗浮宫但又衣衫褴褛的酒鬼,然而,画作在沙龙上落选,原因据说是评审们认为马奈“失去了道德感”,因为苦艾酒当时虽然未被禁止,但喝苦艾酒至少是一桩丑闻。他的同行埃德加·德加闯的祸则更大,后者的名作《苦艾酒》1893年送伦敦参展时,竟引发了英国人的“反法”浪潮,不苟的英国人将苦艾酒看作是“法国毒药”。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画中的男子在马奈后来的《老乐师》中出现过,形象和神态几乎一模一样。




作品名称:《死去的基督与天使》

年份:1864年

类型:布面油画

规格:179.4x149.9cm

现收藏于:美国纽约大都会美术馆


作品简介


《死去的基督与天使》(The Dead Christ with Angels)是马奈极其罕见的宗教题材油画作品。画中的基督用栗色勾脸上轮廓,深陷的眼窝和两鬓结痂的血污。黄色调突出他的鼻尖、脸颊上的苹果肌和突出的额头。他的眼睛和嘴左半部分是开放,右眼闭合,脸上呈现了一个阴影使得他的头部像后退去一样,白色颜料填充他的整个肢体。看样子是基督从十字架上移除,安放在临时的坟墓,身下放着白色的亚麻布,他身体的周围有几层厚厚的白色的毯子。右边天使金黄色的衣服蓝色翅膀,眼眶挂着泪水,右手托着基督的脑袋,左手正在用白布包裹基督。左边天使的紫红色金领长衣褐色翅膀,右手抵额,眼妆晕开到眼底。尽管画面运用多种明亮的颜色,天使的描绘手法也偏向古典主义,但是主体的基督苍白青色现主义的手法带有死亡的真实性,打破了原有的宗教画神圣、庄严或者浪漫的传统。


十九世纪,受西班牙美术在法国流行的影响,马奈那个时期的作品融入了很多的西班牙元素。1861年,马奈《西班牙歌手》作品中的西班牙主题和表现方式赢得了沙龙美展大奖并且得到了当时评论家赞扬,使得马奈认为他可以通过在对传统艺术题材表现方式借鉴的基础上融入自身的表现技巧以及对于现实的态度,从而在艺术传承与创新官方风格与自我对现实的关注之间达到一种所谓的平衡,而这种平衡以使他既能使美展加以接纳,同时又可以给他一个机会,让他发表自己的意见。


《死去的基督与天使》是马奈在宗教与政治博弈的背景下,为沙龙获奖拉拢政府支持,于是创作试图冒犯虔诚的宗教信仰作品,却低估宗教在思想上隐形的控制影响,最终导致其新形式不被公众认可。画面中基督的尸体是“无限的希望”与“残酷的现实”宗教与政治这两个利益体之间发生碰撞的表现。

《死去的基督与天使》想表达的含义非常复杂,这一点与马奈自身的画风一样,在绘画中对宗教题材使用具有颠覆性,破坏了普通宗教意向的说服性效果,没有完成宗教绘画中的基本要求,没有传达足够的尊崇与信仰,这也是马奈自身缺少对宗教的狂热表现。事实上题在《死去的基督与天使》石头上面的那句福音书的话是由他的传教士老友于雷神父告诉他的,所以马奈根本不在乎宗教,宗教在他眼里只是可利用的某种素材,他追求的是绘画艺术本身,这也是他一生中只画过两幅宗教题材绘画的原因之一。


无论马奈创作《在死去的基督与天使》的动机是什么,作品用矛盾的方式来讲传统基督教故事,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它加剧基督教的信任体系的崩溃,画面中基督的现实主义表述方式对勒南“基督死去论”给予了有效的支持。另一方面,叙事者的清晰化,降低叙述权威的力量和可信度。导致的结果是画面故事的真空化即不存在的故事,或更准确地说,是不断地开启多重意义的可能性。马奈大胆地使用的“错觉”、“偷换概念”这些手法,使画面表现出多重意义,开始让人们不断思索宗教信仰的合理性。




作品名称:《隆桑的赛马》

年份:1878年

类型:布面油画

规格:84x44cm

现收藏于:美国芝加哥美术馆


作品简介


《隆桑的赛马》(Rennen in Longchamp)乍一看,可能除一片混乱的涂抹以外,什么也没有。马奈在这幅赛马图中仅仅于混乱中隐约能暗示出一些形状,想使我们感觉到场面中的光线、速度和运动。马匹正在向我们全速飞驰而来,看台上挤满了兴奋的观众。这个例子比其他任何画都清楚地显示了马奈表现形状时是怎样地不肯被他的知识所左右。在这幅画中,马奈所画的马没有一匹是4条腿的;在这样的场面中,我们根本不能目光一瞥就看见马的四足。我们也不能看清观众的细部。明暗部分的配置不仅造成了平面与深度之间的完美和谐,而且还使形象增加了由光的颤动所造成的运动感。




作品名称:《处决马西米连诺》之一

年份:1868年

类型:布面油画

规格:252x305cm

现收藏于:德国曼海姆美术馆


作品简介


《处决马西米连诺》全名《枪决墨西哥皇帝马西米连诺》(The Execution of Emperor Maximilian)爱德华·马奈虽然创作了大量风格不同的作品并且经常徘徊在沙龙之外,但他终其一生的追求始终是希望能够成为一位伟大的古典派大师。这一切都体现他对《处决马西米连诺》系列画的创作中。绘于1868年的《处决马西米连诺》因为其题材敏感再次被沙龙拒绝,其实马奈对此倾注大量心血,曾经几易其稿,费尽心机。所以,当我们对这一系列绘画深入比较后,也许我们会感悟到,相对于“印象派之父”的称誉来说,马奈更希望别人称其为现实主义甚至传统古典画家。 




