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镇西:职称晋升、评优选先,是以“人”为本,还是以“证”为本?

 老刘tdrhg 2018-06-11


无论是同事,还是领导,更不用说学生及其家长了,明明都觉得某老师优秀,可放在“客观公正”的“硬条件”面前,他却“优秀”不起来。相反,另一位大家都认为“很一般”的老师却能通过同样的条件“一枝独秀”。这是些什么“硬条件”呢?其实很简单,就是各级荣誉称号、各类获奖证书,包括发表的文章,等等。有时候,两位旗鼓相当的候选人如果PK到最后,甚至连诸如多一面“班级卫生流动红旗”都会成为“压死”对手的“最后一根稻草”。


放着活鲜鲜的“人”不管,眼睛只盯着那些死板板的“证”,这样的评选,越来越让我觉得怪怪的,甚至有些奇葩。问题是如此奇葩的评选都是打着“客观公正”的旗号,真让人无语。


回想我刚参加工作的八十年代,包括稍后的九十年代,那时评优选先基本上都是各教研组推荐,然后群众投票,最后综合各种因素确定优秀者。那时候没那么多的证书,可钱梦龙、于漪等一大批优秀甚至杰出的教师却脱颖而出,难道没有证书他们就不优秀?


现在各级评优选先中看重证书当然是有原因的。当今社会,扭曲的“人情味”、畸形的“关系学”、甚至千丝万缕的利益链……都让本来清清爽爽的提拔、晋升、评比变得越来越“主观”。这种风气自然也不同程度污染了本来洁净的校园。为了评个先进,捞个荣誉,有人跑关系、拉选票、请客吃饭,这几乎成了“明规则”。还有不那么正派的校长,把每次评优选先都当做一次诱饵,以笼络人心,培植亲信。于是本来应该是清爽纯正的评比,便有了许多猫腻和许多不应该有的“倾斜”——唯独缺少了客观与公正!


于是,评“人”逐步成了比“证”,便有了合理的存在。毕竟,各人把自己的证书拿出来比比,简单客观,谁都没有话说。毕竟绝大多数证书都是当人事在某一方面优秀的证明。如果证书都货真价实,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堵住了评优腐败的路子。


但是,凡事都不可走到另一个极端。“唯证书”的评比方式所导致的结果,就是“人”失落了!因为在一个教师的教育实践中,好多因素是无法“证书化”的——尊重与平等的教育民主,亲切融洽的师生交往,和谐有效的课堂气氛,走进心灵的谈心艺术,严而有格、爱而有度的教育分寸,与学生家长“君子之交淡如水”纯净关系,包括周末节假日和孩子在一起摸爬滚打的嬉戏以及常常下班后走街串巷的家访……这一切,如何用“证书”来体现?假如一位老师在这些方面常常让孩子依恋,让家长感动,但就是比另一位老师少了一篇发表的文章,或少了一面班级卫生流动红旗,便落选优秀老师的评比,你说——公平吗?



当然是要看证书的,但如果将其推到决定胜负的高度,必然会助长一些教师争名夺利,斤斤计较,甚至弄虚作假。为了一次公开课获奖而全力以赴,“精心打磨”,而疏于班级管理和常规教学;为了一次班级操行扣分而与德育处或有关考核老师大吵大闹;为了发表文章不惜花钱买版面费;为了一次技能大赛而一一“走访”“拜托”评委老师,甚至声泪俱下……注意,我说的这些都是有真实例子的——我担任过各种评委,这方面的“积累”颇丰。我想问,就算这些老师经过“不懈努力”而如愿了,其证书有意义吗?有意思吗?


而那些老老实实上课的老师,那些踏踏实实带班的班主任,因为不忍心花费太多的精力去“志在必得”而影响班级管理和孩子们的成长,因为不屑也不好意思(因为没那“心理素质”)去争去闹,最后什么都没得到。这对他们公平吗?


我们的评比究竟鼓励什么?导向何在?


