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神话中的第一仙山昆仑山

 司敬雪书院 2018-06-12
昆仑山,源于中国古代传统神话之中。据诸多典籍记载知,昆仑山上有不死树、不死水及凉风山,登上凉风山就可以不死,凉风山上有悬圃山,攀上悬圃山就可以获得呼风唤雨的神通,悬圃山再往上去就是太帝居住的天阙,若进入天阙,就能成为神了。
历代诸多文献中,对其都有所记载。譬如:先秦时期的文献——《穆天子传》中,就曾言周穆王西巡“升于昆仑之丘,以观轩辕黄帝之宫”。《竹书纪年》中亦言:周穆王“西征昆仑丘,见西王母”。
根据诸书之所记,昆仑山的位置应在凡人难至的西方内陆,也有说其在西方之海上。中国古代思想家,尤其是道家,一般皆相信中国位于世界的中心。而主流天文学家认定的大地中心,则是传说中的夏都阳城。不过,总是会有一些非主流思想家,提出一些突破“中国中心观”的新观念,“昆仑中心观”就是这样产生的。以汉代纬书《河图括地象》为例,其言说:“地中央曰昆仑,昆仑东南,地方千里,名曰神州”。又言:“昆仑者,地之中也。”另三国无名氏的《水经》中言:“昆仑墟在西北。去嵩高五万里,地之中也。”
由此,我们从这些文献中,看到的全然都是“昆仑中心观”之概念。
有关昆仑山的神话在秦汉以后继续流传,不仅如此,道教思想家还对其进行增饰,使其更加瑰丽多姿。比如,《淮南子》、《河图》等谦纬书,及魏晋南北朝的《博物志》、《拾遗记》、《神异经》、《十洲记》等,都曾将昆仑山神话予以演绎,从而亦大大地增强了其仙话色彩。例如《河图括地象》:“昆仑山,广万里,高万一千里,神物之所生,圣人仙人之所集也。”前秦王嘉《拾遗记》:“群仙常驾龙乘鹤,游戏其间。”
正因如此,到了东晋南朝时期,道士们在架构其道教理论体系时,便理所当然地将昆仑山神话作为了重要资源,而纳入其体系之中。由《上清外国放品青童内文》中可鉴这点:
一处有积金为天墉城,面方千里。哉上安金台五所,玉楼十二。其北户山、承渊山,并其支辅。又有墉城,金台玉楼,相似加一。溘精之阙,光碧之堂,琼华之室,紫翠丹房,景云烛日,朱霞九光,西王母之所治……上生金慑之树,琼柯丹宝之林,垂苏瑰以为枝,结玉精以为实。
《真诰》中所谓真人裴君的说法亦可以说明这一点:
昆仑山有九府,是为九宫,大极为大官也。诸仙人俱是九宫之官僚耳。至于真人,乃九官之公、卿、大夫。仙官有上下,各有次秩。仙有左右府,而有左右公、左右卿、左右大夫、左右御史也。明大洞为仙卿,服金丹为大夫,服众芝为御史,若得大极隐芝服之,便为左右仙公及真人矣。
另外,南北朝道经《上清元始变化宝真上经九灵太妙龟山玄篆》中亦也说:元始天王封西王母于龟山,命她“总领仙籍,承统玉清”,“一月三登天清,再宴昆仑,五校众仙”。
由此,昆仑山从中国的神话传说中,渐渐步入到道教的神仙体系中,而成为神仙们在人间的居所之一。
也许在神秘西方内陆真的有昆仑山,但经神话累积加工以后,昆仑山,早已不是地理上的真实存在。不过,随着人们对神秘西方的了解,昆仑山的神话功效就失去其可依托,一如司马迁《史记·大宛列传》中所言:
《禹本纪》言:“河出昆仑,昆仑其高二千五百余里,日月所相避隐为光明也。其上有醴泉、瑶池。”今自张骞使大夏之后也,穷河源,恶睹《本纪》所谓昆仑者乎?
约隋唐以后,昆仑山神话便逐渐失去其发展势头了,其社会影响也相应地被削弱了。不过,其作为人间仙境的一部分且永远存在于道教仙话之中。
四值功曹值时神刘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