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禁食疗法等(共三编)

 和苹樹 2018-06-07
禁食疗法等(共三编)
       禁食疗法是指在有限的时间内,除了适量饮水、进食少量蔬菜汁外,禁食其它一切主食的治疗方法,以达到治疗“代谢综合征”的目的。该疗法起源于古代,在21世纪初得到流行。其可靠性还在试验研究中,接受治疗者必须接受营养师的指导,不可自行禁食,避免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
       目录
       展开
       1 简介

       禁食疗法是指在有限的时间内,除了可以适量饮水、进食少量蔬菜汁、果汁外,禁食其它一切食物,依靠体内的能量储存保障生命活动的需要,来达到治疗或预防某些疾病的一种方法。
       严格说来,“禁食疗法”应当叫做“限食疗法”,并不是完全不吃,而是依靠低热量的餐包来保证人体每天必需的营养。这种特殊的方式,对目前(21世纪初)高发的一系列代谢相关的疾病,如脂肪肝、血脂异常、肥胖症、超重、骨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等病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在欧美被认为是“绿色”的自然疗法。
       2 历史
       在中国<黄帝内经>中有对食忌疗法、饥饿疗法的记载。《红楼梦》中不少情节也对禁食治病做了详细描写。
       禁食疗法诞生于十八世纪的欧洲。
       1959年,有人开始报道使用禁食疗法治疗肥胖症有效后,有许多肥胖者接受了这种疗法(主要是间歇禁食疗法)的治疗。
       2009年开始,广东中山一院中医科率先展开了禁食疗法的安全性研究。
       3 基本原理
       截至2012年,与代谢有关的疾病病因与发病机制不完全清楚,但诸多流行病学资料证明:超重和肥胖在代谢综合征发生、发展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禁食期间,胰岛素得到休息,而脂肪则相应被分解。这就是禁食期间很多人体重会下降的原因。通过禁食疗法,能明显减轻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体重和腰围,即减轻肥胖,从而减少代谢综合征发生的“危险因子”,发挥防病治病作用。
       4 治疗方法
       根据禁食时间长短不同,分为间歇禁食疗法和完全禁食疗法两种:
       4.1 间歇禁食疗法
       患者每隔几天就完全禁食(饮水不限)1天。如果按照正常低能量饮食状态下,每千克体重、每天需要120—130千焦耳能量的方法计算,一个体重70千克的肥胖症患者,每隔6天禁食1天,约可减少8400-9100千焦耳(2008-2175千卡)能量的摄入,1年有52个星期,共可减少436800-473200千焦耳(104398—113100千卡)能量的摄入。如果这些减少的能量都由体内的脂肪转换成能量来补偿的话,1年可使体内的脂肪组织减少14.5—16千克。这也就是间歇饮食疗法可以减肥的道理所在。
       4.2 完全禁食疗法
       完全禁食疗法必须在有条件的医院里、在有经验的医护人员监护下进行。完全禁食疗法一个疗程不要太长,以1周或10天左右为佳。其原理同间歇禁食疗法,但由于完全禁食疗法要求患者在一段时间里完全禁食(饮水不限),对机体正常新陈代谢过程的影响非常大,不良反应也较多,故不宜作为常规的方法使用。
       5 适应人群
       禁食疗法并不是所有人都适用,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禁食可以让胰岛功能得到充分“休息”,而高血压、脂肪肝、便秘、痛风的患者也同样适用禁食疗法。
       6 注意事项
       1、禁食不能盲目,在推广时最好还是能够听从营养科医生的指导。如严重胃出血的溃疡患者,哺乳期女性等人群就不适合禁食疗法。
       2、禁食的周期定在一周到十天,对于胃部完全没有任何影响。
       3、禁食恢复期结束并不代表能够彻底大鱼大肉,在饮食上的自我控制也是需要毅力的。
       4、施行间歇禁食疗法的患者,切忌在禁食的前一天或后一天大开食禁,以免这些增加的食物能量抵销了辛苦禁食一天的效果。
       7 不良反应
       在禁食疗法的使用过程中,人们逐渐发现存在着以下的不良反应:
       1、禁食疗法引起的体重减少,并不是像人们所要求的那样只是减少体内脂肪组织的量。治疗期间体内其他组织(如肌肉组织)的量也大量减少,容易导致发生严重的肌肉和内脏组织损害。
       2、完全禁食疗法可能会引起机体发生水盐电解质紊乱、酸中毒、维生素营养缺乏、心功能衰竭等并发症。
       3、治疗效果可疑,许多患者结束完全禁食疗法后,体重不仅很快恢复到平时的水平,有些人甚至还超过以前的体重。
       8 相关事件
     南京医生体验禁食疗法
     
