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练静功时的意守是怎么样才是意守?

 飙的图书馆 2018-06-10

谢谢邀请,我是专注养生八年的人,这个在我的《任督篇》里面已经讲得很清楚了,很多人讲不清楚,说似守非守等解释,其实意守在我看来可以用百子碑的四句话来解释,就是“真常须应物,应物要不迷。不迷性自住,性住气自回。”含义就是你要意守一个东西,但是不能沉迷这个东西,只有不沉迷你才不会迷失本性,也就是不会产生任何情感导致影响练功效果,这样就可以引气自回了,练功才会有效果。我个人意守中丹田的就是胃的形状,意守夏下丹田和上丹田都是自己盘腿坐的背影。大家可自我寻找合适的东西。

一般静功就是站桩、坐功和卧功,意守的部位主要是上丹田、中丹田和下丹田,其他部位也可意念,我的感觉是这三个部位相当于一个大容器,可以容纳周围的气,而其他的部位都只是通过这三个部位的道路,所以意念这三个部位容易产生气感,而其他的部位由于是道路比较窄小不容易有太强的感觉。我对静功修行的感觉就是意守先从有到无,再从无到有。而且三个的顺序也是先中丹田、再下丹田最后上丹田,当然再下一阶段的时候有时也需要意守前面的阶段,等到任督二脉都通之后,再意守一段时间,加上平常的呼吸锻炼,就可以尝试做到无意,就是全身都无的感觉。这种自己体会即可。

然后到一定程度气足就可以意念周身各个穴位,力求全身穴脉通畅,这部分是我的猜测,因为我还没练到。我一直研究最省事省力的结合现代科学理论的上医养生之道和智慧之源,欢迎发表您的观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