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闽中断桥洪山桥

 老朱748ib1xkur 2018-06-12

三米深/文 图

洪山桥下盈盈水

不为离人洗泪痕

——(清)张学举《洪山桥诗》

从“洪桥夜泊”说起

朋友从杭州旅行归来,一脸失望地说:“还人间天堂呢,且不说那武松和苏小小的墓是真是假,雷峰塔没倒,断桥竟然也没有断……”看来朋友这趟杭州是白去了。我用手机打开“百度百科”跟他解释,“断桥残雪”是杭州西湖十景之一,因冬雪时远观桥面似断非断、若隐若现于湖面而得名。可是朋友并不买账,他说:“这些十景八景的名目,都是你们这帮文人无中生有的把戏罢了。”

我告诉朋友:“要看断桥,何必千里迢迢跑到浙江去呢?我们福州就有一座,而且真的断了。杭州有西湖,我们福州也有,并且这座断桥还位居福州西湖八景之列,名曰‘洪桥夜泊’。”朋友说:“等等,怎么这么耳熟?‘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人家张继写的是《枫桥夜泊》,这个‘洪桥夜泊’听起来怎么有点山寨?你说的这洪桥不会是洪山桥吧?”

民国《西湖志》中的“洪桥夜泊”图

正是。我从书架上取下民国四年(1915)何振岱编修的《西湖志》。其中卷五搜罗了福州西湖古今的名胜。何振岱在明朝诗人徐熥品题的西湖八景外,还列出了当时西湖的新八景,最后一景便是“洪桥夜泊”。据书中记载:“洪山桥,距城西十里,跨洪江上,扼流卧波,亘若长虹。盖与台江之万寿桥,同为近郭之长桥。海道开后,台江千艘云集,人烟繁稠;洪山桥江天寂寥,转见幽胜。维舟渡口,送客桥边,惟见波光空青,沙溆回互;酒楼数楹,风帘映水。却望妙峰诸山,暝烟合后,微月生初,远火忽红,遮林已隐;飞星曳影,掠波有声,诚夜泊之佳趣也。若夫雨夕江干,短篷滴滴,灯凉无焰,醉浅易醒,弥增诗境之幽清,有非画图所能尽矣。”后面还收录了李开叶、林饮、林音、张际亮等四位诗人写的同题《夜泊洪山桥诗》。100多年前,连战的祖父连雅堂造访福州时,也曾写过一首《洪山桥夜泊》:“扁舟荡荡水迢迢,双桨风轻趁晚潮。绝好洪山桥畔月,照人清梦可怜宵。”这般夜景实在美得令人心动。

说到钟声,福州西湖八景中也有一景,名叫“西禅晓钟”,大约是仿杭州西湖的“南屏晚钟”而来。西禅寺位于怡山,距离洪山桥不远,始建于南朝,是福州著名的禅林。月落乌啼之时,夜泊洪山桥的旅客,同样可以在江枫渔火之中,听见西禅寺悠扬的晨钟,忽远忽近,将沉睡的记忆唤醒。

洪山桥的前世今生

洪山桥位于福州城西的洪江之上。闽江从福州穿城而过,遇南台岛一分为二,以南为乌龙江,江阔水缓,以北为白龙江,江狭流急。洪江即白龙江的一节水段。“五虎阶前听法去,双虹水面渡人来。”闽江上桥梁众多,唯万寿桥与洪山桥古而有之。新中国成立后,万寿桥被拆除,改建成了解放大桥,洪山桥却保存了下来。1985年,在旧桥上游约百米处新建了一座公路桥,为了便于通航,拆除了旧桥的桥面。为了保护河床,古桥墩躲过了被炸毁的命运。2005年“龙王”台风,汹涌的洪水冲垮了8座桥墩。今天我们经过洪山桥,依然能清楚地看到这座断成几截的古桥,残存的16座桥墩裹携着一种饱经沧桑之美。江水缓缓流过,断桥孤立江中,桥面荒草丛生,水鸟纷飞其上。新旧两座洪山桥,一边是车水马龙,川流不息,一边是斜阳芳草,萧条寂寞,无声诉说着一座城市的前世与今生。

民国时期的洪山桥(来源:东洋文库《亚东印画辑》)

