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黑陶发展简史

 来来永胜 2018-06-10

本文字数

5422字

阅读时间

12分钟


中国黑陶发展简史

袁野  紫云

 

1什么是黑陶

      黑陶,是一种无釉陶器,是在史前文明时代,先民采用黄河或长江流域的胶质粘土以还原焰烧制工艺烧制而成的黑色陶器,烧制温度约900~1000℃左右,有泥质黑陶、夹砂黑陶、细泥黑陶三种。其成型技术从初期的以泥片贴筑成型发展至泥条盘筑,再到轮制时期巅峰的快轮手拉坯成型。黑陶器也从最初的粗糙发展到极其精美,以龙山文化遗址出土的蛋壳黑陶高柄杯为典型代表,其高超精湛的制作和烧制工艺,在现代也是难以达到的高难度工艺。它是中国新石器时代(距今约10000~5000年)制陶工艺的一个高峰,是与中国古代彩陶制陶工艺相媲美的光辉创造。


2中国陶器史简述

      据考古发现,中国最早出现陶器的时间距今已有约14000年左右。张绪球说:“制陶是新石器时代最重要的手工业,也是新石器时代区别旧石器时代的重要标志。”

      中国陶器史发展至今日,有历经了新石器时代早期的距今约一万年的裴李岗文化和八千多年的磁山文化的红陶、七千多年的仰韶文化的彩陶、四千多年的屈家岭文化的黑陶和龙山文化(4300~3800)的蛋壳黑陶、及至商代的白陶和西周的硬陶、还有秦代的兵马俑、汉代的釉陶、唐代的唐三彩等。到了宋代,瓷器兴盛,陶器渐没落,因其吸水率较高,不及施釉瓷器实用,陶器逐渐退出了日用器的舞台,除了施彩釉的较具实用性和欣赏性的陶器品种,如宋、辽时期三彩器,明代的法华器,石湾陶塑外,无釉的陶器仅紫砂陶一枝独秀,一直流传至今。

3黑陶的渊源

      据现有的考古资料显示,黑陶在江汉平原的屈家岭文化(屈家岭下层文化)、长江中游的大溪文化、黄河中游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马桥文化等遗址的考古发掘中均有发现。


(1)江汉平原和黄河中游的黑陶

      其中,在京山屈家岭、毛家岭遗址上,发掘发现的新石器文化遗存中,黑陶文化遗存早于彩陶文化遗存。屈家岭文化下层,发现了一支早于屈家岭典型文化以薄胎黑陶为主,迥异于中原地区龙山文化(也称为黑陶文化)中厚胎黑陶的文化遗存(是夹碳陶在烧造技术上不如龙山文化先进)。地处江汉平原以东的边畈文化早在6900年前已有黑陶器物。孟华平说:“边畈文化主要发现在汉东地区,……早期以夹炭红衣红陶为主,少量黑陶,细绳纹较多,还有按窝纹等。晚期夹炭陶减少,流行弦纹、刻划纹和戳印纹。典型器物为鼎、釜、罐、钵、器座、碗、盆等,其中鼎的数量最多。它相当于大溪文化早期,绝对年代约在距今6900~5900年左右。”其后的油子岭文化继承发展了边畈文化的主要特征,黑陶数量增加。

      屈家岭文化是以黑陶为主要特征的,并且对长江上游和黄河中游文化的黑陶器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张云鹏将屈家岭遗址上的文化遗存分为早晚两期,晚期分了前后两段。陶器的陶质特点是,早期以泥质黑陶数量居多,极少夹砂陶,泥质浅灰陶次之,泥质红陶与橙黄陶很少。屈家岭文化早期的罐形、釜形鼎,亦均为小型,已不见红陶小鼎,出现不少带盖黑陶鼎。黑陶器中也有受大溪文化影响的朱绘黑陶,朱绘的彩饰是大溪文化特色的绳索纹。有学者亦将其称之为油子岭文化发展至屈家岭文化的过渡期文化遗存;屈家岭文化晚期(距今5000~4600年前后),已进入父系氏族社会,此时期为“典型屈家岭文化”时期。晚期前段泥质浅灰陶逐渐替代了黑陶,(泥质红陶与橙黄陶较前稍有增多),并有少量夹砂陶器。屈家岭文化晚期后段,仍以泥质浅灰陶为主,而泥质与夹砂的橙红陶较前增多,并出现了砖红色的粗砂陶器。屈家岭文化晚期的灰陶大多数是浅灰色,颜色比较纯正一致,说明当时的窑工已能准确控制窑温和窑内气氛的变化。屈家岭遗址出土的蛋壳彩陶杯(碗)其口缘部分只有0.2mm厚,代表了原始制陶技术的最高水平。当时已出现专门的陶工,这些陶工们一辈子都在烧造陶器。屈家岭文化制陶工艺的最大成就就是快轮的普遍使用。


