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晚近篆刻界的四位“老铁”

 雲泉 2018-06-10

晚近篆刻界的四位“老铁”

“老铁”本是东北方言中的词汇,与铁本身没有直接关系,通常是用于对“哥们”“朋友”的别称,这两年莫名成了网络热词、风行至今,似乎朋友见面不喊几句“老铁”就显得out了。实则“老铁”并非新词,撇开方言,在晚清民国时期,篆刻界就有四位“老铁”——名副其实,与铁有关。

晚近(一般指1840-1949年,下同)篆刻界,有四位篆刻家被人称为“江南四铁”,按齿序排列分别是:吴昌硕(苦铁)、钱叔厓(瘦铁)、王大炘(冰铁)、邓散木(钝铁)。其中,篆刻成就最巨者当推吴苦铁,声名稍掩者为王冰铁。民国初年,著名词学家郑文焯为钱瘦铁代订润例时语:“持方寸铁,力追两汉,它日当与苦铁、冰铁并传。”或为“二铁”之说所本。南社诗人沈禹钟《印人杂咏》有云:“艺似禅家最上乘,骎骎篆法通斯冰。江南二铁当时论,大鹤遗文信有徵。”大鹤即郑文焯,此诗堪证出处。

苦铁吴昌硕

晚近篆刻界的四位“老铁”

吴昌硕(1844—1927)

吴昌硕,浙江安吉人,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又署仓石、苍石,多别号,常见者有仓硕、老苍、老缶、苦铁、大聋、缶道人、石尊者等,晚近著名书画家、篆刻家。吴氏被公推为西泠印社首任社长,与任伯年、蒲华、虚谷合称“海派四大家”。作品集有《吴昌硕画集》《吴昌硕作品集》《苦铁碎金》《缶庐近墨》《吴苍石印谱》《缶庐印存》,诗集《缶庐集》等。

吴氏楷书始学颜鲁公,继学钟元常;隶书学汉石刻;篆学石鼓文,笔墨厚重,遒劲老辣,被后来者奉为圭臬。行书得黄庭坚、王铎笔势之欹侧,黄道周之章法,又受北碑及篆籀用笔之影响,起落开合,遒润峻险。又擅写意花卉,以书入画,形成富有金石味的独特画风,笔力敦厚老辣、纵横恣肆、气势雄强,构图也近书印的章法布白,虚实相生。

晚近篆刻界的四位“老铁”

吴昌硕刻青田石沈曾植自用印

印文:延恩堂三世藏书印记

边款:乙盦先生正刻,七十六叟吴昌硕,时己未冬仲。

按:沈曾植,字子培,号巽斋、乙盦,晚号寐叟,浙江嘉兴人。光绪六年进士,历官总理衙门章京、外务部员外郎、江西南昌知府、安徽布政使,清季著名诗人、学者、书法家。“延恩堂”主人为沈曾植祖父沈维鐈,一门三代皆好藏书,至沈曾植时已积书三十万卷之多。

缶老篆刻从“浙派”入手,后专攻汉印,亦受邓石如、吴让之、赵之谦等人影响,上取鼎彝,下挹秦汉,以“出锋钝角”的刻刀,将钱松、吴让之切、冲刀法相结合治印。刀融于笔,灵活多变,善于留白,气象峥嵘。

残缺刀法是吴昌硕篆刻的一种常用手法。秦汉古印以年深日久,水土浸蚀、自然风化,印面及文字线条失去原先的平整和光洁,变得残缺不全,造化之功使得秦汉古印呈现出古朴含蓄、浑厚苍拙的审美效果。吴氏在传统刀法的基础上,辅之以敲、击、凿、磨等,将篆刻艺术中刀石效果产生的金石味,上升到残缺美的新境界。

冰铁王大炘

晚近篆刻界的四位“老铁”

王大炘刻缪荃孙收藏印

印文:“艺风珍秘”

边款:“艺字见汉印文。戊申岁四月冰铁”。又款:“壬辰十一月朔石泉刻于梁家园舍”。

按:缪荃孙,字炎之,又字筱珊,晚号艺风老人,江苏江阴人,清季著名藏书家、史学家、教育家,

精于金石训诂、目录校勘之学,后世尊其为中国近代图书馆鼻祖。

王大炘(1869-1924)江苏吴县人,字冠山,因治斯冰之学,故号冰铁,所居曰南齐石室,食苦斋,冰铁戡等。精通岐黄之术,青年时浪迹苏、杭、沪等地,以悬壶为业。王氏癖嗜金石文学,在苏州时,与客居于此的著名词学家郑文焯善,郑氏工诗词古文、书画篆刻,亦通医理,尤精金石考证之学,冰铁在艺文上获益颇多。

冰铁卒年仅五十余岁,作为民国时期海上著名篆刻家,王冰铁刻印很少自留印稿,著作虽多而谦抑不付梓行,后至稿本丢失,资料流传未多,在“江南四铁”中声名稍掩。

冰铁身上,流露出旧文人的聪明勤奋、清高狷介,这方面郑文焯对其影响至深。在晚近复杂的社会背景下,他们秉持“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准则。他们都习医,通音律辞章,雅好金石训诂;性格高抗不屈,淡然自逸,抱残守缺,不谙且不屑“公关”之道。冰铁多年足迹不出江浙沪,又闭门不参加社会活动,在篆刻方面只一心追求艺术,无意宣传推广。

晚近篆刻界的四位“老铁”