刘超是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在例行体检中,他发现自己的血糖轻度升高。广州等医院正在开展禁食疗法,刘超所在的科室也在研究。因此他决定从自己身上体验,他表示自己体验过了,也能更好教给患者。他也在自己的微博上晒出了每天的“禁食日记”。
       刘超表示,经过一周相对较为激进的禁食后出来的人,胃口会明显下降。从12月9日开始,他的体重每天减1公斤。从禁食开始,他的腰围减了4公分,两侧的“游泳圈”也没有了。

**********************************************************************************************************************
                           什么是禁食疗法,什么是间歇禁食、完全禁食疗法

    禁食疗法亦称绝食疗法或饥饿疗法,从字面上就很容易理解它的意思,就不多解释了。y拇医药

     禁食疗法根据禁食时间的不同,分为间歇禁食疗法和完全禁食疗法两种。医药

    (1)间歇禁食疗法:患者每隔几天就完全禁食(饮水不限)1天。如果按照正常低能量饮食状态下,每千克体重、每天需要120—130千焦耳能量的方法计算,一个体重70千克的肥胖症患者,每隔6天禁食1天,约可减少8400-9100千焦耳(2008-2175千卡)能量的摄入,1年有52个星期,共可减少436800-473200千焦耳(104398—113100千卡)能量的摄入。如果这些减少的能量都由体内的脂肪转换成能量来补偿的话,1年可使体内的脂肪组织减少14.5—16千克。这也就是间歇饮食疗法可以减肥的道理所在。

    但要提醒的是:施行间歇禁食疗法的患者,切忌在禁食的前一天或后一天大开食禁,以免这些增加的食物能量抵销了辛苦禁食一天的效果。

    (2)完全禁食疗法:完全禁食疗法必须在有条件的医院里、在有经验的医护人员监护下进行。完全禁食疗法一个疗程不要太长,以1周或10天左右为佳。其减肥的原理同间歇禁食疗法,但由于完全禁食疗法要求患者在一段时间里完全禁食(饮水不限),对机体正常新陈代谢过程的影响非常大,不良反应也较多,故不宜作为常规的减肥方法使用。
******************************************************************************************** 
秦鉴教授个人网站
作者:柯 斌 秦 鉴 来源:原创  发布时间:2012-4-7 9:52:48
 

    2600年前古埃及的一张纸莎草纸上,有这么一句话:“人吃得太多,只有四分之一是为自己吃,其余的四分之三养活了医生”。

在欧洲,禁食作为一种成熟、常规的治疗方法,用于治疗包括脂肪肝、高血压病、脂质紊乱、肥胖、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骨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胃肠功能紊乱、肠易激综合症等多种常见病多发病。禁食疗法具有不使用化学合成药物,副作用少、安全有效等优点。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上述与代谢有关的患者逐年增多。目前,国内禁食疗法的临床运用刚刚起步,尚未在各大医院广泛开展。因此开展禁食疗法的相关研究,将对这一新疗法的安全、有效、广泛应用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上述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方法和选择。本文从含义、分类、起源和现状、适应症、禁忌症、不良反应、安全性、对机体的影响、机理探讨等方面对禁食疗法做一初步介绍。