洪山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朝,浮桥是洪山桥的前身。每逢赶集,老百姓在闽江潮涨潮落之间、水流平缓之时将若干小船于江面并排摆开,在小船之间搭上木板。后来官府将小船固定于江面,以渡行旅。据说,南宋理学家朱熹曾十多次来到福州,都是在怀安古渡上岸,然后走过浮桥,进城会友讲学。

洪山桥本名“洪三桥”。由于南台岛北端的怀安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水路优势,于北宋太平兴国六年(981)置怀安县,成为闽江上下游货物的集散地。为方便两岸往来,怀安的九里洪江上,曾先后建起了三座桥。洪一桥又名灵光桥,建于北宋咸平三年(1000),位于怀安桃源境和荆溪小桥村之间,长约350米,于明万历年间被洪水冲垮。洪二桥又名万安桥,建于南宋绍兴七年(1137),西起怀安郑伯丁村,东至原厝村万安山麓,此处江面狭窄,桥长仅60米,明成化年间同样毁于水患。洪山桥是洪江上的第三座桥,初建时间不详。《闽都记》记载:“万安江口,旧有石桥,门狭,溢水迅急,善崩。”说的便是最初的洪三桥,位于西禅寺渡口与洪塘阵坂村之间,明成化十一年(1475)重建时,桥长419.8米,桥孔36门,其中7个桥墩受激流正面冲击,屡坏屡修。

福建巡抚庞尚鹏认为洪三桥屡建屡毁的原因在于选址不当,于万历八年(1580)在洪三桥原址上游一公里处重建石墩木梁的新桥,东接高安山麓,西与洪塘之山相连,以为“同山遥接,地骨相连,桥乃可久”。据说当时地方官员还打算上奏朝廷请求拨款重建洪一桥和洪二桥,谁知皇帝疑惑不解,御批:“九里何用三桥?”天子金口玉言,地方官员只得从命,于是洪江上只剩下了一座桥。同时为了讨个吉利,避免“接二连三”地毁桥,“洪三桥”被更名为“洪山桥”,希望能够风雨不动安如山。

古桥墩和拴马碑

但是移位和更名并没有使洪山桥摆脱多灾多难的命运。由于江流湍急,木面易燃,洪山桥几度毁于水火。万历三十六年(1608),仅30年后,再次被洪水冲垮。由于洪山桥是进出福州西大门的要道,所以每次桥毁之后官民都齐心协力修复,清顺治、康熙、乾隆、嘉庆及民国年间屡有修建。其中乾隆三十七年(1772)闽浙总督钟音主持的重建工程最为浩大,将填有碎石的旧桥墩全部改用硕大条石叠砌,铁楔加固,两头做成分水尖,桥面改用石梁,加盖石板,两旁设石护栏,桥长394.5米,宽3.8米,高8.6米,有桥墩26座,桥孔27门,两端还建有阿育王塔、桥头亭、天后宫、雷神殿等,工期长达4年,堪称豪华稳固。我们现在看到的桥墩就是当时的遗存。

关于洪山桥“善崩”的原因,“民以为病”,却找不到科学的解释,于是民间流传着一个“母鸡啄蜈蚣”的传说。据老人家说,洪山古桥形似一条巨大的蜈蚣,江对岸有一座山活像只鸡姆(母鸡),嘴巴正对着洪山桥。母鸡饿了,就把大桥当成蜈蚣来吃,啄着啄着桥就被啄断了。老百姓为此建造了一座鸡姆寺,将母鸡请到庙里,好吃好喝地供奉起来。母鸡吃饱喝足了,就放弃了去啄蜈蚣的念头。此后洪山桥似乎真的稳固了不少,不那么容易断了。

洪山桥畔的情史

说起断桥,我们首先会想到民间传说《白蛇传》。白娘子与许仙在断桥相遇,借伞定情,在经历了风风雨雨之后,又在断桥重逢,言归于好。这个故事被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写进了《警世通言》中。巧合的是,在冯梦龙的另一部著作《情史》里,也收录了一个发生在福州断桥洪山桥畔的爱情故事。故事发生在明朝初年,姑娘姓张,父母双亡,家住洪山桥西,所以自号“红桥”。