作品名称:《处决马西米连诺》之二

年份:1867-68年

类型:布面油画

规格:193x284cm

现收藏于:英国伦敦国立美术馆


作品简介


马奈创作《处决马西米连诺》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当时的法国虽然历经磨难与多次政权更迭,但是拿破仑三世上台后推行一系列经济振兴计划,法国的国力慢慢恢复到强盛的地位。与此同时,拿破仑三世的殖民野心也极度膨胀,除了入侵亚洲也对美洲大陆垂涎已久。1858年,墨西哥爆发内战,拿破仑三世决定以“讨债”的名义联合英国、西班牙一起出兵。后来墨西哥政府被迫同意列强要求,但法国却坚持不退兵,并且增派了数万远征军。1863年6月,法军攻占首都墨西哥城,并在翌年扶植奥皇的弟弟马西米连诺大公做墨西哥皇帝。后来由于墨西哥人奋起反抗以及迫于美国政府的压力,不得不于1867年3月仓促退兵,而为拿破仑三世充当傀儡的马西米连诺则被墨西哥人枪决。1867年6月19日,正当巴黎举办世界博览会的时候,马西米连诺被枪决的消息传到法国,群情悲愤,大家都将矛头指向了拿破仑三世,因为他在这个事件上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作品名称:《处决马西米连诺》之三

年份:1867年

类型:布面油画

规格:195.9x259.7cm

现收藏于: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作品简介


马奈对这个事件尤为关注,他在震惊之余对这个题材也极为动心。当时的马奈刚刚遭受连续两次沙龙参展的挫败,《草地上的午餐》与《奥林匹亚》让他成为大众的笑柄,他急需一个重大的历史题材去进行创作,从而让人们知道他也能创作很优秀的宏大叙事性的历史画,就像大卫·戈雅那样。于是他决定立刻行动。从1867年夏天到1868年底,马奈以此为题材共创作了四张油画与一张石版画。马奈对这四张画的创作与修改是伴随着他对收集的照片、新闻报道等资料的一步一步深入而进行的,每当有更新的资料出现时,马奈都会将其或多或少的应用到创作中,艺术史家已经找到了一些马奈很可能使用过的报道与图片。这里我主要分析这组绘画中收藏于波士顿的第一张,与收藏于曼海姆的第四张,也是最常见的一张。




作品名称:《处决马西米连诺》之四

年份:1867年

类型:布面油画

规格:48x58cm

现收藏于:美国纽约嘉士伯雕塑博物馆


作品简介


马西米连诺一世(Maximiliano I.,1832年-1867年)本是奥地利大公,1864年4月10日在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的怂恿下,接受了墨西哥皇位,称墨西哥皇帝马西米连诺一世。但他发现自己被卷入了法国军队与墨西哥共和主义者的战斗中,他的统治没有得到前总统胡亚雷斯的承认。1866年,拿破仑三世因国内的抵抗和美国的反对开始逐步从墨西哥撤军。法军的撤离对墨西哥皇室是个巨大的触动。卡洛塔皇后返回欧洲,到处游说,反对法国撤军。但她的努力失败了,并且从未回到墨西哥。而皇帝拒绝离开他的追随者。1867年2月,皇帝退守克雷塔罗,并以之为首都。围困在此数周后,在5月11日试图突破封锁线时被捕。他被墨西哥的军事法庭以颠覆墨西哥共和国的罪名判处枪决。


1867年6月19日星期三凌晨三点,行刑队押解皇帝和他手下的两位将军执行死刑,皇帝身穿黑色制服,胸前佩带着哈布斯堡家族的金羊毛勋章。神甫为皇帝主持弥撒之后,被押赴刑场克雷塔罗的克罗什高地。他把他的帽子给了他的匈牙利厨师,并对他说:“把这个交给我的母后。请转告她,我在临终前仍然思念着她。”皇帝与行刑队成员一一握手,然后站到离他们几米远的矮墙前。“我愿宽恕天下人”,皇帝大声说道,“但愿天下人能宽恕我,为了国家的利益,我甘洒热血,墨西哥万岁!独立万岁!”行刑队员举起了指挥刀。“孩子们瞄准了,瞄准正前方!”皇帝一边叫喊,一边指着胸膛。枪声响起,皇帝应声倒下。有人听到他低语:“灾难!”约十天之后,消息传到欧洲,哈布斯堡家族沉浸在一片悲恸之中。皇帝的尸体经过数月才运回奥地利。次年2月,奥匈帝国为其举行了国葬,最终安葬在维也纳的皇家墓室。




作品名称:《奥林匹亚》

年份:1863年

类型:布面油画

规格:130x190cm

现收藏于:法国巴黎奥赛美术馆


作品简介


《奥林匹亚》(Olympia)这幅画作中,爱德华·马奈用一种可以在平面上展现整个身体的角度来表现裸体,既不求充分表现立体感,也不求半立体感,而是采取了一种独特的压缩式立体感,结果身体却比乍一看来所显得更有体积感。这种裸体观念很符合画面其余明亮部分--枕头、褥单、花色围巾和女黑奴衣服的结构方式。在这些东西的表现上,显示了在裸体形象上所缺少的一种明暗交替或者跳动,它使整体具有了一种特别的轻巧感和光彩。而它们的形式依然有如衬托在画面深色背景上的一块明亮的浮雕。这里说的是带蓝纹的白色,是突出在深棕色背景上的黄色、绿色和玫瑰色。


