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膀胱气化、肾气化,还是三焦气化

 山东中医竹林 2018-06-08


  传统中医认为,尿液乃津液气化而成,那么津液“气化”为何脏腑所主呢?《中医基础理论》云:“在正常生理情况下,津液的代谢,是通过胃的摄入、脾的运化和转输、肺的宣散和肃降、肾的蒸腾气化,以三焦为通道,输送到全身;经过代谢后的津液,则化为汗液、尿液和气排出体外。肾中精气的蒸腾气化,实际上是主宰着整个津液代谢,肺、脾等内脏对津液的气化,均依赖于肾中精气的蒸腾气化;特别是尿液的生成和排泄,更是与肾中精气的蒸腾气化直接相关,而尿液的生成和排泄,在维持体内津液代谢平衡中又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故说肾主水液。”[1]简而言之,“气化”为肾所主。我们已经指出,传统中医认为尿液的生成与肾毫无关系,因此这种认为“气化”为肾所主的说法,其谬误是不辨自明的。


  详“气化”一词,首见于《素问·灵兰秘典论》。其文云:“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笔者所引这段经文的句读,与现在所通行的《素问》“梅花本”有所不同:“气化则能出矣”是单独一句。这对于正确理解这段经文的原意及历代注家的传注,颇有裨益。



  王冰注云:“引导阴阳,开通闭塞,故官司决渎,水道出焉。位当孤腑,故谓都官。居下内空,故藏津液。如得气海之气施化,则溲便注泄;气海之气不及,则閟隐不通。故曰气化则能出矣。”


  吴崑注曰:“上焦不治,水溢高原;中焦不治,水停中脘;下焦不治,水蓄膀胱,故三焦气治,则为开决沟渎之官,水道无泛溢停蓄之患矣。三焦水液俱出膀胱,是为都会之地,故曰州都之官,津液藏焉。然津液藏于膀胱,不能自出,必气机传化,则津液出而为溺也。”[2]


  张介宾注云:“膀胱位居最下,三焦水液所归,是同都会之地,故曰州都之官,津液藏焉。膀胱有下口而无上口,津液之入者为水,水之化者由气,有化而入,而后有出,是谓气化则能出焉矣。《营卫生会》篇曰:水谷俱下而成下焦,济泌别汁,循下焦而渗入膀胱。正此谓也。然气化之原,居丹田之间,是名下气海,天一元气,化生于此。元气足则运化有常,水道自利,所以气为水母。知气化能出之旨,则治水之道,思过半矣。”[3]


  马莳曰:“三焦在下部之右,为决渎之官,水道所出;膀胱在下部之左,为州都之官,津液所藏。然是三焦、膀胱者,必得气海之气施化,则溲便泄注;气海之气不及,则隐閟不通,故曰气化则能出矣。气海者,上焦之膻中穴,乃宗气所会,而自上而下者也。”[4]


  张琦注曰:“气化,谓三焦也。三焦之脉,随足太阳下行,络膀胱约下焦,实则闭癃,虚则遗溺。肺主通调水道,而小便之泄,实在三焦,三焦为相火,火盛则热涩,火虚则遗溺。其有责之肾者,肾司二便,而三焦将于肾也。相火本藏于肾,肾不蛰藏,而后三焦之火泄于膀胱,盖肾脏宜温而膀胱之腑宜清,清则气化而溺出也。”[5]


  可见,对于津液气化的动力来源,传统中医大致有二说:一是谓源自三焦相火,如张琦等;二是谓源自气海,如王冰、马莳、张介宾等。但马莳认为是上气海,张介宾则谓是下气海。马莳已明确指出所谓的“上气海”,乃是“上焦之膻中穴”,张介宾虽未明言,但其在《质疑录》中有云:“膀胱为津液之腑,气化能出,故三焦之气不化,则水道不能通调,而下输于膀胱为溺。”[6]联系其注释中所说的“《营卫生会》篇曰:水谷俱下而成下焦,济泌别汁,循下焦而渗入膀胱。正此谓也”,则马、张二氏所谓的“气海”,也与三焦不无瓜葛。若此,则二说实际上可以合二为一也,即传统中医认为津液气化的动力来源是三焦。


