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宋之殇——幽云十六州地缘分析(一)

 零壹贰012 2018-06-12

幽云十六州

公元1115年,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建立金国,初生的金国充满活力,在军事斗争中屡败辽兵。而这个时候,历年来在同北方辽和西夏作战中没有占到过什么便宜的大宋,终于看到了趁火打劫的一点希望。如果在这个时候充分发扬落井下石的革命精神,配合金国一举灭掉辽国,则可以趁机火中取栗。如果运气足够好,甚至能够收回汉人的传统故土,幽云十六州。

前朝的五代,因为后晋儿皇帝石敬瑭的卑躬屈膝,幽云十六州丢失在辽国的契丹人手中已经长达一个多世纪,这始终是大宋历任皇帝的一块心病。事实上,这不仅是一块心病,而且是关系到大宋帝国生死存亡的一件事情。

大宋之殇——幽云十六州地缘分析(一)

幽云十六州

传统意义上的幽云十六州,又称为燕云十六州,在地理上是指长城以南的北京、天津和河北北部、山西北部等地区。打开一张地形图,我们可以看到,在汉族及游牧民族之间的拉锯战中,幽云十六州的战略位置极其重要。这块区域,大概占据了太行山山脉的北麓以及燕山山脉,是一块天然屏障。

如上,是传统教科书的叙述方式,然而我们读完之后还是一头雾水。传统的平面教科书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说了等于没说。从以上这张传统的幽云十六州示意图上,我们甚至看不出这块地方对于华夏民族生存究竟有何特别之处,只是普普通通的一大片国土而已。

那么我们换一个角度,重新来审视一下幽云十六州的战略价值。

先看一张中国全年400毫米的降水量示意图,如下

大宋之殇——幽云十六州地缘分析(一)

400毫米降水量线

400毫米的降水量线,对于传统中国来讲,恰好是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区分点,也是古代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天然分界线。很显然,幽云十六州(标红部分)恰好就卡在这条界限中间。也就是说,不同于我们之前讲到的秦岭,黄河,大巴山等天然屏障隔开了古代汉人的传统人口地理单元。幽云十六州实际上刚好处于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之间的拉锯的区域,秦汉隋唐等汉人农耕文明强势的时候,幽云十六州就掌握在汉人手中,作为对抗游牧民族,保卫农耕文敏的“桥头堡”;而当游牧民族意识到幽云十六州的重要意义之后,则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就注定会在这一线反复争夺。一句话,隔秦岭,隔黄河的争夺,无非是农耕民族的内讧,而上升到幽云十六州,则就是纯粹的农耕与游牧生存权的厮杀了。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