1  禁食疗法概述

1.1  禁食疗法的含义

禁食疗法是指在有限的时间内,在保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和工作需要的前提下,除了可以适量饮水、进食少量蔬菜汁、果汁外,禁食其它一切食物,依靠体内的能量储存保障生命活动的需要,并通过人体的自身修复和自我平衡功能的实现,达到治疗某些疾病的一种方法。禁食除了灵修的目的外,也是最古老的自然疗法之一,还是用来控制食欲和提高心智的一种有效方法。

1.2  禁食疗法的分类

根据禁食时间长短的不同分为:间歇禁食疗法和完全禁食疗法两种。间歇禁食疗法:患者每隔几天就完全禁食(饮水不限)1天。完全禁食疗法:患者以一周或更长的有限时间为一疗程,在疗程期内连续禁食(饮水不限)。完全禁食疗法一个疗程不要太长,通常以7-10天左右为佳。完全禁食相对于间歇禁食来讲对机体正常新陈代谢过程的影响大,还会有不良反应,必须在有条件的医院、在有禁食经验的医护人员监护下进行。

2 禁食疗法的起源和现状

2.1 禁食疗法的起源

2.1.1 欧洲禁食疗法的起源

禁食治疗一词,在英文中写为fasting cure。在拉丁语中,cure有医治、整体、健康、上帝的意思,因此禁食的内涵也相应地被确定下来。

从历史的角度看,禁食的最早原因与宗教有关,虽然一开始禁食的治疗作用没有被考虑到。早期的医生和牧师两位一体,医学实践与宗教活动交混在一起。作为早于基督教的犹太教,教仪上有许多禁食的内容。在神学术语中,禁食意味着回到上帝身边,并祈求上帝的宽恕。犹太教中,赎罪日是人们最熟知的禁食时期。基督教将禁食方法改进为现今在教堂中进行的禁食仪式。信奉可兰经的穆斯林在每年的9月实施斋月,到麦加朝圣的信徒在朝圣期间也不进食。

1724年地中海岛国马耳他的法泽本哈德博士借助阳光、空气、水和灌肠剂进行了第一次“禁食治疗”。19世纪末,林达布费尔德哈扎德博士已经使用非常类似于今天的禁食,内容包括草药、水、灌肠剂、体操活动。

1911年,德国的奥托布辛格博士因为严重的胆囊炎和链球菌感染后的关节炎,转诊到另外两个医生那里接受了进食疗法,获得了在当时令人惊奇的 神奇效果。由此获得灵感,奥托布辛格博士1920年在汉诺威南边的威茨豪森维拉创办了第一家自然疗法医院,1935年迁往巴德拜蒙特。他的儿子继承事业,发展和推广了禁食疗法,创立的禁食疗法食谱和方法一直沿用到今天。

2.1.2  中国传统文化与禁食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经典著作,其介绍了多种饮食疗法,食泻疗法、食忌疗法、饥饿疗法列于其中。饮食以时饥饱得中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倡导食饮有节,勿过饥过饱。可见我国古人已经把饥饿疗法作为一种常规的治疗方法。[2]

古代的中国已经将禁食(或素食)与神灵联系在一起。例如秦始皇上泰山封禅之前,要“戒斋、沐浴、更衣”,此后的皇帝封禅时皆如法炮制。佛教传入后,大凡严肃、重要的活动,最重要的参与者都要经历“戒斋三日”的仪式。

我国文学作品中也有相关禁食的描述,《红楼梦》中就有这贾宅中的秘法:无论上下,只略有些伤风咳嗽,总以净饿为主,次则服药调养。这是《红楼梦》第五十三回写宝玉的贴身丫环晴雯患伤风感冒后的禁食疗法[3]

“辟谷”从字面含义上理解,就是辟除五谷杂粮的意思。辟谷源于中国,是中国的传统养生文化之一。禁食疗法与我国古代的辟谷有深厚的渊源,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古代典籍文献中曾有许多关于断食辟谷的记载[4]