  当然,古代医家亦有主张其他之说者。如王冰有云:“肾主下焦,膀胱为腑,主其分注,关窍二阴,故肾气化则二阴通,二阴閟则胃填满,故云肾者胃之关也。关闭则水积,水积则气停,气停则水生,水生则气溢,气水同类,故云关闭不利聚水而从其类也。《灵枢经》曰:下焦溢为水。此之谓也。”[7]



  这是否为“气化为肾所主”说法的最早出处,因笔者未作详细的考证,尚不敢断言,但其总结性称引《灵枢经》“下焦溢为水。此之谓也”则一语道破天机,尽管从五行而言,肾主二阴,“肾气化则二阴通”,但实质上所谓的“肾气化”,实则源于三焦也。


  由于历代医家能正确理解《难经》“三焦有名而无形”之说者微乎其微,加之西医东传后,“肾为制溺之机”成了评判中医理论是否科学的标准之一,为了将中医关于尿液生成的理论解释得合乎西说,故王冰随文敷义的“肾主气化”说得到了当时及现代医家的拥护和厚爱,遂将尿液的生成解释为肾“蒸腾气化”的结果,并认为肾的气化作用主宰着整个水液代谢,只有肾中阳气充盛,蒸腾气化有度,机体的整个水液代谢才能正常进行。


  唐容川在《中西汇通医经精义》中曰:“肾中之阳,蒸动膀胱之水,于是水中之气,上升为津液,气著于物,乃化为水,气出皮肤为汗,气出口鼻为涕为唾,游溢脏腑之外,则统名津液,实由肾阳蒸于下,膀胱之水化而上行。”[8]


  1958年南京中医学院主编的《中医学概论》虽然没有将“肾主水”列为肾的生理功能之一,但在“膀胱与肾的关系”中却说:“津液之所以能变成小便,主要是依靠肾的气化作用。所以,《素问》说:‘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灵兰秘典论)于此可见,肾气足则能化,肾气不足,则不能化,故在治疗小便不禁或小便不通时,有时应从治肾着手,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9]


  1974年北京中医学院主编的中医学院试用教材《中医学基础》云:“肾主水的第一个含义,即前面所说的藏精。这里是指肾脏有主持与调节人体水液代谢的功能而言。这种功能主要是靠肾中阳气来完成的。水液的新陈代谢,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将饮食物中具有濡润组织功能的津液布散到周身去,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一是将经各组织利用后的水分(糟粕)排出体外。而这两个方面都要经过肾的气化作用,才可能完成。”[10]


  但我们注意到,1960年北京中医学院内经教研组主编的中医学院试用教材《内经讲义》虽首次将“肾主水”列为肾的四大功能之一,但却云:“水入于胃,由脾土上蒸而输于肺。肺气肃降则水便下流而归于肾。这是水液从身体外摄取以后在体内升降的大概过程。水有清浊,清者上升,浊者下降;但清中有浊,浊中有清,所以上升至肺之水为气为清,清中之清者由肺而输至皮毛,清中之浊者,从三焦决渎而下行以达于肾。”[11]这说明学界最初也并不认为“肾主气化”。此外,由于对《素问·灵兰秘典论》这段经文的句读有误,而认为“‘气化则能出矣’在此指的是……膀胱的气化”[12],“小便的异常,主要责之于膀胱气化功能失职”[13]。或者囿于教科书的“权威性”论述,而主张“膀胱气化当是肾的气化”[14]、“膀胱气化实际上是肾中精气蒸腾气化的延续”[15]。



  其实,自《内经》时代人们即认为“气化”为三焦所主。如《灵枢·五癃津液别》云:“水谷皆入于口,其味有五,各注其海,津液各走其道。故三焦出气,以温肌肉,充皮肤,为其津,其流而不行者,为液……三焦不泻,津液不化……”《难经·三十一难》曰:“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三十八难》云:“所以腑有六者,谓三焦也。有原气之别焉,主持诸气。”《六十六难》亦云:“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五脏六腑。原者,三焦之尊号也。”《中藏经》更云:“三焦者,人之三元之气也。号曰中清之腑,总领五脏六腑,荣卫经络,内外左右上下之气也。三焦通,则内外左右上下皆通也。其于周身灌体,和内调外,荣左养右,导上宣下,莫大于此者也。”[16]


