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troke:真实世界中PFO闭合术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或死亡比例为1/14

 仁医学生 2018-06-12

为了评价真实世界中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PFO闭合术的安全性,2017年11月来自美国的Alexander E. Merkler等在Stroke上公布了他们的研究结果。

研究数据(administrative claims data)来自于2005年到2013年间纽约、加利福尼亚和弗罗里达的所有住院患者。采用ICD-9-CM编码,检索缺血性卒中或TIA 1年内进行过PFO闭合术的患者。评价指标为PFO闭合术住院期间发生的不良事件,包括房颤或房扑、心脏填塞、气胸、血胸、血管通路并发症或死亡。

该研究共纳入了1887例缺血性卒中或TIA后进行PFO闭合术的患者。PFO闭合术住院期间任何不良结局(any adverse outcome)发生率为7%(95% CI,5.9% - 8.2%)。年龄大于60岁者不良结局为10.9%(95% CI, 8.6%–13.6%),年龄小于等于60岁者为4.9%(95% CI, 3.8%–6.3%)。缺血性卒中患者不良结局为9.9%(95% CI, 7.3%–12.5%),TIA为5.9%(95% CI, 4.7%–7.1%)。

最终作者认为在真实世界中,缺血性卒中或TIA后PFO闭合术发生严重围手术期不良结局或死亡的比例为1/14,在老年人和缺血性卒中患者中最常见。

译者注:需要指出的是该研究纳入的人群为2013年以前手术的患者。随着闭合设备的改进,医生临床经验的提高,以及最适合患者的选择等,这些都会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文献出处:

Stroke. 2017 Nov;48(11):3073-3077. doi: 10.1161/STROKEAHA.117.018501. Epub 2017 Sep 22.

Safety Outcomes After Percutaneous Transcatheter Closure of Patent Foramen Ovale.


NEJM:PFO封堵术的春天来了!(NEJM六项研究汇总)

NEJM:PFO封堵术vs内科治疗的长期随访结果

NEJM:PFO封堵术 vs 抗血小板治疗

NEJM:PFO封堵术vs抗血小板,抗血小板vs抗凝

研究:PFO矛盾性脑栓塞的临床特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