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便秘

 steventwotwo 2018-06-11
2015/3/6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29期供稿文/华海燕
[导读]便秘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症状之一,代谢性疾病、药物或肠道器质性病变均可导致便秘的发生。
华海燕
  (江苏省江阴市第五人民医院 214415)
  【摘要】 目的 探讨针灸治疗便秘的取穴规律。方法 选取入我院就诊的便秘患者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观察组采取中医针灸方法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针灸治疗时取穴的规律。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键词】 针灸治疗 便秘 取穴 疗效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9-0058-02
  便秘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症状之一,代谢性疾病、药物或肠道器质性病变均可导致便秘的发生,其给患者身心均带来巨大的伤害[1]。以往临床多依靠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且易复发,副作用。随着中医针灸技术的渗入,引起了剧烈的反响[2]。但针灸技术的疗效与取穴的准确性关系密切,为此我院选取38例便秘患者为研究对象,为探讨针灸取穴的规律以及效果作出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2014年4月入我院就诊的便秘患者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观察组采取中医针灸方法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年龄范围为(46∼72)岁,平均年龄为52±2.1)岁,男性12例,女性7例;对照组患者年龄范围为(45∼73)岁,平均年龄为(53±2.7)岁,男性13例,女性6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采取常规莫沙必利治疗,由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提供,国药准字H19990317,5mg/片,每日3次,每次1片。
  1.2.2观察组
  观察组采取中医针灸方法治疗,针灸主要针对天枢、足三里、大肠俞、上巨虚、气海、关元、脾俞、肾俞、神阙等穴位。每次10∼20分钟,每日1次,5∼7天为一个疗程。天枢位于第9肋间神经分支的相对应体表处,该神经分布于腹直肌及其鞘处的第9肋间与腹壁下动、静脉分支处;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大肠俞位于第四腰椎棘突下1.5cm处;上巨虚位于足三里穴位下3存的位置;气海位于肚脐和耻骨上方连线的距离肚脐3/10处;关元位于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处;脾俞位于第11胸椎棘突附近1.5寸处;肾俞位于第2腰椎棘突附近1.5寸处;神阙位于脐正中部位。中医认为便秘有热结、气虚、气滞、血虚、阴虚、阳虚等类型,根据不同类型选择配穴。如针灸大溪、照海、命门、大横、太冲、内庭等穴位。
  1.3 观察指标
  观察便秘改善情况以及不同针灸穴位对于便秘的治疗效果分析比较。
  1.3.1 疗效判定
  显效:排便困难等临床症状消失,无腹胀等腹部不适,肠蠕动恢复正常,排便习惯正常。有效:排便困难等临床症状有所改善,偶有腹胀等腹部不适,肠蠕动恢复正常,排便习惯正常。无效:排便困难等症状无明显改善,仍有腹胀等腹部不适,肠蠕动未恢复,甚至便秘加重。总有效率为显效和有效患者例数占总例数的百分比。
  1.3.2 取穴频次及其占比
   统计分析每个穴位针灸频次及其占总频次的百分比。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便秘治疗效果比较
  观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患者便秘治疗效果比较(n)
  3.讨论
  便秘一般是指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一周内大便次数少于2∼3次,或者2∼3天才大便1次,粪便少而干结,性状异常[3]。或伴有排便时腹部痉挛性疼痛,部分患者可有腹腹痛等不适症状。引起便秘的原因有多种,本研究中患者均为肠道肿瘤、息肉等器质性病变引起的便秘。便秘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不适,用力排便会加重心肌缺血,增加肠道毒素吸收,而且还致使患者出现排便紧张和焦虑,加重心理负担。临床上,除了积极治疗原发病因外,多采用促胃肠蠕动药物治疗,效果不是很理想,且存在副作用,因而更为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迫切需要。
  针灸是中医治疗方法中重要的手段之一,中医上认为便秘的治疗应以调理肠胃为主要原则。肠道热结者,清泻肠热;肠道气滞者,理气导滞;阴血亏虚者,滋阴养血;脾气亏虚者,补益中气;脾胃阳虚者,温通散结[4]。然而,针灸的治疗离不开穴位的选择,准确的穴位对于针灸效果至关重要。本研究中,以天枢、足三里、大肠俞、上巨虚穴位为主,天枢是大肠之募穴,因而针灸此穴位有改善肠腑功能,消除或减轻肠道功能失常的作用。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针灸此穴位可治疗胃肠虚弱、功能低下、便秘、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大肠俞为大肠的背俞穴,主要有理气降逆,调和肠胃的功效。上巨虚为大肠是下合穴,对于腹痛胀满,肠鸣泄泻,痢疾,便秘,胃肠炎等均有良好作用。由此可见,以上穴位均属于胃肠经,针灸该类经络的穴位对于便秘的治疗效果显著,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天枢、足三里、大肠俞、上巨虚穴位针灸频次较高,均属于胃肠经,对于便秘的治疗效果显著,也为针灸穴位的选取提供重要的信息。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邱学梅,杜帅,陈少宗.针灸治疗便秘取穴规律文献分析[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8(2):113-115.
  [2] 杜文菲,于璐,严兴科,王富春.针灸治疗便秘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文献Meta分析[J].中国针灸,2012,32(1):92-96.
  [3] 梁谊深,谢胜,冯金娟.针刺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功能性便秘[J].针灸临床杂志,2010,26(5):29-30.
  [4]兰亚平,韩玉爱.自拟加味痛泻要方配合针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 (1):45-4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