也难怪许多老师争名夺利抢证书,因为有时候某一次证书的缺失,便堵死了今后“向上的空间”。因为在不少地区,各级“优秀教师”的评选都是“台阶式”的,即如想获得某一级别的荣誉,前提条件是必须具备相邻的低级别荣誉。比如,想要参评“省特级教师”,你得是“市特级教师”;想要参评“市特级教师”,你得是“市学科带头人”;想要参评“市学科带头人”,你得是“市优秀青年教师”或“市学科带头人”;想要参评“市优秀青年教师”,你得是“教坛新秀”……而“教坛新秀”和“市优秀青年教师”都是有年龄门槛的,分别是30岁以下和35岁以下。这样一来,只要某一次机会错过了,很可能你这一辈子就无法获得相关荣誉。因为你没评上“教坛新秀”自然就没有资格评选“市优秀青年教师”,那后来的一切都与你无关。因为你拿不出相关证书,别管你实际上有多么优秀,你连参评的资格都没有。这就堵死了所有教师“大器晚成”“后来居上”甚至“浪子回头”的可能!还“奋起直追”呢,“追”个铲铲啊!(四川方言,大意是“追个屁”)


“实事求是”喊了那么多年,为什么在评优选先这件事上就那么难呢?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图简单,图省事,只求表面上的“客观”,而牺牲了实质上的公正。因为人比证书复杂一万倍,拿出证书来放在桌上一目了然,而要综合考察一个复杂的人,多费事啊!但是,评价一个鲜活的人,难道不值得我们小心翼翼甚至战战兢兢地对待吗?


成天挂在嘴边几乎成了套话的“以人为本”四个字为什么到了这里却变成了“以证为本”呢?


“那么,您的意思是不看证书了?”有人或许会这样问我。我的回答是,当然还是要看证书,而且证书是评比中的一个重要依据。但绝不是唯一的依据。


我的想法是,每遇评优选先,首先还是群众选举,要相信多数老师还是很公正的,但不以选票多少为唯一决定因素;接下来,领导综合考察,这个考察一定要尽可能全面,但不以领导班子的意见一锤定音;然后以各种方式——包括面对面访谈,书面问卷等等——征求学生及其家长的意见,但最好不要以网络投票的方式,目前这种方式最假;最后,在同等情况下再看证书。也就是说,如果在前几关中,胜负已决,那就不用看证书了。哪怕落败者的证书再多,也不应该比前几项评比的因素更有说服力。只有在两位或几位候选人势均力敌而难分伯仲的情况下,证书才具有决定意义。



在我所在的武侯实验中学,有一个机构叫“学术委员会”,这个机构由各教研组和后勤行政等部门各自推荐一名人品好也专业强的人组成,专门负责学校的评优选先和职称晋升评定。每逢评比晋升,该委员会便根据上述所说的综合情况,进行封闭的独立的讨论商榷,最后由各位委员无记名投票决定最后的结果,向全校公布。学术委员主任均由教师担任,他独立负责组织委员会各种评比活动。最后还要在全校做工作报告,向老师们通报每次会议的情况和结果。这个机构就是我校的“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迄今为止,凡是由学术委员会通过的任何一次评优选先和职称晋升结果,都没有老师提出异议。相反,有个别时候因为时间紧迫,而没有通过学术委员会产生的结果,倒是引起过“麻烦”和“纠纷”。因此,我建议在学校层面,评优选先由学术委员会来进行有关候选人的确定,确定的过程就是我上面所说的,不要首先看“证”,而是通过各种途径全面考核“人”。


同时,我特别呼吁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也改革评审方式——淡化“证”,强化“人”,让各种评选更科学更公正,也杜绝评选过程中可能的弄虚作假,还评选以风清气正。通过每次评比,引导老师们重于事业,淡于名利,不急不躁,淡定沉静,坦荡豁达,认认真真爱着每一个孩子,认认真真带好每一个班级,认认真真对待每一个课堂,认认真真研究每一个问题……进而获得来自孩子由衷的爱戴和家长真诚的赞誉,最后获得真正的教育幸福。


我想,这才是我们各类评优选先所追求的初衷吧?



来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