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郑板桥 ● 于右任

 青木森森 2018-06-08


郑板桥——宁做千秋不变人

□刘庆

如果用现在流行的网络用语给郑板桥贴标签,在他身上一定会出现以下两个关键词:奇葩、佛系。说他“奇葩”,是因为作为“扬州八怪”之翘楚,郑板桥的各种怪难入世俗之列:爱骂人、自创“六分半书”、开中国画家明码标价卖画之先河……说他“佛系”,更有据可证,别人做官是“一任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而他却“官罢囊空两袖寒,聊凭卖画佐朝餐”。他渴望的是“不过数间草屋,一圈土墙。院内只要植竹、种树、栽兰、育花之外,铺一条碎石的小道曲通书房而已。”这是真正的佛系人生了。当然,仅凭这两个词概括不了郑板桥的一生,拂去历史的尘埃和时代的滤镜,郑板桥在当下是应该重新了解一下了。

今年是郑板桥诞辰325周年。5月4日,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和潍坊市博物馆联合推出了“清官板桥 三绝传世——郑板桥专题展”。今读板桥,意义大不同,尤其在当下的语境里。

郑板桥的怪与真

在此次展览中,有一幅石刻拓片引起了在场人的兴趣。拓片题为《倒题兰图》。画面呈横式,由左向右画蕙兰一株,花叶交错,处理得当。题款由左而右洋洋洒洒满题之,如乱石铺街,充满美感:“余种兰数十盆,三春告莫,皆有憔悴思乡之色。因移植于太湖石黄石之间,山之阴,石之缝。既已避日,又就燥,对吾堂亦不恶也。来年忽发箭数十,挺然直上,香味坚厚而远。又一年更茂。乃知物亦各有本性。赠以诗曰:兰花本是山中草,还向山中种此花。尘世纷纷植盆盎,不如留与伴烟霞。板桥郑燮题。”书画的题跋和书写在古代格制是由右向左书写,郑板桥此题却是由左向右,故称此为“倒题”。

从题画诗内容可以看出,那个时候的郑板桥过得很不如意。他厌弃官场的尔虞我诈,不愿在山东做七品官,希望回到自己的家乡与烟霞为伴。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可见,他的内心潜藏着兰的清高、竹的正直、石的刚硬和担当。他愿做“千秋不变之人”,那是因为他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妥协亦不愿向世俗低头。他的生命里有一种追求自由的志向,就像从旷野中来到人间的兰花,虽然变作温室里被细心照料的盆栽,却也难掩失去山中许多知己的无奈和哀伤。最终辞官回乡的郑板桥,像一株盆中的兰花重归山林,找到了生命真正的意义,也找回了自己。用时髦的话说,郑板桥绝对是古代文人的一股“泥石流”。

关于郑板桥的奇事逸闻有很多,几乎尽人皆知。有一次,一个豪绅求郑板桥题写一个门匾。那个豪绅平日里巴结官府,干了很多坏事,郑燮决定捉弄他一下,便写了“雅闻起敬”四个字。油漆门匾时,郑燮叮嘱漆匠对“雅、起、敬”三个字只漆左半边,对“闻”字只漆“门”字。过了一段时间,豪绅楼前门匾上的字没上漆的部分模糊不清了,而上漆的部位越发清晰。远远一看,原来的“雅闻起敬”竟成了“牙门走苟”(“衙门走狗”的谐音)。

我们都知道,郑板桥在为官前后均以卖画为生,他也因此成为中国画家明码标价卖画的第一人。他制定的《板桥润格》,直率中透着几分可爱:“大幅六两,中幅四两,小幅二两,书条、对联一两,扇子、斗方五钱。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公之所送,未必弟子所好也。送现银则心中喜乐,书画皆佳;礼物既属纠缠,赊欠尤为赖账。年老神倦,不能陪诸君子作无益语言也。”告示之末又附诗一首:“画竹多于卖竹钱,纸高六尺价三千。任渠话旧论交接,只当秋风过耳边。”这幅长达百余字的“广告”,满纸言钱,不晓得的人还以为郑板桥是个贪利之人。但谁人知道他的苦衷?他是正面文章反面做。此广告借以讽刺两种人:一种是假名士,口中不言钱,心中想厚酬,索取重礼;另一种是打秋风,利用手中权势来强取豪夺。郑板桥看透人世,敢说真话,打破旧习礼仪,公开自己的想法,使那些伪君子哑口无言,哭笑不得。