王大炘刻青田石闲章

印文:平安家书

边款:略似汉官印,冰铁王大炘作于浴鹅仙馆。

冰铁篆刻取法宽大,从两周吉金、秦汉玺印,到六朝碑版,以致铜镜简布、砖瓦封泥,无所不精研。其擅作急就章,往往灯下闲谈,兴至即对客奏刀,印成立授其人,所制无不精妙。其篆刻作品平整工稳,刻印注重线条质量,刀法犀利,切刀不刻意留刀痕,运用冲刀尽量不显光滑,章法上“综丁黄诸家能事之长,握秦汉两朝刻符之枋”,从造意、行气上着意布局,形成了浑古与清雅的风格特点。

冰铁的篆刻审美追求与苦铁的“拙而粗犷”的“金石气”完全不同,他所追求的是雅而严谨的“书卷气”,是高雅脱俗的文人审美。其“武进陶湘”印款云:“时下印人逾规越矩,不求结构之稳,气韵之雅,谬以粗犷为苍劲,其实失诸野矣。贤如吴缶老,犹未能免此。予无以纠正之,第求苍劲于浑古,以期真意足,奇变生,予愿足矣。 壬子岁春四月,山民王大炘制并记。”

瘦铁钱叔厓

晚近篆刻界的四位“老铁”

钱瘦铁(1897~1967)

钱瘦铁,字叔厓,号瘦铁,江苏无锡人。出身佃户,家境清贫,一生经历波折,往往得贵人相助。14岁被送往苏州唐伯谦“汉贞阁”当学徒,聪明好学,因缘际会得以拜名师门下,诗文受教于郑文焯,治印为缶庐弟子,绘画则师从俞语霜。唐云先生初识钱瘦铁即认为他“与郑大鹤得其雅、与吴昌硕得其古、与俞语霜得其苍,天赋之高,世人莫及”。

钱氏19岁到上海,以字画谋生,时篆刻已为人称誉。二十年代初赴日本举办个人展览,备受赞赏。旅日期间与桥本关雪等著名书画家结社、研习书画,又与于右任、黄宾虹、吴昌硕等相过从,返沪后受受刘海粟之邀担任任上海美专国画系主任。五十年代上海筹建中国画院,受聘为画师。

晚近篆刻界的四位“老铁”

钱瘦铁刻青田石自用印

印文:瘦铁写生

边款:甲辰四月将之皖,刻此以置行箧,叔厓。

钱瘦铁书、画、篆刻堪称三绝。山水源自黄山派,受石涛、髡残影响尤大,又遍游名山大川,从造化取材,既重气势,又能朴拙而有生活气息。花卉则取法沈周、徐渭,用色沉着古艳,每以篆书法写干枝、以草书法圈梅花,风骨劲峭。下笔酣畅恣肆,气格壮伟,力度过人,即使是尺素小品,也有寻丈之势。草书学孙过庭,凝练洒脱;隶书取法张迁碑、石门颂和汉简,下笔浑厚苍古;楷书学钟繇及《曹娥碑》,神腴气清;篆书法石鼓钟鼎,又得天发神谶碑之沉逸酣畅、秦诏版之错落随意,沉着萧散,天趣横生。篆刻得吴昌硕亲授,又上溯周秦金石文字,形成浑朴古茂、高美奇崛的风貌。朱文取资广泛,白文则或铸或凿、刀法苍利。其章法以阔大、安闲为上。值得一提的是,一般印人常鄙弃唐宋官印,以其屈曲缭绕、闷塞板滞,而钱氏却能独具慧眼、沙里淘金,从中开拓新面。

钝铁邓散木

晚近篆刻界的四位“老铁”

邓散木(1898-1963)

邓散木生于上海,乳名菊初,学名士杰,现代书法家、篆刻家。因篆刻用铁笔,其人又秉性刚强,故署名钝铁,后略去“钝”字、径称邓铁;三十岁改署粪翁,斋名厕简楼;六十年代因动脉硬化截去左腿,自署一足、夔。一生勤于艺事,数十年间坚持黎明即起,临池刻印,至日出方进早餐。复热心书法教育,举办讲座、编印讲义,有《篆刻学》《三体简化字帖》《简化字楷体字帖》,在书法的普及教育方面贡献很大。著作又有《书法百问》《三长二短印存》《厕简楼编年印稿、《双散木诗词选》等。

邓氏自认为长于篆刻、作诗、书法,而拙于绘画、填词,故有斋号“三长两短斋”。实则他既长于诗词篆刻,又能作画,艺坛有“北齐南邓”之誉。其书法真、行、草、篆、隶各体皆精。行草书集二王、张旭、怀素之长,旁参王觉斯、黄道周两家;篆隶师从萧蜕庵,或委婉用帖学笔法,或苍劲用金石笔法,有豪放苍劲、古朴雄强气象;楷书以唐楷为主,兼写北碑,尤精小楷。

晚近篆刻界的四位“老铁”

邓散木刻青田石闲章

印文:烟云共(供)养

边款:摹封泥为中奇兄,二十六年二月,粪翁。

按:“共”同“供”。“烟云供养”本指道家却食吞气以祈长生,后亦指山水画之欣赏有怡情养生之效。陈眉公《妮古录》云:“黄大痴九十而貌如童颜, 朱友仁八十余神明不衰,无疾而逝,盖画中烟云供养也。”

邓散木篆刻从浙派入手,继而上溯秦汉。早年师从李肃之先生发蒙,壮年又得赵古泥、萧蜕庵先生亲授,艺事大进,又旁涉封泥、古陶、古砖,形成章法多变、雄奇朴茂的风格。三四十年代曾在江南连开十二次展览、广受瞩目,当时书坛以“江南祭酒”称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