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样改变自己的自卑心理?

 北极熊788 2018-06-07

看了描述,可以每天帮助他人做一件事,并坚持一段时间,这种情况会得到缓解。

在个体心理学中对自卑解释为自卑感,阿德勒认为当人们遇到无法解决的困难或者面对自己的缺陷时,会产生一种无力感、无助感,就是自卑感。最初的自卑感是来源于婴儿时期,因为婴儿是没有单独生存能力的,需要在各个方面依靠成人,这个时候婴儿就显得无力、无助,就会产生最初的自卑感。

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自卑感是人们进步的动力。阿德勒认为自卑感是人格发展的动力,每个人都在自卑感的驱使下产生对优越感的渴望,并去获得各种成就,来缓解自卑感。所以,人就是在自卑感的驱使下去创造一个有一个成功与成就。

既然每个人都自卑,为什么一些人成功了,而一些人却越陷越深,最后形成了自卑情结?

这里区别就在于对待困难或者自身缺陷的方式,这个方式和一个人的生活风格有关系,所谓的生活风格就是人们在追求优越目标时所展现的生活方式,这个是受到长期生活环境的影响。

举个例子:两个贫苦家庭,一个家庭教育孩子:社会是公平的,贫穷只是暂时的,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的。另外一个家庭教育孩子:社会是不公平的,谁有钱谁就说的算,谁的拳头硬,谁就能过好日子。

这两个家庭的孩子,都会因贫穷而产生自卑感,都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摆脱自卑感,但他们会选择不同的方式去达到摆脱自卑感的优越目标,这就是生活风格的影响。

在阿德勒看来,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康和其社会兴趣是有直接关系的。简而言之就是有社会兴趣比没有社会兴趣的人心理更健康(社会兴趣是指关注他人、社会的潜能)。把是否有社会兴趣看成心理问题的根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