郑板桥的同学陆白义曾经写过一首诗评价郑板桥:“理庵竹枝侧,道情板桥旁。克柔潍县亲,兰伴秋葵香。难得楷隶燮,糊涂常留芳。吃亏本是福,怪杰何寻双?”这个陆白义读了半辈子书,却连个举人都没考中,到死还是个穷秀才。尽管没什么学历,但写出来的诗还是挺令人玩味的。

说到郑板桥的“怪”,颇有点济公活佛的味道,“怪”中含有几分真诚、几分幽默、几分酸辣。每当他看到贪官奸民被游街示众时,便画一幅梅兰竹石,挂在犯人身上作为围屏,以此吸引观众,借以警世醒民。

不难看出,郑板桥的为人处事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怪言怪行”,而是他一贯坚持自我、不与世俗为伍的表现。这种“真我”来自他倔强顽固的个性,也来自从小经历的穷困生活,更来自父辈对他耳濡目染的影响,所以他在艺术创作上敢于打破旧规范和旧秩序,以真气、真意、真趣形成独具特色的“板桥风格”。当然,他身上的怪与真也体现在他“立功天地,字养生民”的为官之道上。

郑板桥的民本情怀

梳理郑板桥的艺术创作和从政之路,都能从中看出他的一颗怀民济世之心。他始终以“泽加于民”的人生志向和民本情怀为艺为政,给后人留下一段值得书写的文人佳话。

郑板桥的仕途生涯走得磕磕绊绊,坎坷曲折。约24岁,中秀才;40岁,中举人;44岁即乾隆元年,中进士。从乾隆二年到乾隆七年这五年左右的时间,郑板桥的内心是极为复杂的,他期待着有朝一日能够踏入官场,其间做了多次努力,请人举荐自己的诗作不在少数,可总是一次次失望。直到乾隆六年辛酉(1741年),郑板桥再次去北京寻求机会。在北京候补官缺之时,受到了慎郡王的热情款待,而板挢也并不排斥这位皇子。慎郡王是康熙皇帝的二十一皇子,很是欣赏板桥的书画和诗词,而板桥在他身上也没有看到嚣张跋扈的傲气,看到更多的是诚意和亲切,两人相见恨晚。这一次赴京,可以说是他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能够得到县令这个差事少不了慎郡王从中斡旋和帮助。就这样,郑板桥在漫长的等待后,于1742年得到了出任范县县令的职位。这时的他已年过半百,50岁出仕,由民到官,可谓大器晚成。范县之后,“七载春风在潍县”,先后两任,俱是“七品芝麻官”。虽然为官只有十二载,但郑板桥清正廉明、惠世济民的美名却流传至今。

据说赴任时,他一不坐轿,二不骑马,更不前呼后拥,而是一头毛驴一个书童,外加一捆行李、一箱子书和那一张他喜爱有加的古琴……范县,乃山东曹州府所辖的一个僻静农耕小县。不过县衙却修得排场,衙门阔大,围墙坚固,富丽堂皇。上任后,他亲自从街里雇来了工匠,监督着把县衙临街的墙壁挖出许多比人头还大的窟窿。众人摇头不解:“敢问大老爷,把好端端的衙墙挖那么多窟窿,有何用处?”郑板桥笑道:“县衙与外面隔着几尺厚的高墙,百姓呼吸的鲜活空气吹不进来,衙门里头的官僚腐朽死气也透不出去,这还不把老爷我憋煞?”为了杀一杀那些土豪劣绅的威风,他还挥毫写了一副对联贴在衙门外:“两袖清风敢碰硬;一身正气能压邪。”横批是:“七品正堂”。

