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非优势引流侧横窦回流异常与局限性静脉高压

 仁医学生 2018-06-11

作者:李宝民

单位:解放军总医院深圳南山医院


本组12例发病原因

头胀、头晕6例

同侧为主的SAH3例

睡病1例

头晕、头痛并视力下降2例


背景


脑静脉窦优势与非优势引流

本组三个中心共543例。DSA检查提示315例存在单侧横窦优势引流,约占比59%;其中右侧为65%,相对非优势引流的横窦约40%,枕窦主回流占1%。

横窦在解剖上接受同侧小脑上静脉、上半球的岩静脉、底节区和脑干周围静脉丛、下吻合静脉等部位的血液回流。

正常脑血管造影静脉期影像,双侧颈动脉系统和椎动脉DSA像。


单侧横窦优势引流:横窦粗大,静脉回流时间正常;对侧横窦呈非优势引流;相关脑汇入静脉没有明显扩张和瘀滞。


非优势横窦的影像确定

检查方式:MR,MRV,CTV,DSA

判断:

MR侧位像的小脑幕横窦三角的面积;

非优势横窦直径小于矢状窦;

DSA动态影像显示非优势横窦特征、血液滞留形态、持续时间、最终回流方向。

MRV:左侧静脉窦优势引流,右侧横窦呈非优势状态,左横窦末段因可能存在的蛛网膜颗粒造成狭窄50%。


MRV见左侧侧窦优势引流,在乙状窦远心端狭窄。


MR的平扫和增强了解横窦三角与静脉窦充盈情况,确定静脉窦有无优势引流和血栓生长。


非优势横窦回流异常的条件

窦汇发育不良;

同侧乙状窦相对粗大,发育良好;

横窦外侧有狭窄;

直窦回流入同侧横窦。

脑静脉窦发育为单侧优势引流影像,对侧发育不良,约占60%


非优势横窦回流异常的病生理

非优势横窦内血液滞留可形成:

局部血流缓慢或滞留,常见头胀、头晕;

直窦压力升高引起视力模糊、下降;

Labbe’s静脉受阻引发出血;

小脑静脉回流不畅出现头晕、共济失调;

脑干周围静脉压升高并相应脑干症状;

环中脑静脉丛出血(SAH)。

SAH发病,DSA见右横窦优势,窦汇显影不清;左侧横窦非优势形态,外侧段狭窄内端有造影剂滞留,提示横窦高压和颞区皮层静脉扩张并回流不畅,可能诱发左侧颞区的皮层静脉出血DSA尚未发现其他部位的出血因素。


临床治疗

出血3日后抗凝和对症处理;

头晕头痛以抗凝为主,持续6月;

横窦狭窄行支架成形。



病例


一、直窦回流受阻和视力障碍

通常脑深部的血液经由大脑大静脉和下矢状窦回合进入直窦,到达窦汇后分向两侧横窦回流;

通常直窦直接进入非优势引流侧横窦,以左侧为主。

当同侧的横窦或乙状窦发生狭窄或阻塞时,脑深部的静脉血就会淤滞,导致直窦周围的枕叶皮层乃至间脑组织发生肿胀,视力下降、意识障碍等神经损害。


女性,41岁,高颅压病(持续高颅压>300mmH2)致视力下降。保守治疗无效。DSA示双侧横窦狭窄,直窦连接左侧横窦;先做优势引流的右侧横窦狭窄;然后行左侧造影见非优势的横窦血向右侧分流不良,局部仍有造影剂滞留。表明残留局部高颅压,脑肿胀难以缓解。直窦向左侧回流,因此视力下降明显。考虑直窦内压力难以缓解,因此将非优势引流的左侧横窦同时行支架成形,保证左侧横窦的回流通畅,加强底节区和左小脑的静脉回流,同时缓解直窦内的压力,尽快促进视力恢复。术后临床颅高压征象缓解良好,证实视力改善较为理想。






二、双侧横窦狭窄时以优势引流侧为重

血流动力学表明,优势横窦回流血液更重要;

窦汇通畅时,主要考虑增强优势侧作用;

存在明显横窦血液滞留时,可同时处理双侧。


女性,34岁,右侧搏动性耳鸣8月。行矢状窦造影,见双侧横窦乙状窦交界处狭窄,左侧在狭窄后有局部扩张,右侧静脉窦有狭窄是造成耳鸣的主要原因。


考虑到双侧横窦均有狭窄,但右侧不是优势引流;若纠正优势引流的左侧横窦会使静脉回流获益更大;故在支架置入术后复查DSA显示左侧横窦狭窄被改善,同时耳鸣即刻消失;随访2年无复发。




三、非优势横窦回流减慢导致小静脉性头晕

脑动静脉循环时间在静脉早期明显延长,可以达到3秒以上;小静脉扩张、数目增多;大脑大静脉或直窦系统未显影。


男性,45岁,临床表现持续性头胀头晕和四肢不自主颤抖。MR检查无异常;DSA显示左侧非优势引流侧的横窦外侧段狭窄,其内造影剂滞留。


DSA提示左侧半球小静脉期时间延长,小静脉扩张,部分迂曲。经华法令加抗阿司匹林抗凝聚,同时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5天后症状得以控制,头晕减轻,肢体抖动消失,继续华法林抗凝治疗一年。



