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希堂藏书,永远都在仰视品质

 星河岁月 2018-06-08




我们选择在年初去三希堂藏书访问,其实另有深意。在今年,我们将集中梳理当今全国线装印刷产业,从策划出版到造纸印刷形成全产业链的三希堂藏书自然不例外。


三希堂藏书总部位于北京朝阳区东三环北路安联大厦。我们一行人走进会客厅,眼前豁然一亮:这是一个多次在媒体上看到的画面,却一直未曾亲临的高端大气的书房。三希堂各个时期的线装图书产品在书架上,整齐环绕。


三希堂起步至今已十年,从最初的出版,到后来做印刷,再到造纸,现在也成为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总经理付双全向记者谈到公司发展的理念和思路: “三希堂发展有两个核心理念:一是最先树立品牌发展的战略思想,二是准确找出符合行业规律和未来趋势的品牌发展模式。此外,我们还打造了全国首家完整的线装书出版产业链,并在北京建设全国最大的线装书基地,实现编辑、制作、生产、发行等环节的一条龙服务。”


有品质,才会有品牌

付双全说自己是一个很喜欢做计划的人,所以他认为企业的模式和战略比什么都重要。通过对图书行业的长期分析,并借鉴了其他行业的发展规律,付双全决定将高端礼品和奢侈品的模式,融合到书业中来。“随着电子书的普及,纸质书,尤其是文化内涵高、充满着更多附加值的纸质图书,肯定会是奢侈品。”“我们做的书,不只是内容的简单呈现,还会增加图书更多的文化附加值。我们会在宣纸生产选用、印刷工艺、图书包装样式、装订方式上创新发展,这都是附加值的表现。”


提起图书的附加值,付双全说,当代的图书,或者未来的图书,一定是阅读之外,还有其他功能,要增强这部分功能,才能吸引人们购买纸质书。“三希堂的图书,不仅可以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阅读体验,同时还具有很强的文化礼品和收藏属性。”不但如此,付双全还通过各种方式,把线装文化推向更广泛的群体。在他看来,“目前的图书收藏,圈子还是小。”


虽然三希堂现在每年都有不错的盈利,但付双全看重的不是赚钱,更看重的是这个行业的发展和线装文化的传播。“我的资金很多都是从资本市场融资得来的。早几年是我们找资金,现在是我来遴选投资客户。毕竟文化产业不是暴利行业,是慢产业,不可能朝夕见效。我们遴选投资客户,原则上不要那种急功近利的。这样的投资商,可以投资电影,投资房地产。”过于急功近利,就会影响图书产品的品质。“我的图书,会在不影响品质的前提下,控制成本。这是我的原则。我的投资商,我跟他们说过,资本可以进来,人不要进来。我还是怕他们干涉生产,过于控制成本,影响图书品质,会对品牌发展造成伤害。”


“是做事业,而不是挣钱。我们公司的每一笔钱,若投资其他行业,肯定会带来可观的利润。但是我们还是坚持做出版,做文化。”付双全有着自己的抱负。“我想一百年以后,甚至更长的时间,后人看到书,说这是三希堂做的。就像民国时期的商务馆涵芬楼那样到今天还有口皆碑,我们是冲着这个目标奋斗的。”


全产业链的构思

经过几年的飞跃发展,如今的三希堂藏书,已成为集策划、出版、造纸、雕版、印刷、发行于一身的文化产业集团,成为中华藏书文化坚定的传承者与革新者。


“我们在安徽泾县建立了自己的宣纸生产基地,在北京建立了出版中心、制版中心、发行中心、雕版印刷基地以及全国规模最大的线装书印制基地,攻克了宣纸彩印的技术难关,形成了以线装书出版为代表的高端精品图书全产业链。通过产业链建设,三希堂藏书把宣纸、雕版、印刷等产业环节牢牢控制在自己手里,保证了产品的生产周期和产品质量,保证奉献给读者的是最美的线装精品图书。我们正积极筹备在北京建设一个线装文化园,集实业、主题旅游和文创于一体,已经有了初步的进展。文化园有一个宏大的构思,我们准备用三到五年来完成。”付双全对记者说。


而关于制版和印制,付双全和他的团队付出了更多的努力和不断的尝试。“尤其是彩色印刷,制版的时候色彩设置特别难,因为宣纸上印刷,跟在别的纸张上印刷有很大不同,宣纸吸墨性强,而且很容易扩散。”