整顿官风、体察民情、防涝治碱、肃盗审案、兴利除弊……郑板桥范县任上将近4年,政绩突出,官声向好。

乾隆十一年,朝廷决定把郑板桥由这个穷困小县调到许多人争着抢着想去的富庶的潍县。告别时,郑板桥一路挥泪,心中不禁吟道:“范县民情有古风,一团和蔼又包容。老夫去后想思切,但望人安与年丰。”范县人怀念亲民爱民的郑老爷,“郑板桥是清官,不图银子不爱钱”的民谣广为流传。范县人还自发在城南门外的黄河金堤上,为他树起一座“德政碑”。

潍县虽是个富裕大县,但郑板桥上任时正是潍县灾荒的第二年,草木荒芜,赤地千里,满目苍凉,此时的潍县犹如一个烫手山芋到了他手中,让他有些措手不及。在任期间,郑板桥注重了解当地的民风民情,体恤百姓,并且判案巧妙,执法如山,不徇私舞弊,不贪污受贿,把大小案件处理得井然有序。郑板桥断案虽然总是“怪招”很多,但却在情理之中,老百姓都十分佩服这位青天老爷的机智和幽默。可以说,郑板桥是一位清正廉洁、秉公执法的好官,在百姓心中是勤政爱民堪称楷模的好官。

遗憾的是,郑板桥纵然一心为民,清高自许,他自身的性格却使他在清朝官场中难酬其志,不能顺利应付官场的尔虞我诈,从而产生归隐之心。中国古代的文人艺术家入世出世,大多都是如此。在任期间,郑板桥已尽心尽力,但也无力改变现实,做官还未长久,何谈升官晋级?他在文化艺术与自然的滋养中渐臻纯粹,而社会的黑暗与世俗却驱使他由清至浊。种种原因让郑板桥喘不过气来,尽管想努力挣扎却始终无法摆脱内心的矛盾,所以始终无法实现自身的抱负,终于在乾隆十七年退出黑暗腐败的官场,结束了他的仕途生涯。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郑板桥的民本情怀除了滋生于他特殊的身世经历,和儒释道相融合的创作思想也分不开。贯穿郑板桥一生的是“平等仁爱”的儒家思想,“人之初,性本善”的理念在他的心目中坚不可摧、难以动摇。儒家“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思想也是郑板桥一生的价值取向,是他人生追求的至高境界。

当郑板桥去官之日,面对潍县父老依依惜别之情,曾画竹题诗留别:“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作为官吏,他任职范县一尘不染,别潍县两袖清风。直到临终那年,他还画竹写下“宦海归来两袖空,逢人卖竹画清风”的自嘲诗。

“三绝诗书画;一官归去来。”这是扬州画家李鱓赠予郑板桥的一副对联,无疑是对他一生最正确的结语。

郑板桥《倒题兰图》石刻拓片

于右任——平生耿介著华章

□陈利燕

在书法大家于右任的人生岁月里,最后15年无疑是一段痛彻心扉的日子。历历愁心乱,迢迢独夜长。独居台湾的右老像一只断了线的风筝,亲人在“那头”,而自己飘零在“这头”。在疾病和忧戚的双重折磨下,最终没能回到大陆的于右任在1964年11月10日长眠在海峡彼岸。落叶未能归根,只留下一首令人肝肠寸断的《望大陆》:“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这首诗也成为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盼望两岸统一的最有力心声。

除了引人感慨的诗词,于右任的书法、品格,尤其他的爱国情怀,影响了数以万计的追随者和崇拜者。他以雄肆洒脱、抗心希古、傲然自守的独特艺术风貌在书坛巍然屹立,尤其是以碑入草的艺术风格为后代所宗仰。他的“革命”精神贯穿一生,不仅早期跟随孙中山先生投身革命,还在晚年推动“标准草书”的出台。他为人耿直、品格高尚,却又不失风趣幽默,让与之接触过的人都印象深刻、心生敬佩。如今,于右任虽然故去五十多载,但是他对后人的影响却日益深远。人们也常常以各种形式表达着对这位老人的怀念和祭奠……

