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终极学习法则的神奇应用效果

 cdz001 2017-03-04

终极学习法则的神奇应用效果

上篇文章说了我从大脑运作机制里总结出来的终极学习法则,就是简单的六个字:判断,分类,抽象。

虽然也对其中的原理做了说明,但纯粹的分析不能很形象,不能帮助快速理解。另外虽然这三个原则简单明了,方便实用,但给个具体的应用方法效果会更好。这篇文章举例具体说明一下应用的方法以及它的神奇效果。

让很多学习者非常尴尬也很受挫的一个现象是,看了很多书,但是回过头来发现什么都没记住。

关于这个问题,网上有一个很火的回答,大致意思是“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吃了很多东西,具体吃过些什么,我大部分都忘了。然而它们却被我吸收,长成了我的血与肉”。

很多网友对这个回答简直击节赞赏,仿佛一下子就豁然开朗,心里的不安全消失了。

由此也看出很多人都不会深入思考,容易被唬住。这个回答我不能说它全无道理,但其实根本没有回答到要害上。

做出这个回答的人,对人是如何学习的并不是那么了解。

人的学习掌握可以分为从低到高的四个层次,无意识无能力,有意识无能力,有意识有能力,无意识有能力。

由第一层进阶到第四层必须经过足够的精深练习。

我们小时候那么卖力地学习说话走路认字算数写作等,这些东西现在是真的成为了我们的血肉,因为我们经过了足够多的精深练习,这些已经变成了我们的无意识有能力,我们现在不会刻意意识到我们是会讲话会走路会写字会算数的。

而看了很多书回过头来发现什么都没记住,这个时候你只达到学习的第二个层次,有意识无能力,你知道有这么本书,有这么个知识,但你没掌握,更惶谈运用了。

这种情况很普遍,大部分人都这样,但这确实是个大问题。不懂学习不懂阅读方法的人都这样,这是典型的低效甚至无效学习。讲白了就是浪费了时间精力。这种情形你吃过的食物只是穿肠而过化作排泄物,并没有帮助你生血增肌。

相信你消失的不安又回来了。这个火遍网络的答案实质也就是一碗鸡汤,让你内心安稳,其实是让你变得对问题麻木。

看了书很快就全忘掉,为什么会这样,我来告诉你真正的答案。

因为你的阅读没有遵循学习的终极法则,是不符合大脑的学习规律的。

除了患有超忆症的人,没有人能看一遍书就能全部记住,而且几乎可以确定的是慢慢的都会忘光。

大脑学习的第一条法则就是判断是否重要。判断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本能判断,这没什么好说的,对于影响生存的刺激我们会有本能的反应,根本用不着思考。一种是用进废退机制,也就是不断重复发生的大脑就判断它重要,就会耗费能量来把维持它,大脑更高效的地方是当重复到了某个临界值时,就可以用很少的能量而长期甚至终身保持,也就是把它变成无意识有能力;而很久不再出现的,大脑就判断它不重要,那就不会为它耗费宝贵的能量,它就自然消退了,也就是都忘光了。

你只看一遍的书,大脑有什么理由判断它对你很重要呢,当然是慢慢地把它全部清除掉,一个神经细胞都不想被它们占用。

阅读的正确打开方式应该是这样的,严格遵循学习的三个终极法则。

假如我要看一本书,我首先要确定什么书对我是重要的,重要的我才看,不重要的我就不浪费时间精力了,因为看了后面也会忘光。最重要的最先看,次重要的往后排。

开始看书了,我脑子里也一直是这个念头,不断的判断哪些内容是重要的,按内容的重要程度分配我的时间和精力。

把重要的内容抽取出来后,我就开始分类整理。最简单的分类就是按照书籍原来的章节框架来分,然后从不同的维度继续整理,比如每章的原理部分可以分一类,应用部分又是一类,跟人物有关的一类,跟时间有关的又一类等等等等。甚至我们还可以做很多只对我们自己有意义的无厘头的分类。分类越多越细就越好,这样越有助于我们理解记忆和掌握。

其实这也是一个重复的过程,只是这个过程比单纯的复述对大脑来说有趣很多。

分类的工作做完了,我们就要进行抽象了。抽象就是把内容简化再简化,也就是不断地找重中之重,找出这本书的根本,找出这本书的灵魂来。当然这个根本和灵魂是对你来说的。这也就是把书读薄的过程。

这三个流程下来,我们基本就达到了学习掌握的第三个层次,有意识有能力。要想达到第四个层次,那就是继续重复以及时间和实践的功夫了。

这种阅读方法操作起来非常简单,但是效果特别好。但为什么大部分人没有这样做呢?

这又是因为大脑的本能。只要一件事情被判断为对生存无关紧要也就是不重要,大脑就非常不愿意去重复它。但大脑本能渴望新的刺激,因为新的刺激里可能有对生存有利的东西。所以看十本书和把一本书看十遍耗费的精力其实是一样的,后者甚至更少一些。但大多数时候,大脑都会选择看十本书。就算把一本有趣的书看十遍都会被大脑认为是苦差,更别说一些无聊晦涩的书了。

所以,当人们依着本能阅读的时候,就自然而然地出现一开头的那种情况,很卖力地看了很多书,但什么都没记住。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必须用我们的自我意识来对本能进行适当的引导。这种引导执行的难度其实并不大,只要明白了其中道理,我觉得大部分人都会非常顺利。

我可以现身说法。

我天性上非常贪多求快,以前看书完全是数量放在第一位的,疯狂地追求看书速度,看完的书我从不看第二遍。每次去图书馆,心里就是一个念头,快点看完再看下一本。

我就是典型的好读书不求甚解囫囵吞枣型的,当然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看过的书都如春梦了无痕。

因为长期看书不见效我就开始研究大脑学习规律以及阅读方法,后来就总结出来了这个终极学习法则。

这个法则虽然是我自己总结出来的,但我心里其实很没底,因为我骨子里向往自由追求潇洒写意,我觉得以我的性格和长期以来的习惯,我很难做到这样一步一步,甚至可以说细致繁琐地去读一本书。想想都有点望而却步。

但我试了一下之后我发现我错了,我很快就习惯了。

因为这种方法确实效果很好,而且花的时间也并没有多很多。可能这是符合大脑自身学习规律的方法,学习过程也挺轻松愉悦。开始前我最担心的是分类整理我会受不了,但在阅读实践中,我丝毫没觉得它繁琐,反而很有干劲和挑战的欲望。

我试过用图像位置编码的记忆法和这种判断分类抽象的学习法来学习记忆一段材料,发现后者在记忆效率上并没有比前者差多少,而在理解深度以及随后的迁移能力上,完全可以碾压前者。

原来大脑是个完全的功利主义者,黑猫白猫,能抓老鼠就是好猫。有效果的方法,它从不抵触。

嗯,谁用谁知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