  所有这些都指出:三焦不仅是气升降出入的通道,而且是气化的场所,总司人体的整个气化功能。这种认识,自《内经》已降,历代医家皆相一致。对此,高士宗有一段极为精辟的论述:“肠胃膀胱,皆三焦之所主也。《灵枢·荣卫生会》论云:上焦出于胃上口,中焦亦并胃中,下焦别回肠,注于膀胱……是上中下三焦之气,能化肠胃之糟粕,转味而入于肠胃,出于前后二阴者也。此申明形脏四,而禀气三焦者如此。”[17]


  周学海也云:“气化则能出者,膀胱无上口,必借三焦之气化,有以转动之,使之俯仰而倾出也,故曰‘能’也。”“盖水入于胃,脾气散精,上输于肺,此即津也。其渣滓注于三焦,为热气蒸动,则不待传为小便,即外泄而为汗,故汗多则小便少也。下行入于膀胱,而膀胱有下口,无上口,仍借三焦之气化,始能下出,故曰气化则能出矣。其在三焦,则曰水,在膀胱,则曰津液者,水在三焦,质清味淡,外泄为汗则味咸,下泄为溺则气臊,皆受人气之变化,而非复清淡之本质矣。故汗与小便,皆可谓之津液,其实皆水也。”[18]


  总之,三焦是机体气机气化的场所,主持诸气,总司人体气机气化。脏腑之功能,气血津液的生化代谢,气机升降出入,气化之聚散离合,均在这一大腔中完成。具体到尿液的生成与排泄,则为下焦所主。由《灵枢·营卫生会》关于下焦的论述可知尿液的生成与其紧密相关;《灵枢·本输》“三焦者……入络膀胱,约下焦,实则闭癃,虚则遗溺”,则又从病理上指出尿液的排泄为下焦所主。《难经·三十五难》亦云:“膀胱者,谓黑肠,下焦之所治也。”《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云:“下焦竭,即遗溺失便……热在下焦者,则尿血,亦令淋秘不通。”《医贯》云:“津液之余,流于下部,得三焦之气施化,小肠渗出,膀胱渗入,而溲便注泄矣……膀胱赤白莹净,上无所入之窍,只有下口,全假三焦之气化施行。气不能化,则闭格不通而为病矣。”又云:“下焦如渎,其气起于胃下脘,别回肠,注于膀胱,主出而不纳,即州都之官气化则能出者,下焦化之也。”[19]《类证治裁》云:“夫膀胱仅主藏溺,主出溺者,三焦之气化耳。”[20]《尊生全书》曰:“五味入胃,其津液上升,精者化血脉,成骨髓;余浊流入下部,至小肠下口曰阑门,泌别其汁,滓秽入大肠,汁渗入膀胱……全假三焦气化施行,溲便注泻。”


  总之,传统中医认为尿液的生成与排泄是下焦的功能,从小肠下口——阑门渗出的水液(包括津液)在沿肠系膜渗入膀胱的过程中,复由三焦(下焦)“济泌别汁”、“分别清浊”、“泌别清浊”,其中的精微部分“和合而为膏,内渗入于骨空,补益脑髓”,而水分的一部分可“气化”为汗、泪、唾等,剩余的则转化为尿液贮存于“胞”中。


参考文献


[1]印会河主编.中医基础理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41.

[2]吴崑.内经素问吴注[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41.

[3]张介宾.类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5.31.

[4]马莳.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75.

[5]张琦.素问释义[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30.

[6]张景岳.质疑录[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20.

[7]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326.

[8]王咪咪,李林主编.唐容川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19.

[9]南京中医学院主编.中医学概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8.57.

[10]北京中医学院主编.中医学基础[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26.

[11]北京中医学院内经教研组主编.内经讲义[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0.75.

[12]李文江.读“膀胱气化之我见”一文的看法[J].北京中医杂志,1986,(4):60.

[13]林寿宁.膀胱气化功能的理论初探[J].广西中医药,1983,(2):12.

[14]柯新桥.膀胱的功能辨惑[J].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5,(2):13.

[15]杨护生.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2.51.

[16]华佗.中藏经[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39.

[17]高士宗.黄帝素问直解[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77.

[18]周学海.读医随笔[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68.114.

[19]赵献可.医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9.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