5月11日,“为万世开太平——于右任书法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举行。此次展览引起了书法界的广泛关注,日本于右任研究协会、台湾于右任书法收藏研究院的相关负责人,以及远在美国洛杉矶的于右任之子于中令也专程赶来参加了展览开幕式。大家纷纷从四面八方聚集到中国美术馆,怀着对右老的敬仰和思念,共同见证这次盛会。

此次展览分为生平事迹介绍和展品陈列两大部分。生平事迹部分通过图片、文字、实物以及出版书籍,介绍了于右任的艺术生涯及相关活动,脉络清晰,一目了然。展品陈列部分又分为“铭心金石”“千秋浩歌”和“杖行天下”三个主题,全面展示了于右任的诗情、书艺和爱国情怀。细细体味,记者才发现,原来三个主题馆的名字取自右老所作的《四十七年生日诗》:“铭心金石友兼师,满目琳琅画与诗。我是人间苦力者,艰难老树启新枝。昔提一杖行天下,今对千秋发浩歌。云烂月明时出现,太平洋上一头陀。”

杖行天下:赤胆忠心系家国

此次主展厅中,迎面悬挂是选用右老的草书墨宝制作的展标——“为万世开太平”六个放大镂空的黑字。这几个大字在丈余长的红色绸布背景的映衬下,显得气势磅礴、震撼人心。这六个字引自右老在世时最喜欢的北宋张载的一句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足可见其价值观和人生观之崇高远大。因为喜欢,右老常常吟诵,也常常以此句进行书法创作。

作为革命先驱,于右任一生写过许多明志、赠答的内容,从中可以体现其政治情怀与抱负。如,此次展出的《赠振华先生》一作,于右任写道:“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受天下之善;平其心,论天下之事;潜其心,观天下之理;定其心,应天下之变。”在《中吕·醉高歌》一作中,他又写道:“自由之战经年,革命成功尚远。太平乐府人间遍,呼唤中华运转。”从这两幅作品,我们可以窥见一斑。

于右任曾说:“有志者应以造福人类为己任,诗文书法,皆余事耳。然余事亦需卓然自立,学古人不为古人所限。”不论是“余事”还是“己任”,于右任一生都是全情投入、全力以赴,做得风生水起、出类拔萃,为后人所仰——他当年追随孙中山先生加入同盟会,先后创办《神州日报》《民立报》,积极宣传民主革命活动,担任国民政府审计院长、监察院长,为推翻清朝封建帝制、声讨袁世凯呼号奔走……将一生戎马文心、赤肝忠胆注于笔端,得正大、雄迈、磊落、浑朴之气象;晚年力排众议、克服重重困难,坚持“标准草书”的推行,为草书艺术在当代的发展做出卓著贡献……

提到“标准草书”,不得不说,这是于右任一生最卓著的成就之一。他总结出“易识、易写、准确、美丽”四大原则,其中只有“美丽”一条与艺术性相关,而其他三个原则都是其出于“让书写变得省时节力”的初衷。正如西泠印社副社长李刚田认为的那样,“于右任的标准草书,是其站在忧国忧民的立场上,进行的一场书法改革”。于右任在《标准草书自序》中也坦陈:“文字乃人类表现思想、发展生活之工具。其结构之巧拙,使用之难易,关于民族之前途者至切……然则广草书于天下,以求制作之便利,尽文化之功能,节省全体国民之时间,发扬全族传统之利器,岂非当今急务欤!”从中,其倡导标准草书的出发点让人一目了然。

铭心金石:倾心书艺追古人

于右任百余件书作或悬挂于展墙上,或陈列于橱柜中,穿行其间,观赏着这些行书、草书、隶书,楹联、扇面、立轴……或雄健豪放、气势磅礴,或神韵超迈、从容大气,让人不由心潮澎湃、久久难以平静。李刚田用“威而不猛,光而不耀,直而不肆”来形容右老的字,恰如其分。我们从他的作品中即可以感受到右老书法中的温润自然,一如其在书法艺术上所追求的“美丽”——绝不是刻意造作的美,而是自然而然生发出的美。因为,他认为,一切要顺乎自然,绝不能迁就美观而违反自然,因为自然本身就是一种美。这种自然的美在他的作品中完美地体现了出来。观赏这样的作品,绝对是一种享受、一场精神盛宴。展览现场,就有很多书法爱好者驻足在一幅幅作品前,手臂在空中挥舞着,模拟右老书写的笔法,时而会心一笑,或许是领略到其中的奥妙了吧。