最早的断食辟谷理论文献,应该算是在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文物《却谷食气篇》,这是阐述断食辟谷期间呼吸要领的专著。[5]《山海经》记载,轩辕国人,渴了饮露,饥了服气,不食五谷。《淮南子·人间训》讲:“单豹背世离谷,岩居而谷绝,不衣丝麻,不食五谷,年七十犹有童颜。”《尹真人服元气术》讲:“绝粒者乃长生之经路,服气者乃不死之妙门。”《神仙绝谷气经》讲:“绝谷后还食谷者,开始先饮半粥,日增一日,十日以后才可正常进食,万不可一下便饱餐。”

辟谷主要用于养生或中国功夫的功力提高,主要流行于练功人士之间,一般民众与之接触较少。辟谷流派较多,其具体方法各不相同,有些还使用一些耐饥饿的食物作为食饵。辟谷讲求食气,即辟谷期间感到饥饿时吞食空气,与禁食疗法饮水解除饥饿不同。

2.2 禁食疗法的现状

近年来,在我们对我国传统的辟谷养生逐渐遗忘的时候,国外却把这一方法作为治愈现代文明病、富贵病的重要方法之一,们通过大量的实践对禁食疗法有了深刻的认识,并且有许多禁食著作留给后人。目前在欧美许多国家以及新加坡、泰国等,禁食疗法正在成为一种时尚,被认为是一种“绿色”的自然疗法[7]。国外已经有许多禁食医院和禁食团体开展禁食治疗:德国北莱茵-威斯法伦州埃森市中心医院就设有禁食疗法住院部,澳洲有悉尼健康中心,英国有克拉斯综合病院,都是以禁食治病而驰名世界的[8]

2.2.1禁食疗法的适应症

   禁食疗法可以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如高血脂、高血压、肥胖、脂肪肝;呼吸系统疾病,如花粉病、支气管哮喘;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神经症、肠易激综合征、便秘、憩室病;内分泌代谢系统疾病,如Ⅱ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和痛风;自身免疫和皮肤病等多种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银屑病、痤疮、皮肤过敏、慢性单纯苔藓;运动系统疾病,如骨关节炎、脊柱退行性疾病、肌肉韧带疾病;另外还可以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吸烟、酗酒。

根据治疗效果的不同,可将适应症分为三个层次。一类适应症为:脂肪肝、血脂异常、肥胖症、超重、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便秘;二类适应症为: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胃肠功能紊乱、肠易激综合征、狅食症、韧带肌肉病;三类适应症为:过敏、哮喘、后背痛、支气管炎、念珠菌病、感冒或流感、憩室炎、憩室病、枯草热、头痛。

2.2.2  禁食疗法的禁忌症

禁食疗法同其他任何疗法一样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禁忌症,下列患者是不适合进行禁食治疗的:年龄在18岁以下70岁以上;完全失明、失聪;失去意识或恐怖性精神病及痴呆者;阿兹海默氏症;神经性厌食症;酒精中毒性精神病;癫痫、精神分裂症;麻痹性疾病;脑中风引起的麻痹;严重的慢性感染如结核末期、开放性结核;广泛肿瘤和转移肿瘤;艾滋病;严重胃出血的溃疡患者;妊娠期、哺乳期、月经期女性;身体虚弱已到达极限,不能步行之衰弱者;过度消瘦;营养不良者;型糖尿病;型糖尿病口服药物控制不佳,需连续注射胰岛素者;心脏衰竭或心律不整者,严重的心脏瓣病治疗改善差者;肝硬化或肝炎等肝病患者(除外脂肪肝),处于肝脏无法代偿者(如严重腹水,黄疸日深,意识障碍);尿毒症严重且尚未规律血液透析者,继发性高血压者。

