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8年上海卷作文题点评及导写

 老刘tdrhg 2018-06-10

  

三、写作(70分)

26.生活中,人们不仅关注自身的需要,也时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以体现自己的价值。这种“被需要”的心态普遍存在,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名家解读:

挖掘潜在动力,彰显人性之美

——2018年上海高考作文试题简析与写作指津

特级教师 邹天顺

 每年高考之前,老师们绞尽脑汁命制了很多作文模拟题,预测题等等,但绝大多数都是时代感太强,“火药味”太浓,而缺少一种温和的“江南清秀美”。

今天上午,考完语文之后,网上便争先恐后地发布了2018年高考八套试题的作文题目。我粗略看了一下这八个作文试题,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上海的作文题目,她很贤淑,秀美,令我眼前一亮。

“生活中,人们不仅关注自身的需要,也时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以体现自己的价值。这种“被需要”的心态普遍存在,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题目文字简约,没有可有可无的所谓“要求”,却在短小精悍的题目里,闪烁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因此,今年的上海作文题,只要读懂试题内涵,审准题意才是关键。

首先,这道题的意图很明显,通过写作此作文题,警示我们的年青一代不要总是貌似以“暴风骤雨式”的激进,而更要从人性出发,让人类的本质需求欲来激发出不忘初心,积极进取的精神力量。众所周知,关注自身的需要是低层次的,渴望被他人的需要,才能体现出人生的价值和存在感,这才是潜在的力量,人性之光辉!

其次,试题体现了上海作文题一以贯之的命题原则,即既不随大流而又能“居高临下”与之不同,与往年一样,作文题目依然“大众化”,它既让每个考生有话可说,而又有一定难度,让语文层次一般的考生“点到为此”,让高水平的优生因“滔滔不绝”而脱颖而出。因为,“渴望被需要”的欲望也不是人人相同的。“怀才不遇”者们的需要欲望永远比“无所事事的自我满足”者们强烈。这就要考量考生们的思辨能力了。

读懂了题意,明确了立意方向,作文立意就不存在问题了。例如,可以从人的本质去论述,探讨人性之美;可以从人类内在潜力方面阐述人性之光辉力量;还可以论述一个人只有“被需要”的欲望,才有不忘初心,积极进取的拼搏精神等等。

此外,在作文时,不能忽视“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这一句话,也就是要求写作时文中不能无“我”,重点写作自己的思考和认识。当然,文章要写出深度,还需要阐述“被需要”的深层原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