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常德掌故】(52)看明代重臣怎么写太阳山

 海西洞庭楠书房 2018-06-09

 

    杨嗣昌(1588-1641),字文弱自号肥翁肥居士晚年号苦庵古武陵县(湖南常德)中国明朝后期大臣诗人他父亲杨鹤官至兵部右侍郎三边总督原籍安徽郎溪洪武年间因诖误而发配武陵充军后代逐渐崇尚文学追逐功名杨嗣昌在家风熏陶下自幼潜心读书埋头科举于万历三十四年(1606)举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及第开启了从政生涯历任杭州府学教授南京国子监博士户部福建司主事户部江西司员外郎等官职深受崇祯皇帝信任


    《杨嗣昌集是他毕生行政著文的心血结晶也是留给常德人民的一份珍贵文化遗产是今人研究湖湘历史乃至整个明王朝史的重要文献尤以为其游梁山记》(以下简称游记》),对于当今人们读懂太阳山挖掘和弘扬太阳山文化很有参考价值

    大约在明万历年间晚期即公元1619年之前),杨嗣昌半官半隐闲寄常德家乡时与其外祖父等亲亲朋好友同游太阳山(也有史称梁山【常德掌故】(50)杨幺兵败与太子庙)而作游记》。全文由七个篇章组成杨嗣昌以炽热的爱乡情怀独到的美学观念精要的文辞义理把太阳山的美景佳致文脉史据娓娓道来尽书笔底七篇文章字字玑珠一读再读仍让人感到特别亲切回味无穷其要有四

    1、《游记考据了太阳山的山名正误

 自唐天宝以来太阳山名即有两说一曰阳山二曰梁山对此杨嗣昌引经据典进行了考辨他说:“余考郡志曰是阳山先时祀阳山神以梁松配而后因名曰梁山此未有所据。”说此山原名就是阳山人们很早就在此祭祀阳山神是因让汉梁松配享阳山庙后才叫梁山即使这样也是没有根据的

 

    2、《游记提供了太阳山的古代地理信息

    杨嗣昌一行游阳山是从荣庄王怀陵园处攀枝执条”“迂回而上他以阳山庙为中心记下了当年各条游路的走向从庙门向左往南下——观音桥——白龙涧——韩婆岭——松毛塔——观音寺路约十里崎岖不平从庙门左走往东下——金凤嘴——鼓响坡——风门洞——玄真观路十来里蜿蜒曲折自庙门往右走从西北下——两碗水——十二岭——灵泉寺路程二十里遥远坎坷不左不右直向南登台阶而上是庙门前的一座山峰一里左右路很平坦再由庙后攀藤而上正北一座山峰三里路程险要峻峭前面的山峰当地人称它面山即今天人们看到的太阳神像)。立于面山之巅西面远望是浮山群峰今属临澧);东面则是药山群岭今属津市)。由面山南走西下是马鬃岭后面山峰形如发髻故称髻子峰由此往北走再东下则是虎耳岩

杨嗣昌游记中上述的大量地名山名为以后修撰阳山志也提供了十分宝贵的历史地理资料历史沧桑变化昔日的游路与今比大有改变遗址遗迹所剩无几

    3、《游记渲染了太阳山的雄奇秀美景观

杨嗣昌在游记中写道登其疏处徘徊孤啸仰瞩青天俯观无际乃知天地大矣而其炉冶融结分形布位至于小石小木之间无一草草而不有致”,“至其领袖诸山而来者药山则首东方诸山而峙于左浮山则率西方诸山而立于右两山相去各百里间而双撑如左右手自面山望之地丑力敌无分毫相负斯一奇也!”行文至此他不由得击节赞叹:“何造物者之神一至此欤?”描绘了太阳山的宏伟气势在他看来阳山虽小备众美焉”。


    4、《游记展示了太阳山的厚重文化积淀

    一是王家园陵景观文化杨嗣昌写道山中的地产一半划归荣藩王府别墅陵园相望朱门碧瓦丛林掩映各种树木青苍斗色进山的车道有十多里高大的松树亭亭而立夹道垂阴行者如度幽谷飘风所过不亚于十万军马半夜开发这是平时不常有的还说这里有樵夫山歌百鸟啁啾四季可闻祭祀祈祷络绎纷纷来此游观者各各意满而去可见当年王陵景观之骄人

    二是繁兴的佛教文化杨嗣昌说:“吾郡宗门唱道自德山始而其后钦山药山苏溪大龙之属法席云兴”,阳山是其中一支是观音大士显化现身之所作者自妙音和尚驻锡阳山驯白鹿故事始记述了历代高僧在太阳山弘扬佛法的活动他说对高僧们阐释佛经机锋捷疾的对话虽不达禅理也不得不像顽石一样点头称是可见佛文化影响之一斑后有学者统计太阳山地区先后曾有三十六寺观七十二茅庵”,是和尚尼姑道士聚集之处也可谓是一方福地洞天

    三是碑刻文物颇丰杨嗣昌游阳山时见到不少东倒西歪的碑刻记述着这里发生的某些变故有事涉佛门兴衰【常德掌故】(51)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常德城里娃的童趣历史事件风物典故者等等杨先生以其渊博的学识做了考辨或堪误或存疑或新解这对当今深入研究太阳山文化大有裨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