由于从亮色到暗色其间没有中间调子,因而我们看这个压缩式浮雕判若一块设色镶嵌,它的黑白对比就像形象本身一样强烈地作用于观者的想象力。总之,我们从这幅画上看到了风格的统一,看到了所有描绘对象都服从于统一的设色效果。裸女被归结为画家所感受至深的色彩结构--它尽管是以压缩式浮雕形式出现的,但已变为立体了。由此而产生了一种无法用言语形容的诗意,因为这种诗意完全来自出现在观者眼前的艺术形象本身的完整性、感染力和生命力。马奈就是这样,在他描绘他所见到的事物时,不是为了达到美或真实,而是为了使形与色达到他所想象的统一。为达到这个目的,他毅然放弃了在上流社会中极受欢迎的脂粉气的描绘方法;为此他把他的维克托里娜(奥林匹亚画中的裸体女子)画成了宠物与玩偶的一种混合体。美、真实、生命--所有这一切在他那里都被艺术吞没了。


马奈在《奥林匹亚》中表现了他的观察方法的自由。这样一来,他自己就不知不觉地,或者几乎不知不觉地把手法变成了理想,为他自己的创作想象开创了道路,在《奥林匹亚》这幅画中,他提出了后来为整个当代艺术所接受,被整个当代艺术奉为基础和旗帜的自由观察方法的原则。


 《奥林匹亚》完成于1863年,1865年5月在沙龙首次展出,但立刻遭到媒体挑衅的批评,乃至于被封杀,而马奈也被迫逃往西班牙--尽管这之前很多人都画过裸女。不难理解,封杀的理由就是因为默兰。《奥林匹亚》中裸女维多琳·默兰,作为印象派画家马奈及其同时代画家的模特,也许是19世纪最著名的面孔和身体。在马奈的画作《奥林匹亚》、《草地上的午餐》中,默兰或裸身躺在床上,或裸身坐在

两个男人之间,目光坚毅、淡定,还夹杂着些许傲慢,俨然不是被观者,而是一个以反维纳斯的姿态注视着观看者的女主角。1862~1874年间,马奈至少有9副画是以默兰为模特,但即便在《女人和鹦鹉》

和《铁路》这样的非裸体画作中,默兰依然以惊人的坦率目光凝望着世界。马奈死后,另一位印象派大师莫奈怕《奥林匹亚》流落到国外,便和其他几个人集资买下了这副画,赠给国家,放在卢浮宫展出。




作品名称:《阳台》

年份:1868-1869年

类型:布面油画

规格:170x124.5cm

现收藏于:法国巴黎奥赛博物馆


作品简介


《阳台》(The Balcony)又名《在阳台上》是爱德华·马奈追求光色变化效应的典型油画作品,完成于1868-1869年。这时,马奈已在尝试外光描绘,但当他面对要构思的这几个阳台上的人物时,他被阳台一角室内外光线的强烈明暗所吸引,精心描绘了三个穿不同对比色衣服的绅士与淑女形象:阳台前面是两个妇女,身穿都是亮色衣服,在她们的背后,是一个穿深色西装而且站着的男子(在男子后侧还有一个人物,完全处在室内阴暗角落)。尤其是坐在阳台栏杆边的妇女,她身上的薄而透明的纱绸衣裙,被站在窗口的深色男子所反衬。画家津津有味地在这几个人物上,用色彩强调这种明暗对比性。


1867年马奈作品遭到当年巴黎世博会的拒绝之后,隔了一年,即1869年,他的两幅作品入选了官方沙龙。这两件作品是《阳台》和《画室里的午餐》,同样引起了不小的惊讶声。《阳台》中描绘的两位女子,坐着的那位是贝尔特·莫里索,站着的是音乐家法妮·克洛,后面站着的那位男士是风景画家安托万·吉耶梅。在画面的阴影中可以隐约看到一个人影,那是马奈的儿子利昂的脸。这三位艺术家都是马奈的朋友,在画中表情显得呆板,人物之间似乎也没有什么关系。


从《阳台》一画中,我们可以看出马奈是从传统中去寻求灵感的。这幅作品和弗朗西斯科·戈雅的《阳台上的玛雅》类似,也正是戈雅的这幅画刺激马奈创作了一组阳台上的人物,去探究户外强光跟隐没室内形象的暗影之间的对比。可是,马奈的这一探索远远超出60年前戈雅的限度,他把这一探索引向深入。跟戈雅的画不同,马奈的淑女头部没有用传统的手法造型,马奈画的头部看起来是扁平的,他并不想通过明暗的交互作用画出躯体的立体感。




作品名称:《在温室里》

年份:1879年

类型:布面油画

规格:115 x 150cm

现收藏于:德国柏林老国家艺术画廊


作品简介


《在温室里》(In the Conservatory)画的是位于巴黎的一间温室,这里当时是马奈的工作室。画面中手持雨伞的女子静坐于画室内的长椅上,一穿黑色西装的男人手夹雪茄半靠于椅背,与其交谈。背景的表现手法轻柔而概括,引人注目,装饰物、花盆中的花,赋予了女子的面貌以恬静似的神采。整个画面的色彩明亮醒目而又各得其所,使整体具有了一种特别的轻巧感和光彩。


《在温室里》是一副双肖像画,画中的男女衣着打扮时尚,社会地位很高,他们是马奈的朋友,这对夫妇拥有一家服装店。通过两个人手上的戒指可以看出,他们已经结婚了,两个人的手的接近是方式非常亲密。画中的女人成为是该画的焦点,但是,因为她衣服的颜色为平庸的、做旧的蓝灰色,使得周围五颜六色的环境更为显眼。丈夫朱尔斯则穿着黑色的衣服,坐在栏杆外的长凳上,显得很慵懒。两人的神态和衣服的色调处理,与观者缺乏互动,创造了分离的感觉,这是现代人对该画批评的主要主题。


