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生学习方法:记忆的原则及其注意事项(一)

 老刘tdrhg 2018-06-09

我们对记忆的过程、机制及其影响因素做了系统的分析,了解了其中的原理和规律,我们就可以对记忆的过程进行有效的调节、控制和引导,使其整体的运作能够更符合记忆的规律,从而产生更高的记忆效能。那么,我们在实际的记忆活动中,究竟有哪些记忆的原则,又该注意哪些事项呢?

第一,尽可能采取有意记忆的方式,而不能过多地依赖无意记忆。

首先,任何流经大脑、心理的内容都会或多或少、或深或浅地留下痕迹,不论我们是否有意识地去记忆它们,这是人脑的记忆功能在发挥作用,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但是,从记忆的效能上来看,有意识地去记忆某些东西其效果肯定要优于无意识而形成的记忆。该怎样理解这种记忆现象呢?所谓的有意记忆,是指不仅有记忆的想法和意识,还有着明确的记忆目的和任务要求,并且采取了一定的记忆策略,如复述之类的操作。有意记忆可以有两种形式,其一,是纯粹的记忆,如背诵;其二,兼职的记忆,如在听课的过程中加进记忆的意识,这样我们就是既理解也记忆。而无意记忆,是指主体在从事某种活动的过程中,既没有记忆的意识和目的,也没有采取一定的记忆手段,但却记住了活动的某些内容和情节的现象。相比之下,两者的优劣是很显然的。那么,为什么有意记忆要优于无意记忆呢?无意记忆,说明主体根本没有准备去记忆什么,也没有采取任何一记忆的手段和措施,而是在从事其他的活动,专注于其他的过程或操作,其心理能量也主要投资于其他的心理操作。但是,任何在心理通过的内容都会或多或少,或深或浅的留下痕迹,留下记忆,这是大脑神经结构的一种天赋的功能。因而,无意记忆虽然不是有意识地去记忆,但也多少留下了一定的印迹,尤其是那些与主体有着特殊关系的内容或产生了深刻的相互作用的过程,更容易产生深刻的印迹,但这种记忆的成效充其量只是其他心理活动或心理操作的副产品和额外收入。相反,有意记忆则不然,它的整个活动目的及其操作就是针对着记忆来进行的,它的感知是为了记忆才去感知,各种操作也都是围绕着记忆来进行的,即便是那些只是把记忆当作辅助目的的活动,也必须在主导意识和主流操作的基础上附加一些特殊的意念和心力,即加进了记住、吸纳的意识。有了这一意识,主体就会对感知的过程更精心、更留意,对与记忆任务相符的、能够更准确地代表或表征事物“模样”的特征更关注、更敏感。也就是说,那些与复制、刻录有关的结构特征会被优先选择与注意,被予以特殊的关注和能量投资,同时,一些记忆的策略和方法也会被使用,如,反复扫视,有针对性地重复感知,条件允许就尝试复述,等等。所有这些,都会有力的强化感知的效果,加深记忆的痕迹,从而使得有意记忆的效果要远优于无意记忆。当然,有些特殊情况下,即便我们没有记忆的意识,但深刻的感知也产生了强烈而持久的记忆,但那是各种因素、条件都碰面的一种巧合,我们不能把希望寄托于这种偶然。因此,大多数情况下,要想产生好的记忆效果,必须进行有意记忆,因为,在同样的条件下,无意记忆总是远远逊色于有意记忆的!