2.2.3 禁食过程

禁食包括如下步骤:入院前详细询问病史、仔细进行体格检查、进行血常规、尿常规、血沉、生化、肝功能、肾功能等实验室检查、进行腹部B超、心电图等辅助检查;签署知情同意书;准备禁食前主要食品,包括:每天3-5矿泉水、蔬菜汤、新鲜果汁、水果:开展规律的运动(主要是轻体力活动)如散步、游泳;禁食中用泻盐(芒硝)进行清肠配合生理盐水灌肠;鼓励病人写禁食日记,记录禁食期间患者的感受和不适;对病人进行全面健康的生活方式的教育;告诉病人不适症状的处理;给予患者营养方面的建议和烹饪技巧的指导;出院时为患者制定一套合理的饮食方案。

2.2.4 禁食期间的不良反应

    根据国外禁食研究,禁食中有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头晕、头疼、乏力、口腔异味、舌苔增厚、饥饿感、胃胀、胃痛、失眠、焦虑、恶心、呕吐等不适,实验室检查中可出现一过性尿酸升高、尿中酮体增加、血脂反应性升高等。

3 禁食疗法研究进展

3.1  禁食疗法的安全性研究

禁食作为一种限制能量摄入的疗法,其安全性是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动物实验和临床实验都已经证实:在正确的指导下开展间歇性禁食或延长性禁食,都是安全的。

黄光华等[9]观察实验对象在21天禁食期间,每日坚持正常的散步、登山等各项活动。在能量消耗(平均每天2917千卡)大大超过摄入热量(196千卡)的情况下能保持正常人的体力和脑力,所观察的各项生理指标均较稳定,各种生化指标和消化吸收功能测定的结果,也尚未发现对人体机能有损害的现象。

Michalsen[10]在一个大型的前瞻性队列研究中,选择13年中连续性住院病人2121例,住院期间952人给予了禁食,873人给予正常热量的蔬菜饮食,296人给予其他饮食,出院后3个月、6个月进行随访,发现出院后禁食病人较非禁食病人主要疾病得到明显改善(P0.01)。禁食期间有23名患者因为无法忍受饥饿、烦躁感、没有动力而终止了禁食,2名患者禁食期间血钠一过性降低,1名患者禁食中血尿酸水平达11.2mg/dl,给予别嘌醇治疗后尿酸恢复正常。4名患者禁食中有轻度胃痛。禁食期间没有严重的不良反应的报道。说明禁食具有良好的耐受性,住院患者可以成功并安全的开展短期禁食,大多数病人还把这当成是一种提高健康的方法。

沈晓东等[11-14]观察隔日禁食结合耐饥食饵对小鼠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探讨其安全性与健康维护优势。选择144只成年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自由摄食标准饲料)、食饵组(自由摄食耐饥食饵)、隔日禁食组(隔日禁食标准饲料)、辟谷食饵组(隔日禁食结合耐饥食饵),实验48周,自由饮水。观察生存质量、体质量变化。实验末采血样检测血糖、血脂、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并常规解剖测算脏器指数。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食饵组和辟谷食饵组减少了热量摄入和体质量的增长(P<0.01),提高了肝肾的脏器指数(P<0.05);隔日禁食组和辟谷食饵组降低了空腹血糖(P<0.01);辟谷食饵组还降低了甘油三酯水平(P<0.05);而食饵组、隔日禁食组、辟谷食饵组小鼠的生存质量、血象及肝肾功能均无显著变化。

3.2 禁食对机体影响的研究

禁食给机体各方面产生有益的作用,包括减轻体重,降低血压、良性调节血压、血糖、血脂,这将有助于目前高发的代谢性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肥胖、2型糖尿病等疾病的治疗。

3.2.1 禁食对体重的影响

PagottoU[15]认为肥胖是一个世界流行的疾病,它有各种并发症,其中最密切的是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控制肥胖在现代社会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目前对大部分肥胖/超重的患者没有有效的治疗方式。ZiaeeV[16]观察在斋月期间,超重患者禁食后体重和体重指数均下降,Lefevre M[17]研究发现即使在健康非肥胖个人,禁食可以减轻体重,降低血脂和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3.2.2 禁食对血压的影响