《在温室里》于1879年在巴黎沙龙展出,被认为是极其出人意料地保守。朱尔斯用舌头在脸颊上写道:“这是什么呢?脸和手比以往画的更仔细:马奈对公众作出了让步吗?” 并说,它描绘的是“时尚生活的优雅”。然而,该肖像并不是完全常规的“保守”--错位的感觉背景。里斯卡尔斯曼称这些主题“与周围的绿色环绕线完全分离”。线的相互作用正式地定义了该作品。画中的女人有一个直立的姿势,被长凳的垂直板条所反射;男子虽然向前倾斜,却不会打破那条垂直线。长凳继续在右边,加强水平和前景和背景的分离。女人的衣服上的斜纹褶皱提供了对构图的线性的一些缓解。


《在温室里》有着一段命运多舛的曲折故事。二战期间,独裁者阿道夫·希特勒也是一个失败的艺术发烧友,欧洲大约有20%的艺术品遭到了纳粹掠夺。希特勒甚至计划在奥地利林茨建立一座元首博物馆,来收藏从欧洲各国掠夺来的艺术品,纳粹所劫掠的艺术品都是人类历史的上乘之作,《在温室里》正是这个时期在从柏林一家画廊被纳粹所掠夺。很多奥地利和德国的艺术学家组成了专家团,对所有的艺术品进行评估和分级,第一二等级的被纳粹收藏,第三等级的被拍卖。希特勒还想要销毁犹太艺术家以及毕加索、马蒂斯这些现代艺术大师的作品,希特勒将他们的作品称之为“堕落的艺术”。 


二战末期,盟军开始对德占区轰炸,为了保护这些艺术品,纳粹将之转移到了盐矿中。一方面这可以保护艺术品免于遭受轰炸,另一方面盐矿里恒温恒湿的环境,也有利于艺术品的收藏。但错综复杂的矿区,也为二战结束后追回、鉴定与归还这些艺术品增加了不少难度。


在美国介入到二战之前,就有许多美国知识分子意识到有责任要对欧洲古迹、艺术品进行保护。时任纽约大都会博物馆馆长的弗朗西斯·亨利·泰勒游说美国政府采取行动。最终,罗斯福总统同意这一请求,于1943年成立了“古迹、艺术与档案组织”(简称MFAA),这是一支受美军领导的非作战部队,目标是要找寻并归还被纳粹所掠夺和藏匿的艺术品。MFAA的400余名成员来自13个国家,多数是博物馆工作人员、历史学家、艺术家等。


当盟军开始在欧洲战场赢得主动,开始解放纳粹占领国时,有些盟军夺宝队成员去往前线,他们隶属于由艾森豪威尔领导的欧洲盟军最高统帅部,他们都经过军事训练,以在紧急情况下能直接作战。MFAA在1945年从盐矿、城堡和校舍中,发现了超过500万件艺术品和文物。《在温室里》便是其中的一件,同时被发现的还有米开朗基罗《圣母子像》,达芬奇《抱银鼠的女人》和伦勃朗《自画像》等。




作品名称:《在咖啡馆里/At the Cafe》

年份:约1879年

规格:47.3x58.1cm

类型:布面油画

现收藏于:美国马里兰州巴尔的摩沃尔特斯艺术博物馆


作品简介


马奈是典型的“现代生活画家”,艺术评论家和诗人查尔斯波德莱尔创造的一句话。 1878年至1979年,他在罗什舒瓦大道上的Reichshoffen歌剧院画了许多场景,社会边缘的妇女与富裕的绅士们自由地交流。在这里,马奈拍摄了巴黎夜生活的千变万化的乐趣。人物挤在画布的紧凑空间中,每个人看似不知道其他人。 1880年在La Vie Moderne画廊展出时,这部作品受到一些人的赞扬,因为它的坚定的现实主义以及其他人对其表面粗糙的批评。




作品名称:《圣拉扎尔车站》

年份:1873年

类型:布面油画

规格:93.3x111.5cm

现收藏于:美国华盛顿国家艺术馆


作品简介


《圣拉扎尔车站》(The Railway)是马奈少有的几张在室外创作的优秀作品之一,马奈在画《圣拉扎尔车站》之前没有事先准备任何底稿。据可靠资料介绍,马奈偶然遇到一个朋友和画家的女儿坐在火车站旁边的小花园里,就立即支好画板,把见到的情景画了下来,而没有进行任何刻意的安排。《圣拉扎尔车站》中在铁栅栏后面是一个下降的阶地,铁轨位于大约15.24米之下,一辆机车刚刚驶过,喷出大团蒸汽和烟雾。右上方栈道上的小人和车库旁边的小人给出了比例关系的暗示,但是你必须找到他们并加以分析,才能理解画面中的位置关系。


《圣拉扎尔车站》的构图并不统一,人物也没有什么立体感;小一点的女孩只有一个平坦的背影,大女孩腿上的东西也都是平平的。你可以很容易地看出它们是什么,但每一部位都没有真实的层次感和体积感。马奈对三维空间的形式不感兴趣。马奈把自然界中的题材直接拿来,通过笔法和色彩的技巧将它转化为和谐动人的视觉享受。《圣拉扎尔车站》女孩裙子上的深蓝色蝴蝶结,马奈对颜料的涂、抹、扫、揉,表现出绝妙的笔法技巧。画中的每一个部分都同样引人人胜。像其他许多天才的画家一样,马奈能够选取任何题材,以自己生动的技法使它成为一幅艺术的杰作。面对这样的作品细心品味,主题变得越来越不重要,而大师马奈的神韵和气魄令你心醉神迷。