(2)屈家岭文化制陶工艺对大溪文化的影响

      位于长江中游的城背溪文化晚期、大溪文化早期也出现了磨光的黑陶小型器物,但黑陶不是其主要特征。屈家岭文化代表的鼎文化自形成之初即开始强势扩张,屈家岭文化早期向西扩张的同时,大溪文化早期的一支,也在向其东面和东南面发展,其发展面已达江汉平原的西缘和南缘,扩大了大溪文化与屈家岭文化早期的交汇空间。王劲在《屈家岭文化溯源辨》中说,“从生活用具看,大溪文化自始至终是一支釜、罐文化。……以鼎为特色的油子岭文化在向西发展过程中,已开始冲击着大溪人的传统文化,在大溪文化早期的釜、罐生活用器中,即已出现了少数鼎类器;随后屈家岭文化早期继续西进,与大溪文化中期后段相撞,促进了大溪人的制陶技术,使大溪人的传统文化又一次受到冲击,原为夹炭或夹砂红陶为主的大溪文化,在其晚期,陶生活用器的陶系突变,泥质黑陶用器猛增。”吴汝祚先生在《大溪文化综论》中说,“……江汉平原以西地区,既是大溪文化的分布地域,同时又受到屈家岭文化的影响,故在大溪文化之末,出现一种既含有大溪文化晚期因素,又含有屈家岭文化因素的文化遗存。……”大溪文化晚期其特征器形釜、多式罐、曲腹杯、折敛口浅腹圈足盘、细颈壶、深腹豆、筒形瓶、有颈直壁瓶和支座等一组陶器群中黑陶数量显著增加,出现了屈家岭文化的典型器小型鼎。


(3)屈家岭文化制陶工艺对龙山文化的影响

      屈家岭文化代表的江汉文化向北发展、扩散,与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碰撞的同时,对黄河中游地区文化产生了强大的影响。屈家岭文化与西来的龙山文化的前身大汶口文化在河南交汇,也带来了大汶口制陶业的工艺进步,黑陶和白陶是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制陶业中出现的两个新品种,磨光黑陶数量更多、质量更精,烧出了薄如蛋壳的器物,表面光亮如漆,反映了当时制陶工艺的显著进步,是中国制陶史上的鼎峰时期。白陶用高岭土制造,制造时努力保持陶土的纯洁,因而烧成了白色。白陶的出现有重大的意义,它为以后瓷器的制作奠定了技术基础。

      中国科学院编写的《中国考古学》讲到:“龙山文化就是在大汶口文化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同大汶口文化一样,龙山文化的陶器绝大部分素面无纹,显得朴素雅致;炊器中多鬶和鼎,饮器中多薄胎的黑陶高柄杯。”现藏于山东省博物馆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山东龙山文化遗址的黑陶蛋壳高柄杯,代表了当时黑陶器和制陶业的最高水准。而在龙山文化之前的考古中屈家岭文化的蛋壳彩陶是仅有的。由此可推断,由于屈家岭文化晚期,轮制技术和烧制工艺已非常成熟和高超,故而能烧造出陶胎薄如蛋壳的彩陶。及至龙山文化时期,由于舜帝尚黑,从而将这一技术再次推上巅峰,烧制了精美绝伦的蛋壳黑陶。以黑色陶器为主要特征的“龙山文化”黑陶可以说就是舜帝的创造。据古籍记载,有虞氏、夏后氏都尚黑,墨子行夏道,衣服用黑色布。韩非子说舜和禹都在木制饮食器、祭器外面涂漆,应当也是指其尚黑之意。

      墨子《尚贤下第十》曰“舜耕于历山,陶于河滨,渔于雷泽,灰于常阳,尧得之服泽之阳,立为天子。”《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舜“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中国文化报》1994年10月16日载文《龙山文化与舜“陶河滨”》中所说:“精美的黑陶制品与蛋壳陶是以舜为代表的一代陶工的伟大创造,闪烁着文明曙光的蛋壳陶,人们可将其称为‘舜陶’”。