禁食除了可以降低体重外还可以降压,禁食降压的机理可能跟禁食后经肠道吸收入血量减少,循环血容量降低,心输出量减少有关。Brinkworth GD [18]认为在超重和肥胖患者,给予热量限制后引起的降压作用不会反弹。

3.2.3 禁食对神经内分泌的影响

Michalsen A等人[19]在营养病房选择连续性住院的慢性疼痛综合征病人进行禁食后发现:禁食组和对照组体重分别下降4.8±1.2  1.6±0.9kg,禁食组的瘦素水平明显降低,皮质醇水平增加17%,禁食后期情绪评分显著增加,但是这种增加和体重减轻无关,禁食导致相对情绪提升,生理调解者既不是瘦素也不是皮质醇,说明延长性禁食使慢性疼痛综合征患者短期情绪提高,但与体重减轻导致瘦素缺失无关。Michalsen A等人[20]共选择28例住院病人,其中22例作为禁食组和6例作为素食对照组,经过一周的改良性禁食,通过测定夜间尿皮质醇、儿茶酚胺,观察短期禁食对慢性疼痛综合征患者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影响,结果发现禁食组尿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皮质醇明显增加,而对照组激素水平没有明显改变对年龄小于50岁,BMI >25 kg/m2的观察者,禁食对神经内分泌反应显著,本身皮质醇水平比基线低的患者,禁食更能显著增加皮质醇的排泄,但是禁食没有明显增加两组的情绪。说明禁食的耐受性很好,大多数患者从禁食中获益颇多,短期禁食对神经内分泌系统是有促进作用的,反应程度依赖个体代谢和激素的基线水平

3.2.4 禁食血脂代谢的影响

Roky R [21]观察间断性禁食对人体生理和生物节律的影响,发现间断性禁食没有明显影响禁食者血脂、糖类、蛋白质代谢和每天平均激素水平,其升高HDL-C、载脂蛋白A1,降低LDL-C,这对心血管系统是有利的。Dikensoy E[22]观察禁食对孕妇血脂、可的松水平和胎儿生长的影响后发现:禁食期间孕妇血可的松水平升高而妊娠20周健康女性LDL/HDL降低,禁食对胎儿生长没有产生不利影响。Aksungar FB[23] 研究发现禁食期间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无显着变化禁食期间和之后男女TC/HDL比降低空腹组则有没有变化禁食组白细胞介素-6CRP、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低。结果表明,长时间的间歇禁食,对身体炎症的地位,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例如同型半胱氨酸, C反应蛋白和TC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比例有一些正面影响。Larson-Meyer DE [24] 认为禁食可能有利于减少超重患者肝脏脂质和降低甘油三酯。Lamine F[25]认为禁食可以增加高密度胆固醇。Maislos M [26] 发现禁食后血浆高密度脂蛋白增加23%,饮食的改变并没有影响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或脂蛋白 a)。

3.2.5 禁食对血液循环的影响

戴闽星等报道[27]62例禁食学员体外模拟血栓指标的观察后发现.禁食明显地抑制体外模拟血栓的形成,从而表明,辟谷气功具有明显降低血液凝聚性和改善血液流动性,从而能起到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和增强全身组织血氧供应的作用。实验研究分析表明,体外模拟血栓形成,主要是由血小板聚集、纤维蛋白原含量、红细胞聚集及凝血因子活性等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