巴黎圣拉扎尔车站是法国国铁在巴黎的七大列车始发站之一,位于巴黎西北部的第八区,包含了多种铁路运输服务和城市轨道交通服务。圣拉扎尔车站建成于路易-菲利普一世时期,于1837年随着法国第一条铁路——巴黎-圣日耳曼线的通车而投入使用。当时的车站是一座木质站屋,并且只是叫做“西部月台”,而该站的始发列车也多通往巴黎的西郊和西北郊。1867年,该站的年客流量已达2500万人次,成为当时巴黎最繁忙的铁路车站。而就在当年,为迎接世博会,该站又进行了扩建,并于6月2日启用第四代站屋,拿破仑三世、奥皇约瑟夫一世和俄皇亚历山大二世出席了启用典礼。随后的1885年至1889年,该站又经历了一次扩建,成为今天的模样,为的是迎接当年的又一次世博会。




作品简介:《画室里的午餐》

年份:1868年

类型:布面油画

规格:118.3x155cm

现收藏于:德国慕尼黑国立巴伐利亚州绘画陈列馆


作品简介


《画室里的午餐》(Luncheon in the Studio)是爱德华·马奈于1868年创作的一副印象主义油画,这几乎是马奈热衷于对比色的一幅写实性杰作,是马奈的一幅得意之作。对于马奈来说,室内的景物用写实手法去

表现,是驾轻就熟的事,但画家依个画室分割成左右两半。这样,女佣人的衣服与少年的上装形成了对比。桌上的色调,又被桌子后面的画家形象所反衬。而在这一切中,少年形象是色彩反差对比的主调,它使左右两边的对比相呼应。


在这幅《画室里的午餐》上,没有故事,但有形象。右边坐着的吸烟男子和左侧的一支旧枪,只是用以转移完全被前面的青年人和后面的妇女所吸引住的观者的注意力。人物的位置和比例,说明了他们是被安排在前后两个不同的空间景次上;景次非常明确,显然有区别,然而又并非模拟自然的,也即是说,是虚拟的。这两个人物的出现,给人一种幻术般的、非真实的、然而从艺术意境这个角度来看却是确实可信的感觉。色彩更加强了这一印象:制服上衣的黑色——这是前景,稍远一些是女人衣服的浅灰色和草黄色调子,再远处是花瓶的白调子。其它颜色全都悄悄地起着衬托的作用。因此,力,在马奈所作的肖像画中,最好的就是他最不强求客观性和完整性,而是完全听凭自己的风格感觉所画的那些作品。




作品名称:《福利·贝热尔的吧台》

年份:1882年

类型:布面油画

规格:96x130cm

现收藏于:伦敦考陶尔德艺术学院


作品简介


《福利·贝热尔的吧台》又名《女神游乐场的酒吧》(al bar delle folies-bergere)完成于1882年,是其晚年的代表作,也是马奈的最后一幅印象主义作品。在这幅画中他最后一次刻画了他所熟悉和喜欢的巴黎喧嚣和豪华的生活。画中描绘了一位金发女招待站在吧台后面,身穿饰有宽大花边的紧身上衣,两手撑在台面上,正在应酬顾客。她的身后是一面大镜子,画外的一切隐隐约约地收入其中。酒吧间里灯火辉煌,宾客满座,热闹华丽的景象被表现的淋漓尽致。为了加强空间的对比关系,画家特意利用了大块的玻璃镜作为背景,以琳琅满目的酒瓶、玻璃杯作为背景,使画面变化丰富而生动,好似观者自己正站在台前。这幅画于1882年沙龙展出后,得到了广泛好评。


《福利·贝热尔的吧台》作为其马奈的代表作,将模特置于摆满食物与酒的吧台中进行写生。马奈并不是自然模拟,而是按照艺术规律和自己的主观理解对画面进行处理:画面色调格外明亮,色彩生动活跃,轻快不失和谐。人物与环境的结合自然巧妙。他把人物安排在画面中心,凸显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充分显露出画家高超的构图技巧。整幅画作笔触流畅自由、收放有度,色彩丰富绚丽而热烈,形成主与次、人物与环境虚实相生的映衬美感,从而营造了一个充满想象的艺术空间,刻画了画家心目中的吧台。

 

尚尼奥在记述他见到马奈创作这幅画时的情况写道:当我于1882年1月回巴黎时,第一个拜访的人便是马奈,那时他正在画《福利·贝热尔的吧台》的油画,模特是一位很美丽的女孩,她站在一台摆满了食物与酒的台子后面。虽然马奈在他的画里采用了模特儿,但是他并不是一个自然的模仿者;我特别注意到了他那具有大师之风的简略艺术手法。这个女子的头部造型十分明显,但不是说她的样子就是如此的。每一件事物都经过了他的再创造;调子方面比实际更明亮,色彩更加生动,月夜的安排更加紧凑。其效果是一种高尚而轻快的和谐。我去的时候他便中止作画和我交谈。他说:“简化在艺术上是必要的,同时也是一种精练......这段记述可以帮助理解这幅画和马奈的艺术思想。这幅画显示出他那古典的高贵气质和华丽美艳的印象派色彩,可看成为他生命交响乐的辉煌结尾。




作品名称:《李子白兰地》

年份:1878年

类型:布面油画

规格:73.6 x 50.2 cm

现收藏于:美国华盛顿国家艺术馆


作品简介


《李子白兰地》(Plum Brandy)是一副对于孤独和寂寞的探讨的油画作品,据说画面中的模特是女演员埃伦·安德雷。《李子白兰地》描绘了一个安静的、几乎忧郁的年轻女子独自坐在一个咖啡馆的场景。从画面的背景和氛围来看,她或许是一个喝咖啡的客人,也可能是一个妓女在等待客户,或者可能是一个店里的工作人员,期待着有人与她聊天。咖啡桌上的白兰地中,泡着一个李子,所以,她也可能在等服务员带一把勺子好吃她的李子。女子倾身向前,她的脸颊靠着她的右手,右手肘支在大理石桌面上,目光呆滞的沉思着。她的左手放在桌上,手中拿着一根没点燃的香烟。她穿着一件粉红色的连衣裙,带着绣花的袖口,一件白色的衬衫,一顶黑色的帽子,挂着丝绸和花边。她坐在一个红色沙发里,她的身后是装饰格栅框。




