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通才”炼成术——传统经典是一味良药

 星河岁月 2018-06-08


上海浦东新区致君诵读汇读书服务社,是一家致力于传统文化推广以及青少年儿童国学(经典诵读)教育的民间教学实验机构,迄今已有七八年历史,旨在培养出既能继承中西方文化精髓,又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通才。其师生多人次在中华之星国学大赛、中国图书馆学会经典诵读比赛、精武杯等全国或地区大赛中拿到大奖。其理事长殷雷也获得中华书局2016年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卓越贡献提名奖、中华之星国学大赛全国特级辅导教师称号等。



经典核心    一门深入

殷雷

为了让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华经典走向市民,2009年,我们在上海浦东新区开设了一家迷你型文化书店——致君书店。其后,我们通过支持体制内教育机构开办经典诵读课程,自己构建课程体系,招聘和培训师资队伍,开展教学实验,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方式向体制内学校和社区推广国学和国艺课程,目前重点培养2000多人,间接受益人数逾万人。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一直在思考以下几个问题,并期望通过我们的实践加以解决。

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在哪里?

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推广如何与社会现状,特别是与体制教学的结合?

三是如何尽快建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工程?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需以四书五经为核心


众所周知,孔子之道是“六艺之道”,六艺有两个层面的涵义。首先,道的层面是指孔子编订的六经,包括《诗》《书》《易》《乐》《礼》《春秋》六本书。对此,已故国学大师马一浮先生有着精辟的论述。马先生指出,六艺(六经)乃“吾国二千余年来普遍承认一切学术之原皆出于此,其余都是六艺之支流。故六艺可以该摄诸学,诸学不能该摄六艺。今楷定国学者,即六艺之学,用此代表一切固有学术,广大精微,无所不备。”马一浮先生认为六经之学,不独可以统摄经、史、子、集四部之学,亦可以统摄诸子百家之学,甚至还可统摄西方学术,乃至佛学。概言之,自然科学可统于《易》,社会科学可统于《春秋》。西方哲人所说的真、善、美,皆可包含于六艺之中:“《诗》《书》是至善,《礼》《乐》是至美,《易》《春秋》是至真。”马一浮先生通过自己的论证确认:六经之学是一切学问的最初源头,同时这也是他对中华文化高度自信的最初源头。因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以诵读经典,特别是四书五经为核心。不读背经典,谈不上弘扬传统,谈不上弘扬国学,不可能让中华文化的精髓一脉相承的传承下去。


致君诵读汇读书服务社开展国学进校园活动。


教学体系:经典诵读为核心

               新时代六艺为框架


其次,术的层面,六艺指的是“君子六艺”,即从理论层面向外用层面进行转化的实用之学。事实上,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出自《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致君诵读汇以此为基础,结合现实,开创了“新时代六艺”的课程体系,即中文经典诵读、传统礼仪、书法(汉字起源)、武术、儿童声乐和数学等六门课程,灵活组合,满足各界学生的需要。由此,通过以“经典诵读为核心,新时代六艺为框架”的教学体系,我们得以实现孔子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教学理想。


合格的师资是

传统文化传承事业成败的关键


建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解决了教材和课程问题后,合格的师资也成为此项事业成败的关键。古代私塾的先生是“通五经,贯六艺”的。现实中,我们按照西方学科体系培养出来的人才是无法立刻担当此项工作的,哪怕是中文系毕业的学生,也鲜有如此全面之人,更有甚者,有些连《论语》都没有系统读过。所以,我们不得不无奈地说,现在有些中文专业,严格意义上可以说是“中文评论专业”,学生把大量时间花在研修文学评论上,而不是著作,特别是经典本身的读背。因此,我们需要尽快摸索出合格师资培养方式,迅速形成路径和标准。

最基本的目标就是以古人的“通五经,贯六艺”为底本,结合当前国内教育和社会现状,贯彻以“经典诵读为核心,新时代君子六艺为框架”的教学体系,尽快培养出大量的具备一定经学基础的全面型初级国学师资力量(相当于大学专科学历),从而解决目前体制内外教学中,特别是农村地区国学师资匮乏且一人要肩负几门学科教学的问题。在初级国学教师群体中,逐步培养和选拔出一批经学功底深厚且实践能力出众的中级国学师资队伍(相当于大学本科至硕士研究生学历),从而形成建设传统文化传承工程的骨干力量。最后在中级国学教师队伍中,遴选出少部分专家型学术人才,形成高级国学教师团队(相当于大学博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总结和改进国学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方法,不断引领国学教育的发展。


选择《论语》深入

奠定一生学养基础


我记得伏羲教育吴鸿清教授在杭州电视台的一次访谈中谈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究的是“功夫”,“功夫”就是把一个看似简单的事情反复做,然后体悟其中的道理,由此一以贯之,一通百通。对此,我深为赞同。在现实中,我们既有教学体系已经固化,如果马上推翻和改变是不现实的,只有逐步推进。当代学生们无法像过去在私塾那样系统地读背四书五经,因而现实中经典选本和国学常识这类教材比较多。尽管我认为这也有益于孩子们的成长,不必反对,但这对于构建坚实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基础来说,还是不够的。笔者考察了我们历代大学者成才的经历,发现在诸多经典中,他们有一至两部是极为熟悉,甚至烂熟于心的,其余的经典,他们熟悉程度要稍次。更重要的是,古代私塾教育在最初的一两年是强调一经深入的,然后才是触而旁通。因此,我们期望学生们能够利用三五年时间,把一本经典好好通读,从而奠定一生学养的基础。这样,随着今后学习传统文化环境的不断改善,我们有可能在一两代人后,重新培育出所谓的大师级的人物。我们认为如果选择一经深入,还是《论语》比较合适,这是因为:

依近代国学大师马一浮先生的观点,孔子编定的《六经》是人类文化的最终归宿,而《论语》恰恰是将来读解《六经》的线索。其他《大学》《中庸》《孟子》其实与《论语》的思想还是有些许差别,或适用于不同层次的人群。

从行为规范和处世方法的角度,《论语》提供了很多场景性的原则,这对于孩子们将来走上社会,为人处世是十分有益的。因此“半部《论语》治天下”不是乱言。



从文言文学习的角度,《论语》读背熟练了,自春秋以降的文字和句式就没有绝对难度,特别是唐宋以后的文字,简直像白话文一样,这点很多师生都有体会。并且对未来的文言文写作、白话文写作,甚至演讲都会起到使文字精炼、质朴,使思想更有深度的作用。

从学文还有学诗的角度看,先《论语》后诗,或先文后诗,还是比较合理的,事半功倍的。文言文基础扎实了,思想高度达到了,背诵和理解唐诗宋词简直是势如破竹,因为唐诗宋词的作者无非是四书五经、老庄,甚至释迦的学生,他们的思想高度超越不了经书,他们的语言技巧超越不了《六经》,我们必须承认这一点,如果想创新,一定要先继承。

从培养心性,开发智慧的角度,把一部经书反复熟读,体悟,实践,“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然后广博,做到经经通,如此为一生的学养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必须重视。

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倡传统文化学习从娃娃抓起,读一部经,习一种字,练一套拳,唱(吟唱)一组诗的规划,结合其他经典选本和国学常识,期待在幼儿园至小学阶段就为孩子们播下种子,打下基础。这样自初中以上,才可能广博,才可能深入。如果等到青春期以后,再大量读背经典,那只有一部分学生能够从心底里接受,也错过了人生的最佳时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