3.2.6 禁食对糖代谢的影响

Halberg N[28]用健康成年男性,观察禁食和恢复饮食对胰岛素活动的影响,该实验首次表明,间歇禁食可以增加人类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摄取率,结果是符合节俭基因的概念。Bouhlel E[29]禁食明显降低体质量和体脂。血药浓度的血糖胰岛素,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和IGFBP - 3而没有明显改变。禁食对机体产生了积极的改变,而没有扰乱血糖调节或 GH/IGF-1系统活动。Hachemi S[30]观察一个月的禁食对糖尿病人的影响,斋月禁食对2型糖尿病人是可行的,尤其是合并肥胖的患者。M'guil M[31]认为斋月禁食对能量摄入量,体重,身体质量指数,血压和肝酶并没有产生重大影响。空腹和餐后血糖水平下降,而胰岛素水平上升。糖化血红蛋白,果糖胺, C肽和IGF - 1显示糖尿病得到很好的控制。血脂和血液参数,肌酐,尿素,尿酸,总蛋白,胆红素,电解质有一些波动,不过,所有值保持在适当的生理范围。总括而言,通过饮食/医疗管理,糖尿病患者得到很好的控制,而无无严重的并发症。通过饮食控制,体力活动,大部分2型糖尿病病人,在斋月之前其糖尿病已经控制的前提下,可以放心地遵守斋月禁食。

4  禁食治病的机理探讨

4.1 传统医学对禁食机理的解释

从中医理论角度讲,脾的运化功能包括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两部分。当人体进食过多的食物时,脾需要在运化水谷方面投入更多,而运化水湿的力量相应会减弱,导致水湿痰浊在体内堆积。痰湿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会导致各种疾病的产生。

禁食期间,身体基本无水谷可运化,脾可以专注于运化体内的水湿痰浊,将之消解于无形之中。痰浊既出,犹如釜底抽薪,其所导致的各种病症,如肥胖、血瘀、气滞、风湿等病症自然消除。

4.2 现代医学对禁食机理的认识

    现代医学对禁食机理的认识,归纳起来大致有自身中毒学说、自身免疫学说、自身酸碱平衡学说等。

自身中毒学说认为:人体大肠里的腐败物质发酵所产生的一系列导致衰老和疾病的有害物质,这些物质堆积在体内致使人体慢性中毒。禁食能给肠胃、肝、肾、胰、肺等排毒或协助排毒器官一个修正的时机,让腺体、器官、自身恢复正常而平衡的工作状态,使依附、堆积在这些腺体、器官和组织上的毒素能被及时有效的排除;尤其能帮助清洁消化道,加强消化道清理腐败细菌的能力,使宿便得以排除。大量的医学观察和研究工作,使人们认识到,体内衰老,病残的细胞,陈旧的废物,能引起人体组织和细胞的损伤。凡是能引起组织和细胞损伤的因子都能导致慢性病。日本学者渡边正认为,实行禁食疗法,可以把人体内衰老,病残的细胞、陈旧的废物排泄于体外,从而达到治疗慢性病的目的。[32]

自身免疫学说认为禁食后可以大大增强移动性吞噬细胞和固定性吞噬细胞的活性,抑制侵入人体的病原菌。一些临床实验证实禁食可以升高体液免疫(IgGIgAIgM)水平有明显提高:说明禁食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自身酸碱平衡学说认为人体组成之化学元素,80%属于碱性,20%属于酸性,为了适当的补充,以达成血液的酸碱平衡,我们的饮食80%应为碱性,20%应属酸性。一般说来说,水果与蔬菜、黄豆、小米、牛奶等是碱性食物,各种肉类、蛋类以及大多数谷类(包恬小麦与大米)都是酸性食物。如果过多进食各种肉类食物会使机体酸性物质增加,而碱性物质减少,从而使自身酸碱平衡失调而产生各种疾病,这也是我们提倡多吃水果蔬菜的理由。禁食可以恢复自身酸碱平衡。

禁食疗法在治疗代谢性疾病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国外已经有大量的基础及临床研究证实禁食疗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但是国内治疗性禁食的研究起步较晚,大多处于实验研究阶段,尚未有将治疗性禁食用于临床治疗的报道。有必要开展国人禁食相关安全性、有效性的临床研究,通过国人禁食研究积累临床资料,为此项疗法在临床上的成功开展奠定基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