经过无数次试验,三希堂掌握了核心技术,用自己生产的宣纸,哪一批次的纸张在制版时用哪一线性数值,都再熟悉不过了。“而在传统出版业流程中,其他企业的制版、印刷是分离的,而我们的纸张生产、制版、印刷是一条龙,无沟通障碍,很少有企业能够像我们能够熟练掌握宣纸彩印技术。”


而据付双全透露,他们位于北京通州张家湾的北京奥美彩色印务公司,还承接了更多来自外部的业务。“我们的客户跟我们一样注重品质。”

这些成果看着来得容易,其实充满了艰辛,体现了出版人的魄力:“我们按照自己的调子,没有成功的经验,完全靠自己摸索,开始走得慢是为了将来跑得快。不怕慢就怕错。”


对民营企业来讲,创始人个人的风格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付双全胆大心细的特点造就了三希堂在大项目上的接连成功。原大影印《四库全书》项目论证时,很多人认为很难做到,要是项目不顺利,可能连职工工资都会发不出。但付双全那种认准的事儿一定要做的个性注定了他不会畏手畏脚,当然他也有不担心的理由,那就是他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会做大量工作和充分准备。“我们坚持做品质,投入很大。但经过市场检验,整个项目的运行状态还是令人鼓舞的。”


当品质得以保证的时候,怎么营销就成了重中之重。付双全设想了一种最理想的模式——示范店。他们计划在包括台北、香港以及内陆主要省会城市开设30家高标准示范店;全部完成之后,将实现图书定制销售、海内外同时首发。“大出版,大策划,大营销,大品牌,大盈利”是付双全的五大目标,而大营销的基础就是示范店。他表示,示范店未来一定是书业营销的重要战略设计,“必须建立封闭式的销售模式,不搞折扣战,自己定规则。”


目前,三希堂正计划启动品牌推广计划,用三年左右的时间让三希堂藏书成为公众广泛认知的高端文化品牌,而不仅仅局限于行业内。“如果资金充足,在中央电视台宣传线装文化,都是有可能的。”在行业外推广品牌,通过品牌影响,带动产品销售,“我还是有很大的信心的。”


新善本,线装文化的理念

“善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来定义。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善本,我们的目标就是做当代的善本。”付双全的话题又回到了图书品质。这听似重复,却是强调。


三希堂摸爬滚打于传统线装文化市场多年,但一直坚持立足传统,推陈出新,赋予古老的线装图书以新的时代内涵和时代特征,打造符合时代特质的“新善本”。在选题内容上,除坚持古籍新印,更多地表现当代文化艺术思想;装帧形式上,在尊重传统形制的基础上,充分融入当代设计元素,令其更符合当代人的审美情趣,使现代人得以去亲近古雅文化。“一说线装书,就一定是瓷青纸蓝布套,一定是繁体竖排,这种观念我们首先改变。尤其有些普及类的线装书,我们用简体竖排,就受到了一些批评。但是,我认为线装书也要发展,只有发展才能为更多的人接受。”


付双全认为,线装文化产业不能再走传统出版业的老路。“低成本,低附加值,这家做了那家做,机械复制,一涌而上,打价格战。”

要做善本,除了内容,还要制作工艺。从造纸到印刷、装订,函套制作,都是有着严格的标准。“所有环节全部标准化。细微到贴签,都有标准”。付双全不但有着自己企业的生产标准,他还受邀制定“行业标准”。“我们是站在8848米的高度做文化。放眼长远,规划宏伟。”付双全说。


面对国内人民群众消费能力文化消费层次的迅速提高,付双全有着更多的策划。“我们还想做全国各个县的县志,全国三千多个县,你想想,多大的市场空间?”题材的突破,更能解决市场问题。“我们目前还有着十五年的项目规划,系统开发出版资源。比如南怀瑾系列,项目一开口,就得几年。另外还在着手近现代学术大家系列。”


几年来三希堂与故宫博物院、国家图书馆、上海古籍出版社等一流文博、出版机构合作,推出了一批具有行业高度和重大影响力的经典图书。正是这些线装图书,给人们留下了三希堂藏书“高、美、精、特”的美好印象,同时也诠释了付双全所说的“品质高于一切”的品牌内涵。


原载《藏书报》2015年第5期,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