      黑陶蛋壳杯目前仅见于山东境内龙山文化的早、中期遗址,断代为公元前2500~前2000年,从时间上来看,与舜生卒时间公元前2277~前2178年年代吻合;从文化脉承来看,正是屈家岭文化强势北上影响至黄河中游的时候;从出土的地点来看,正是舜作陶和活动的区域。

(4)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黑陶

      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距今5300~4300年)是另一支以泥质黑陶为特征的古文化,其起源于马家浜文化,马家浜文化的陶器以红陶为主,在釜文化中,马家浜文化的制陶技术最为先进。崧泽文化的制陶技术在马家浜文化的基础上加之来自黄河中游的鼎文化的影响下进一步发展,一般以夹砂红褐陶和泥质灰陶为主,还有少量泥质红陶和泥质黑皮陶。泥质灰陶质地细腻、火候较高,在马家浜文化阶段极少发现,但在这一时期已跃居主要地位。乌黑发亮的泥质黑衣灰胎陶为良渚文化陶器的一大特色,这类陶器在崧泽文化时期已经出现了。良渚文化承继了马家浜文化和崧泽文化的先进制陶工艺,良渚出土的陶器以泥质灰胎磨光黑皮陶最具特色,以夹细砂的灰黑陶和泥质灰胎黑皮陶为主,还有一些彩陶、彩绘陶与朱绘黑陶。陶质细软,多为轮制,打磨光亮漆黑,绝大部分都属于灰胎黑衣陶,因火候较低而胎质松软,陶衣呈灰色,极易脱落。少数为表里皆黑的薄胎黑陶,火候较高,厚仅1.3~2mm。据化验其烧成温度为940℃左右,与龙山文化的典型蛋壳陶颇为近似,较之早500年以上。《鹖冠子》记载说“成鸠氏之国……兵强,世不可夺”,良渚文化的分布主要在太湖流域,包括余杭良渚,还有嘉兴南、上海、苏州、常州、南京一带;再往外,还有扩张区,西到安徽、江西,往北一直到江苏北部,接近山东,影响区一直到山西南部地带,当时“良渚”势力占据了半个中国。


(5)良渚文化的黑陶与马桥文化的黑陶

      “良渚文化去哪儿了”一直是考古界未解的谜。陈民镇在《为什么说良渚文化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实证》一文中说,“……过去将良渚文化视作龙山时代的一支或者认为它后半段属于“龙山时代”的认识,都成了过去式。……至于,向来是个“未解之谜”。有人说良渚文化因为洪水消亡了,有人说因为太腐败而崩溃了,有人说移民到北方了,莫衷一是。过去人们认为良渚文化的后继者是马桥文化,而两者之间相隔好几百年的缺环,不能顺利衔接,所以给人以良渚文化凭空消失的印象。21世纪以来,考古学界又确认了钱山漾文化和广富林文化,它们正好衔接起了良渚文化和马桥文化,但钱山漾文化和广富林文化已经有不少北方的因素,环太湖流域的文化开始衰落并边缘化。自此,环太湖流域“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钱山漾文化—广富林文化—马桥文化”的考古学文化序列大致建立起来了。”所以良渚文化没有消失,马桥文化先民正是它的主要继承者。

      钱山漾文化陶器以夹砂红陶、泥质灰陶、泥质黑陶为主,也有夹砂灰陶、夹砂黑陶和泥质红陶、泥质灰黄陶等。

      广富林文化陶器,该遗存陶器具有鲜明特征,陶质为灰、黑、红褐夹砂陶和灰、黑、红泥质陶,前者占65%,后者占35%左右。

      根据马桥遗址90年代的发掘报告,出土陶器可分为夹砂陶、泥质灰陶、泥质黑陶和泥质红褐陶四系。泥质灰陶和泥质黑陶是马桥文化中的大类,这类陶器以泥条盘筑法或以轮制法成型,泥质灰陶罐为春秋战国常见的器型。马桥遗址第2层,根据土质、土色、出土遗物细分为2A、2B、2C、2D共四小层,包含良渚文化、马桥文化、春秋战国、唐宋明清各个时期的遗物。2D层包含物最晚为春秋战国时期,2C层包含物最晚为唐代,2B层包含物最晚为宋代,2A层内包含物主要为明清至近现代瓷片、残砖瓦等。由于不明原因导致的文化断层使良渚文化最终没有在马桥文化的人们手上得到充分发展,因而马桥时期陶器制作欠精,造型比较简朴;而玉器不仅品种少,而且质量差,雕工粗劣简陋,社会生产力水平远远不及良渚文化。