四、可能引起中脑静脉瘀滞

脑干旁静脉丛或底节区静脉向非优势横窦回流受阻;

部分脑干功能或丘脑底部出现功能性病理改变;

网状激活系统受影响会降低警觉和清醒。


疑似顽固性睡病:

男性,35岁,持续性并明原因嗜睡>20小时/日,无特殊病史一年。在常规T2像上没有明显异常 。 


水成像MR提示右侧中脑细小点片状梗塞。

DSA见左侧乙状窦显影浅淡,横窦充盈不良,有造影剂滞留,推测右侧底节区和脑干旁静脉回流横窦受阻,导致脑干网状功能激活减弱。侧位影像乙状窦滞留明显,经抗凝和局部动脉内溶栓后嗜睡明显缓解;半年后已可以下地劳动,随访3年病情稳定。



五、静脉窦狭窄和视力下降

直窦接收枕叶脑组织静脉血回流;

压力升高会影响视力变化;

若直窦会流入非优势横窦、且存在病理结构,可导致视力减退;

直窦内压力升高幅度,决定视力损害程度。


男性,52岁,视力渐进性下降1年。眼底荧光造影见静脉扩张,双侧视乳头水肿明显,间有小的视网膜出血。


脑MRV发现右侧横窦近心段狭窄,左侧显影不清。

ICP310mmH2O ,DSA 发现双侧横窦外端狭窄,右侧优势引流,直窦向非优势侧引流,脑A-V循环时间延长。


经颈内静脉置入导管至右侧横窦狭窄两端测压差>10mmHg,用6X20mm球囊扩张后,以8X40mm的Precise支架成形。

复查DSA见局部狭窄完全纠正,测压力差消失;左侧横窦经窦汇向右侧代偿回流良好;因此左侧未予处理。术后原头痛症状缓解,4天后视力模糊改善,随访12月一般生活工作正常。


女性,41岁,持续高颅压>300mmH2O ,视力明显下降,光学矫正无效。DSA见右侧横窦狭窄,窦汇发育不良,直窦汇入左侧非优势横窦引流。在右侧横窦支架成形后,非优势引流的左侧横窦因外侧狭窄,使内侧造影剂仍有滞留,表明残留局部高颅压,脑肿胀和视力都难以缓解。

再将左侧横窦狭窄继续用支架成形,保证左侧横窦血液无需通过窦汇,而经乙状窦正常回流,加强底节区和直窦的静脉回流通畅。术后颅内压降至正常,视力在2日后逐渐恢复。


六、非优势侧横窦异常引发出血

横窦内血液滞留,相关回流静脉压力升高;

皮层静脉扩张后小静脉出血;

以下吻合静脉常见;

可能是环中脑静脉出血的重要原因;

特点为出血速度慢,程度轻,预后多良好。


女性,36岁,头痛、恶心5天,ICP280mmH2O 。CT示环池周围出血。

DSA未见动脉性出血病变;左侧能都未显影,LVA系小脑表面静脉血管增多并有造影剂滞留。

DSA侧位像见左侧乙状窦造影剂通过缓慢,部分滞留。

LCCA造影见下吻合静汇入乙状窦处有血栓形成,局部静脉回流受阻。经抗凝和溶栓治疗10天后,颅内积血完全吸收,临床症状改善,现术后半年,生活正常。

左侧非优势横窦,横窦纤细,左颞部静脉数目减少,回流静脉不畅导致左侧颞叶出血。



男性,50岁,头胀数月,突发头痛,CT见左侧颞后皮层下出血。左侧非优势横窦,乙状窦较粗大,局部下吻合静脉造影剂滞留明显;经抗凝治疗后复查,愈合良好。



脑静脉窦血栓和狭窄的基本治疗


抗凝药物的选择

肝素最为理想,适用于急性期和短期应用。(注意以出凝血时间为监测指标)。

华法林常用于防治静脉性血栓。(以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以及INR比值的变化为指标)

低分子肝素,脐周皮下注射。

抗凝检测指标

并发症主要是抗凝及溶栓状态下的出血。应凝血适度:

   PT时间20~30秒;                            

   AT比例25~35%;

   INR比值2.0~2.5;

   尿激酶动脉内输入平均每15分钟应用15万单位;

   华法林以3/2/1应用,前2日辅以低分子肝素0.5ml,2/d。

全身治疗的措施建议

华法令和肠溶阿司匹林1~5年;

广谱抗菌素预防性抗感染一周;

停用类似雌激素类可以药物;

使用扩张微循环处理方法;

辅助应用降颅压药;

在出血情况下慎用止血药。

静脉窦腔内成形

狭窄一般由蛛网膜颗粒炎性粘连所致;

球囊扩张基本无效;

必要时需要支架成形恢复解剖形态。



天坛会回顾系列
135编辑器

135编辑器提供非常好用的微信图文编辑器。可以随心所欲的变换颜色调整格式,更有神奇的自动配色方案。

135编辑器

135编辑器提供非常好用的微信图文编辑器。可以随心所欲的变换颜色调整格式,更有神奇的自动配色方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