作品名称:《插满旗帜的蒙尼耶街》

年份:1878年

类型:布面油画

规格:65.4x80cm

现收藏于:美国洛杉矶盖蒂中心美术馆


作品简介


普法战争后,马奈参加了巴黎公社起义并当选为公社艺术家联盟委员,他在起义失败后曾经创作了一幅反映当时的法国凡尔赛政府大规模屠杀公社起义者的作品以示谴责。马奈描绘了许多巴黎街道场景。在他的作品《插满旗帜的蒙尼耶街》(The Rue Mosnier with Flags)中,红,白,蓝三角旗覆盖街道两旁的建筑物。1989年的一次拍卖中,《插满旗帜的蒙尼耶街》卖了超过2600万美元。


为了纪念世界博览会,本身就是一个值得庆祝的豪华与繁荣大日子,法国政府宣布1878年6月30日成为一个全国性的节日。假日名称称为“和平的庆典”,也标志着法国经历分裂的巴黎公社之后,恢复了1870-1871普法战争后的平静。从他居所二楼的窗户,爱德华·马奈捕捉到了的假日的下午街道上的情景。他最精确的,不连贯的笔触在爱国和谐的红、白、蓝色的法国国旗,点缀着蒙尼耶街。马奈的眼睛看到优雅的乘客的马车、一个工人扛着梯子、驼背的残疾人拄着拐杖(也许是一个老兵或乞丐),经过围栏留下的碎片从新的火车轨道施工。马奈的敏感性相关的成本和牺牲,锻炼了他的乐观的民族自豪感和新的繁荣景象。




作品名称:《草地上的午餐》

年代:1862年 - 1863年

类型:布面油画

规格:208  × 265.5 cm

现收藏于:法国巴黎奥塞美术馆


 作品简介


《草地上的午餐》(法文:Le Déjeuner sur l'herbe, 英文:The Picnic)是法国写实派与印象派画家爱德华·马奈创作于1862年和1863年间的一幅布面油画。原本名为《浴》(法文:Le Bain)。在1863年的“落选作品展”第一次展出。现藏于巴黎的奥塞美术馆。

1863年,马奈以他的《草地上的午餐》震惊了法国公众。该作品不是杜米埃式的社会或政治意义上写实绘画,它是主张艺术家个人自由的声明。以裸体女子随便地与两个完全着装男士共进午餐显示冲突。裸体女子是马奈的模特维多利安·莫涵(Victorine Meurent),两名穿着讲究的时髦绅士是马奈的弟弟古斯塔夫(Gustav)和他的妹夫费迪南德·里郝夫。莫涵正视前面,两名男士相互交谈,似乎无视该裸体女子的存在。摆在他们面前的是该女子的衣服,一篮水果,及一条圆面包形成的静物。背景中还有一女子在小溪边。


《草地上的午餐》用色细心,试图表现出鲜丽的感觉,可从前景衣物色彩的变化、裸女肤色与男士衣装色彩的相互衬托中看出。此外,《草地上的午餐》呈现的明暗交错显然已注意到光的变化,使它被视为印象派画作的先驱[1]。该画背景没有深度,几乎没有阴影,给观众的印象是现场不是发生在户外,而是在一间画室内。绘画风格与当时盛行的学院派传统决然不同。马奈没有试图隐藏笔触:的确,这幅画的部分场景似未完成。裸体女子与卡巴内尔或安格尔作品中肌肤光滑无瑕的女性相去甚远。这幅作品介乎于印象主义与写实主义之间。由于两位男士穿上十九世纪的时装,即西装,所以这画包含写实元素。这画的背景模糊不清,细节被简化,因此这画属于印象主义的。

 

影响


马奈的作品显示了他受古代艺术大师的影响。人物的姿势来源于拉斐尔设计的,莱蒙特的雕刻。学者们还列举了另外两件作品影响了马奈:乔尔乔内的《暴风雨》和提香的《田园音乐会》。《暴风雨》中有一着装士兵和一半裸的母亲在给幼子哺乳。《田园音乐会》中有两个身着整齐的男子两个裸体女子。特别是《田园音乐会》收集在巴黎卢浮宫,更有可能被马奈研究。



作品名称:《杜伊勒里花园音乐会》

年份:1862年

类型:布面油画

规格:76.2x118.1cm,

现收藏于:英国伦敦国立美术馆和爱尔兰都柏林市立美术馆联合收藏


作品简介


《杜伊勒里花园音乐会》(Music in the Tuileries)爱德华·马奈作于1862年的一副早期人物群像油画,有人认为这是一副未完成的作品。这幅油画由伦敦国立美术馆和都柏林市立美术馆联合收藏,该画受哈尔

斯和迭戈·委拉斯凯兹的影响,休闲为其一生的创造主题之一。在这幅画里,马奈将他的朋友、艺术家、作家、音乐家及其家人包括他自己画在作品中。查尔斯·孟吉诺作为马奈的生平好友,与马奈和其家人一

起出现在作品的显眼之处。


《杜伊勒里公园音乐会》比《草地上的午餐》早一年,展出时的效果同样糟糕。甚至有一位老大爷试图用拐杖攻击这幅画。因为他认为这幅画的后面太潦草,画家显然是试图拿一幅“没画完的画”愚弄他。但这幅画所包含的“印象派元素”要远多于《草地上的午餐》。首先,用马奈本人的话来说,就是“画出亲眼所见”。强调像照相那样捕捉“瞬间”的形象。其次,画面后方的风景和人物都非常模糊,没有或几乎没有素描线条。只有依次排列的一些粗糙的笔触--需要通过观者的眼睛从远处产生“视觉混和的效果”之后,看上去才像一幅绘画。前排比较清晰的人物形象并不是用线条勾勒,而是通过不同颜色的笔触表现出来。涂色的时候不再追求平滑的效果,而是故意表现出“粗糙”的笔触,以增加体积感。另外,从画面前排人物的裙子、裤子的皱折处理上可以明显感受到日本浮世绘的影响。细节处不再追求立体感,而是通过平面化以追求一种简洁的效果。