      属于良渚文化的环太湖流域的宜兴紫砂陶是唯一从宋代一直延续至今的无釉陶器。北宋的苏轼在《谢周仁熟惠石铫诗》诗中赞扬“石铫壶”这种新产品,由于制壶艺人在材质与器身设计上加以改良,因而更适合用来煮茶。周禾童送给苏轼的“石铫壶”即是一种由“釜”改良而成的煮水器,苏轼将其称为“石铫”。有学者认为,此壶应该是用紫砂制作的,可作为北宋已经有紫砂器的实物证据(郭若愚《周穜赠苏轼的石铫壶是紫砂器》前引书)。

      紫砂土的延展性和耐温度大大优异于长江中上游、黄河流域的胶质粘土,天然具备良好砂性,可耐受1100~1300℃窑火煅烧的特性使其达到了良好的烧结温度,吸水率低、透气性佳,尤其适合煮茶、泡茶。明清起紫砂壶在文人墨客的推崇之下进入宫廷,被誉为茶器至尊。明代有黑色紫砂壶烧制工艺,到清代乾隆之后烧制工艺失传。

      2015年著名画家、陶艺家袁野经过多年研究,成功复烧消失了数百年的黑紫砂,其工艺不仅复原了黑紫砂的烧制工艺,并将古代黑紫砂烧制工艺的偶然性变为必然性,堪称紫砂黑陶烧制工艺史的一个里程碑。


4黑陶的技术沿革

      黑陶造型工艺的的演变过程:手塑→手拍→慢轮拉坯→快轮拉坯 。
      黑陶打磨工艺的演变过程:磨光→抛光→压光 。
      黑陶烧制工艺的演变:露天烧制→陶窑开口烧制→陶窑封口烧制→陶窑水润烧制。

      陶器的表面色彩是烧制技术的沿革和时代的文化审美取向决定的,黑陶发展史上有三个因素决定了它的发展,一是轮制技术,蛋壳黑陶即是运用快轮技术成型。陶车由轮盘和轮轴组成,使用时由一人转动轮盘,使其急速旋转,由另一人借助陶轮转动形成的离心力,配以双手灵巧的动作将陶土塑成需要的器皿。用快转陶车制坯,数量多,质量也好。“新石器时代晚期手工业和农业的第一次大分离,就是从制陶业的发展而开始的,所以有人说,快轮制陶是原始手工业的一次重大革命。”二是窑室的设计和烧制技术的提高。窑室扩大,缩小了火口,增加了火道支道和窑箅箅孔的数量,使热力分布更加均匀。采用了高温下严密封窑技术,在密封的陶窑中,使燃烧产生的碳分子渗入陶器上,使陶土中的铁元素得以还原,有的还在陶土中掺炭,因此烧成的陶器可呈现均匀的黑色。三是时代的文化和审美取向,龙山文化时代舜帝尚黑,由而推动了黑色陶器制作工艺到达巅峰。

      从目前的考古发现来看,烧造精美的黑陶典型器出现较彩陶晚,我们从烧制工艺的角度来试分析原因,应该是因为相比普通陶器氧化焰烧制方法而言,黑陶的还原焰烧制工艺更先进、更复杂,需要熟练地掌握温度和窑内气氛才能烧制成功。

      陶器史发展至宋,无釉陶器失去了其实用价值不再辉煌,日渐式微,陶器的地位逐渐被瓷器所取代,工艺复杂的黑陶工艺也因此而产生了断层。1989年黑陶复烧,至今已形成较具规模的产业,现代黑陶一直以来,没能解决遇水破裂的问题,只能做一些看似复杂却又不能实用的工艺品,在工艺高度上无法达到历史上的高度,这是困扰着今天黑陶发展的问题所在。


 

     《江苏陶瓷》杂志是全国陶瓷行业的综合性科技期刊之一,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库收入期刊,具有较高的学术权威性,也是江苏省内唯一的陶瓷专业期刊。

      《江苏陶瓷》杂志创刊于1963年,长期以来以挖掘陶瓷文化、探讨陶瓷技术、分享陶瓷艺术为出发点,从历史、美学、哲学、艺术、技术等角度深层次、全方位地宣传陶瓷行业的新成果、新技术、新产品,报道各类最新信息。近年来通过栏目创新,融入了一定的地方文化元素,坚持严肃的学术风格和新颖的栏目形式相结合,采用全彩版印刷,内容品位高,可读性强,赢得了特有的市场地位。

      《江苏陶瓷》杂志面向国内外发行,并与微信电子平台组合运行,多媒体互动,受众覆盖面广、影响力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