于右任被世人称作“二十世纪书坛最为耀眼的书者之一”。他的书法碑帖融合,以碑之博厚运帖之灵韵,为时人所重。但是,任何成功都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取得的。无论一位书家天资多高,如果没有“退笔成冢”“池水尽墨”的经历,想取得卓越的成就几乎是不可能。于右任也是如此。他自述学书经历说:“朝临《石门铭》,暮写《二十品》。辛苦集为联,夜夜泪湿枕。”从中可见其在艺术追求的道路上所用心力之多。

爱书法,更崇尚碑学。于右任不仅朝临暮写,还苦心搜求到从汉代至宋代的墓志近400方,并铭其斋曰“鸳鸯七志斋”,其收藏碑石也因之被称为“鸳鸯七志斋藏石”。于右任把这些碑刻视若珍宝,但是他并没有把珍宝“私藏”起来,而是于1936年委托杨虎城将军派专人将这些国宝送回陕西,全部捐献给西安碑林,让世人共赏。此举为中国书法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这种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自己身边的人和一代代追随于学的后辈,中国侨联副主席朱奕龙先生就是其中一员。

朱奕龙花费20余年的时间,不遗余力地从世界各地收藏右老书法作品400余幅、石刻遗珍200余件,编辑出版于右任先生墨宝大型书法集8册,并投资上千万元成立于右任书法艺术研究院……他坦言,这个过程就如同拾起一颗颗散落在人间的珍珠,并将它们串联起来,凝聚成文明的珍藏。他多次办展,把自己收藏的右老作品与大家共赏,还分两次向中国美术馆无偿捐赠了十件右老书作,填补了中国美术馆对20世纪重要书家书法收藏的空白,丰富了国家美术收藏。朱奕龙说,于右任先生以书传道、以字含情,承载了民族气节,抒发了家国情怀,自己深深地被右老的人格魅力和书法风格所吸引、所感染,把右老的作品捐赠给中国美术馆,就是这些作品最好的归宿。

千秋浩歌:饱读诗书展才思

有人说,于右任的书法成就首先源于天赋学养。此言确实不假。其自少时即饱读四书五经,熟谙文史,深受中国传统文化洗礼,曾以第一名成绩考入县学,成为秀才,与吴宓、张季鸾并称为“关学”余脉。1898年,参加岁试,他又以第一名成绩补廪膳生,被陕西提督学政叶尔恺誉为“西北奇才”,可见其传统文化积淀之深。于右任一生写就大量诗文,皆有感时事、忧国忧民、抒修齐治平之理想抱负,呈磊落襟怀,示雅好清节。因受新思想的影响,他又不固守封建说教,身体力行投入革命,其诗文境界因此更为开阔豪迈,下笔自然脱尽尘俗。此次展览中就展有很多于右任书写的自创诗,让观者从中领略其飞扬的文采,同时,又被笔墨间流露出的壮志豪情所感染。特别是,于右任至台湾后,无时无刻不思念着祖国和家乡,并有感而发地创作了大量的思乡诗词。如此次展出的《基隆海滩小坐》这幅作品,上面写道:“锦绣家山万里同,寻诗处处待髯翁。今朝稳坐滩头石,且看云生大海中。”从中不难感受右老思念故土的哀伤之情。

右老生前一直盼望着祖国统一、回归故里,但是他没有活着等到这一天。如今,千古英雄变荒丘,右老已安眠于远离家乡的台北八拉卡山上的陵园里。但是,他的书学思想和革命精神万古永存,并将激励一代代后学砥砺前行。他的夙愿,也成为了所有中华儿女追求的梦想!

于右任行草《四十七年生日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