作品名称:莫奈一家在阿让特伊花园里/The Monet Family in Their Garden at Argenteuil

年份:1874年

规格:61x99.7cm

类型:布面油画

现收藏于: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作品简介


1874年7月和8月,马内在他位于Gennevilliers的家中度假,在Argenteuil的莫奈对面的塞纳河对面。两位画家经常在那个夏天看到对方,有几次他们加入了雷诺阿。当马奈与他的妻子卡米尔和他们的儿

子让画莫奈时,莫奈在他的画架上绘制了马奈(地点不详)。当马内开始工作时,雷诺阿就借用油漆,画笔和画布,将自己定位在马奈旁边,并为莫奈夫人和她的儿子(华盛顿特区国家美术馆)画了一幅画。




作品名称:《奇尔沙治号与阿拉巴马号之战》

年份:1864年

类型:布面油画

规格:134x127cm

现收藏于:美国费城艺术博物馆


作品简介


《奇尔沙治号与阿拉巴马号之战》(The Battle of the Kearsarge and the Alabama)表现的是美国南北战争期间的一场海战场景。描绘了联盟与南部邦联在法国海岸之间的海战,冒烟的阿拉巴马号舰船已经开始下沉。马奈并不是这场海战的目击者,他是在巴黎的一间印刷厂中看到这个影像,才著手作画。他将战争视为一种具传媒性质的事件,这样的见解证实了他是十九世纪最现代化的画家之一。




作品名称:《娜娜》

年份:1877年

类型:布面油画

规格:154 x 115 cm

现收藏于:德国汉堡艺术馆


作品简介 


马奈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人物画方面,第一个将印象主义的光和色彩带进了人物画,既有传统绘画坚实的造型,又有印象主义画派明亮、鲜艳、充满光感的色彩,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这个镜子前的女子,就给人留下深刻印象。马奈的绘画中有很多描绘女性作品。他的模特不限于多利安·莫涵和他的妻子苏珊娜·里郝夫。在绘画《白兰地》中,马奈用女演员埃伦·安德雷显示主人公满足的、忧郁的梦幻。与《奥林比亚》中显示的一样,马奈毫无掩饰地描绘交际花或'动物'的生活。其中最有名的是《娜娜》。作品中的女主人公以女演员海里艾特·郝瑟尔为模特,光线明亮与严肃沉重的《奥林匹亚》相异。另一种解释认为,马奈受左拉的小说《小酒店》的启发,娜娜,一个尚未出场的女孩,正是梳妆的景象。当然该画也被1877年的巴黎沙龙拒之门外。




作品名称:《春天/Spring》

年份:1881年

类型:布面油画

规格:74x51.5cm

现收藏于:美国洛杉矶盖蒂博物馆


作品简介


《春天》(Spring)是马奈四季系列中的一副肖像画作品,但马奈仅完成了《春天》和《秋天》。这幅大师级作品一个多世纪以来一直为私人所收藏(马奈的友人、记者安东尼·普鲁斯特在1883年成为了这幅画的第一位主人),在过去的二十年间,该画作借给位于美国华盛顿的国家艺廊。《春天》的拍卖收益将捐赠予一家支持环保、公共健康及其他慈善事业的美国私人基金会。


2014年11月5日,《春天》在美国纽约佳士得拍卖行以6512.5万美元的天价成交,买家是洛杉矶盖蒂博物馆。《春天》的模特是女演员珍妮·德·玛斯(Jeanne de Marsy)的肖像,珍妮被视为春天的比喻,这个自古典文明以来艺术家们多有涉及的主题,通过画家突破性的绘画风格和前卫的画面设定得以展现。遗憾的是,马奈并没有完成四季系列画作。在这幅优美之作中,马奈将珍妮迷人而自信的形象塑造为春天。他使用黑色为作品定下基调,并突出了珍的娇弱。艺术家在该作品中投射一种现代女性的概念,即具有女性美、自由、迷人却又转移观者的目光。1865年,珍妮出生在一个钉书匠和纺织工的家庭,在她寂寂无名的时候,她的姐姐已早早进入剧场,成为有名的演员和模特儿。或许是仿效姐姐,年少的珍进入剧场,但并没有太大的名气。直到1875年之后的某一天,珍妮被介绍给了画家马奈。她的清新、美丽很快引起了马奈的注意,画家在他人生的最后年月里(马奈去世于1883年),为这位美丽的模特儿画了三幅肖像画,当中以《春天》最为出名。


珍妮在《春天》这幅肖像画中的象徵意味,和与春天这一意象的对应,百年来让不少观者陶醉。着眼于戈雅和文艺复兴初期的年轻女性肖像画,马奈为珍妮设定了侧身的造型,这与他为珍妮所绘的第一幅肖像画《On the Bench》近似。同时,珍那点缀了花草的遮阳帽、阳伞、印花裙等造型与身后翠绿的杜鹃花叶的处理,都由画家安排。佳士得印象派及现代艺术部国际总监Adrien Meyer表示:“在这幅优美之作中,马奈将珍妮迷人而自信的形象塑造为春天。他使用黑色为作品定下基调,并突出了珍妮的娇弱。艺术家在该作品中投射一种现代女性的概念,即具有女性美、自由、迷人却又吸引观者的目光。”


