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是种暴发型流行性急性结膜炎,潜伏期短,发病急,传染性强,发病率高,刺激症状重,合并有结膜下出血。多发于夏天。在很多国家与岛屿发生过流行。1971年曾在我国上海、北京、广州、河南等省市暴发流行。 临床表现: 1.潜伏期短,大多数在接触传染源后24至48小时发病,多为两眼发病。 2.刺激症状重,异物感、刺痛、羞明、流眼泪,分泌物呈水样、黏液或者浆液性。 3.眼睑水肿,睑结膜有滤泡增生,结膜高度弥漫性充血、水肿,水肿的结膜常高出角膜面,结膜下点状、片状出血,甚至遍及整个球结膜。 4.角膜上皮细胞点状脱落,荧光素染色可见点状着色。个别时候呈线状或者片状着色。若无继发感染,愈后一般不留瘢痕,不妨碍视力。 治疗: 1.冲洗用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 2.频点抗病毒和抗生素滴眼液,经常使用的有4%吗啉呱滴眼液、0.5%无环鸟苷滴眼液、更昔洛韦滴眼液,凝胶,联合妥布霉素或者氧氟沙星滴眼液。 3.在角膜没发生病变时,可滴用皮质类固醇(如0.1%氟米龙滴眼液)降低症状。 4.严重病例可给丙种球蛋白、胎盘球蛋白肌注或者结膜下注射,控制病况发展。 5.板蓝根冲剂口服,清热解毒口服液口服,金藤花、公英、菊花、蓝腚叶等药煎服或者洗眼有较好疗效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