第二,尽可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因为意义记忆总是要优于机械记忆的效果。

所谓的机械记忆,是指人们在不了解记忆材料的意义及其相互关系的情况下,或者无须弄清内在意义、甚至不存在什么意义的情况下,而采取的一种记忆。这种记忆虽说是一种无奈的笨办法,但却是真正纯粹的记忆,也是最基本的记忆方式。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内容都必须依靠机械记忆来达到记忆的效果,如单词的写法和读音,某国地图的形状,历史年代,一首曲子等。而所谓的意义记忆,则是指建立在对识记材料理解基础上的记忆,是在弄清了材料的意义及其内在联系基础上实现的记忆,如对某篇文章中心思想的记忆,对物理学定律的理解与记忆,等等。在同样数量的材料或记忆内容面前,采取机械记忆的方式去记忆,其效果要远逊色于意义记忆。这是因为,机械记忆的材料都是单个和孤立的,彼此没有什么内在联系,无法把它们连接成一些组块或作为一个整体去消化,同时机械记忆由于无法借助以往知识经验的帮助,新信息不能得到有效的同化,因此少了一个熟悉的、可以扎根落地的锚地,一切都需要全新的建构。而意义记忆则在于把零碎的内容借助于先前的经验组织成为一个有关联的整体或者一些有 意义的组块,减少了记忆的信息量,同时,以往经验的迁移可以把对象的许多成分变得熟悉,或部分程度的熟悉,由此降低了记忆的难度。另外,在对材料进行理解的过程中,我们必然要对内容进行思考、加工和组织,要与对象进行更多和更深的接触和作用,而这也有助于产生深刻的印象。总之,在同样的情况下,意义记忆要明显优于机械记忆,这主要是借助于先前经验的帮助,使得任务的难度和内容的复杂度得到了相对的降低,拉近了主客体之间的距离,记忆的效能也就相应地获得提高。现实中,依据这一原理,我们尽可能地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避免在没有搞清内容意义的前提下就去死记硬背。对那些确实无意义的内容也要适当地加以组织和改造,使原本没有联系、没有意义的内容意义化,或者人为的赋予某种联系和意义,也会如意义记忆那样产生良好的记忆效果,如联想法,谐音法等,其本质都是减少了识记对象中新信息的含量,尽可能地以熟带生。

第三,尽可能在精力充沛、头脑敏捷的时候记忆。

记忆相对于其他类型的心理活动来说,是一个技术含量不高,但能耗很大的劳动密集型工作,需要投入很大的精力来应对,对人的精力和脑力状态要求很高。事实证明,当我们身心疲惫,精力涣散,昏头昏脑,反应迟钝时,就不能为其提供充足的能量支持,也就无法进行强记忆所必需的深加工,也很难产生好的记忆效果。因此,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使我们有足够的脑力和精力应对这种能耗很高的工作,就成了提高记忆效能必须要注意的问题。为此,我们在平时就要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锻炼身体。坚持体育锻炼,能够促进我们机体各组织的积极运转,使它们保持良好、健康的功能状态,而良好的身体素质才能为人的工作和学习提供坚强的生理基础,也才能为记忆这样繁重的工作提供健康的工作平台和充沛的能源支持。(2)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情绪。乐观的态度和愉快的情绪能给人以活力与朝气,也容易使人的大脑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而忧愁、苦闷等消极情绪不仅会影响人的身心健康,而且还会抑制乃至损害大脑。因此,我们要学会释放自己的不良情绪,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尽量保持愉快而稳定的情绪,为学习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3)增加身体和大脑所需的营养。凡是大脑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葡萄糖、卵磷脂以及各种维生素等都是我们要着重摄取的,而包含这些物质的食品类东西,如鸡蛋、鱼、新鲜的蔬菜等,就应该成为我们的主要食品,在饮食时,要注意食物的多样化,不要偏食。另外,饮食要注意定时定量,既要充足,也不要暴饮暴食,因为过饱或过饥,都会影响脑力状态。(4)合理地安排作息时间。适当的休息能解除大脑的疲劳,恢复旺盛的精力。人们日常的工作与学习,是在一定的能量支持下才得以正常的进行,不同的活动是以不同的能量消耗为代价的,通过这种能量的消耗,来维持相应的神经和机体兴奋。当这种消耗达到一定程度时,也就是说人的能量亏损累积到一定程度时,人体就会出现本能的保护性反应——疲劳,就会出现各种躯体症状,这时,人就需要适当的休息了,通过休息来补充前期活动所带来的亏损和消耗。当然,休息的方式可以是多样的,如闭目养神、听音乐、看电视、散步、打球等等,许多类型和程度的疲劳都可以通过上述方式获得有效的缓解。但是,什么休息方式也不能替代睡眠,因为睡眠是一种彻底的放松与休息的方式,有些类型和程度的疲劳只能通过睡眠来解决。因此,要想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必须保持足够的睡眠时间,靠开夜车、以牺牲睡眠时间来换取学习时间的做法是不明智的,也是得不偿失的。总之,良好的身心状态、充沛的脑力精力是高效学习与高效记忆的基础和保障,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而要产生并保持这种良好的工作状态,是需要从各个方面精心调整和勤加维护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