有趣的是,在马奈颇负盛名的作品、创作于1882年的《福利·贝热尔的吧台》中,我们也可以见到珍妮的身影,画家像孩童般将他的朋友Mery Laurent和她藏在作品的背景里,虽然并没有详细描绘两人

的五官,但两人标志性的穿着,还是被眼尖的后世评论家辨认了出来。马奈一生都在追求学院派的认同,却屡屡遭受打击和嘲讽。1882年,《春天》与《福利·贝热尔的吧台》,同在巴黎沙龙展览会上展出。在画家逝世的前一年,这两幅作品的入选意义重大。作品获得极大成功,官方授予他“荣誉团勋章”。可是,病中的马奈说了句:“这实在太晚了。”没过多久便离世了。




作品简介:《戴紫罗兰的贝尔特·莫里索》

年份:1872年

类型:布面油画

规格:55x425cm

现收藏于:法国巴黎奥赛博物馆


作品简介


《戴紫罗兰的贝尔特·莫里索》(Berthe Morisot with a Bouquet of Violets)中的的莫里索穿着黑色礼服,胸前戴着一朵紫罗兰,头戴一顶黑帽子,很有一种向某种事物哀悼的意味,画家在画面的右上角签署了“Manet 72”。这是一副对于黑色阴影的练习作品,不同于马奈其它的肖像画,这副作品有一个典型的、更明亮的侧面,所以创作时有明亮的灯光在模特莫里索的右边,左边是很暗的阴影。她穿着黑色的衣服和帽子,脸上带着黑色的丝带和围巾。马奈描绘她的黑眼睛,虽然莫里索的眼睛是绿色的。服装和深色的眼睛可能会提到马奈的印象。莫奈在1863曾画了一副他自己母亲哀悼情景的类似的画像。模特胸前紫罗兰花的处理很隐秘,令人难以察觉的。 


贝尔特·莫里索(Berthe Morisot)最初跟随学院派画家吉夏尔学画,后来师从卡米耶·柯罗。19岁时与画家爱德华·马奈相遇。马奈对莫里索高贵典雅的气质极为欣赏,从此莫里索的形象屡屡出现在马奈的作品中。而莫里索也深受马奈艺术观的影响,成为一位印象派画家。在印象派团体中,与马奈最亲密的一位成员非贝尔特·莫里索莫属。1868年,两人初次相识即迅速成为好友。莫里索作马奈的模特儿的次数也超过了其他所有的女性。但在1874年,莫里索嫁给了马奈的弟弟尤金后,就再也没有为马奈充当模特。




作品名称:《穿玫瑰金色鞋子的贝尔特·莫里索》

年份:1872年

类型:布面油画

规格:46.5×32cm

现收藏于:日本广岛艺术博物馆


作品简介


1868年马奈与莫里索相识并成为好朋友,马奈对莫里索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在1868-1874年这七年间,马奈画了11张莫里索的画像,使她成为他最常用的模特。要知道,马奈的其他人像画作中,他妻子Suzanne只出现过5次,他的另一位常用模特Victorine Meurent出现过8次。《穿玫瑰金色鞋子的贝尔特·莫里索》(Berthe Morisot au soulier rose peinte par)就是这段时期马奈为莫里索创作的肖像之一。




作品名称:《贝尔特·莫里索像》

年份:约1869年

类型:画布油画

规格:74x60cm

现收藏于:美国克里夫兰艺术博物馆


作品简介


在印象派团体中,与马奈最亲密的一位成员非贝尔特·莫里索莫属。1868年,两人初次相识即迅速成为好友。莫里索作马奈的模特儿的次数也超过了其他所有的女性。但在1874年,莫里索嫁给了马奈的弟弟

尤金后,就再也没有为马奈充当模特。马奈去世后,莫里索写信给马奈的妹妹爱德玛,告知她正因为马奈的“迷人智慧使得我在长时间的坐态中保持不倦的神态。”而莫里索的艺术,在柯罗和马奈的指教和引导下,也成为了当初法国印象派不可或缺的人物,并且是该画派最为重要的、唯一一位女画家。




作品名称:《白色牡丹花》

年份:1864年

类型:布面油画

规格:31x46.5cm

现收藏于:法国巴黎奥赛博物馆


作品简介


《白色牡丹花》选择的深色背景使轮廓朦胧的白色和粉红色的花瓣的娇弱得以烘托出来,画是用画笔挥洒而成,笔蘸的颜料多而浓,有质感。在印象派画家中,马奈被人看作是最伟大的静物画画家,尤其是花卉画画家,他生前主要有两个时期都在画花卉,即19世纪60年代中期和他一生的最后时期,由于病重,不能画大幅画,他便转向画静物,因为这样便于找原型。他对画花卉的兴趣产生于在博物馆学习期间,而他去博物馆的目的是竭力探寻古代绘画大师的秘诀。


1864年马奈有了丰富的参考材料,画了一系列表现牡丹的画,牡丹是他喜欢的花,但是很难画,因为它凋谢得早,花瓣雨一般地骤落。画家画了第一幅画,画中他把达到不同成熟程度的花放在一只花瓶中,这样表现牡丹从花蕾至花瓣凋谢的生命的周期。他又以同样主题画了一幅较小的画,画中只有两朵牡丹花,放在整枝剪旁,整枝剪子的出现令人想到剪下来的花是肯定要死亡的。画家选择的深色背景使轮廓朦胧的白色和粉红色的花瓣的娇弱得以烘托出来,画是用画笔挥洒而成,笔蘸的颜料多而浓,有质感。简明地放在花的周围的绿叶丰富了辅助色点的组成,把花的主题固定在画的左上角。这些数笔画在布上的花,是画家献给自然主义先驱,他的朋友,也是库尔贝的密友,作家和艺术评议家尚弗勒里的,以表达对他所做出的有利于现代绘画的斗争的敬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