张红桥是远近闻名的文艺女青年,才貌双全,大户人家上门提亲,她都回绝,因为她希望嫁给一个像李白那样有才之人。于是吸引来了一批以“闽中十才子”为代表的诗人,纷纷寄去情诗,但都石沉大海。永泰诗人王偁最为风流,索性在张家隔壁租了房子,站在窗前就可以窥见张红桥的闺房。他的情诗以香艳著称:“象牙筠箪碧纱笼,绰约佳人睡正浓。半抹晓烟笼芍药,一泓秋水浸芙蓉。神游蓬岛三千界,梦绕巫山十二峰。谁把棋声惊觉后,起来香汗湿酥胸。”张红桥读后,吓得不敢出门。

此时,福清诗人林鸿正好辞官回乡,前来造访故友,碰巧看见张红桥在月下焚香,一见倾心。他吸取了王偁的教训,写了首纯情的诗,托房东老妇转交给张红桥:“桂殿焚香酒半醒,露华如水点银屏。含情欲诉心中事,羞见牵牛织女星。”没想到触动了芳心,很快得到了回复:“梨花寂寂斗婵娟,银汉斜临绣户前。自爱焚香消永夜,从来无事诉青天。”林鸿喜出望外,请老妇做媒,一个月后就搬进张家,同床共枕。他们朝云暮雨,一唱一和,林鸿的诗常常以“红桥”二字结尾,而张红桥诗歌的最末字必是“鸿”字。有一次林鸿被王偁叫去应酬,月上中天,张红桥还站在桥头静静守候。“露湿暗香珠翠冷,赤阑桥上待归鸿。”令林鸿非常感动。

一年后,林鸿赴南京任职。张红桥独坐小楼,每天痴痴地望着窗外的洪山桥,希望林鸿骑着高头大马来接她。她与林鸿虽有夫妻之实,却无夫妻名分,担心林鸿留恋外面的繁华与春色,始乱终弃。张红桥望穿秋水,总算盼来了林鸿寄来的诗词,但是满纸相思却无一句承诺。她陷入深深的迷惘,终于积郁成疾。待林鸿从南京赶回,张红桥却已阴阳相隔了。林鸿在整理遗物时,发现张红桥留下的半阕《蝶恋花》和七首绝句,字字痴情,句句幽怨。读到“衾寒翡翠怯秋风,郎在天南妾在东。相见千回都是梦,楼头长日妒双鸿”“一南一北似飘蓬,妾意君心恨不同”时,林鸿已泪如泉涌,泣不成声。此后林鸿便终生不娶,每次经过洪山桥,看着江水依依,都会痛彻心扉。

心比天高,命比纸薄。仔细想来,张红桥与钱塘名妓苏小小的经历颇有些相似。苏小小年幼时父母谢世,住在杭州西泠桥畔,喜欢与文人雅士来往。有一天苏小小外出游玩,行至断桥,遇见了官宦子弟阮郁。两人情投意合,私定终身。阮郁的父亲听说儿子成天与妓女混在一块,用计将阮郁骗回了南京,强迫他娶了一个门当户对的女子。苏小小日夜企盼着阮郎归来,可阮郎却再无音讯。苏小小因为相思缠身染上了风寒,年方十九便香消玉殒。

现代著名作家、诗人郁达夫曾用“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的诗句来描述年少轻狂的自己,如果用来形容林鸿和阮郁当时的处境,也是再贴切不过的。只是当生命在等待中飘然而逝,纵然悲伤和悔恨也无可挽回。当曲终人散,一切都为时已晚。好在传世的诗词记录了爱的始终,好在爱还是比恨多一点。

冯梦龙《情史》

郁达夫与洪山桥

1936年2月8日,郁达夫来到福州的第五天,在南后街的书店里买了部《闽中十子诗钞》。《明史》记载:“闽中善诗者,称十才子,鸿为之冠。”不知郁达夫是否从林鸿的诗行中读到了他与张红桥之间的爱与恨,但是他或许不曾想到,有朝一日经过洪山桥,会和林鸿一样,发出“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感慨。

郁达夫的妻子王映霞被誉为“杭州第一美人”。1927年1月,32岁的郁达夫在朋友家中偶遇19岁的王映霞,一见钟情,次年结为夫妻。他们郎才女貌,被视为神仙眷侣。正所谓“七年之痒”,七年后,他们原本美满的生活被一座房子毁了。1935年,郁达夫在杭州场官弄购地盖了座“风雨茅庐”,欠了一屁股债,仅靠稿费和版税根本无力偿还。为了还债,郁达夫应邀来到福州,任省政府参议。郁达夫本对官职毫无兴趣,可是这份工作可以给他带来每月300元的收入,还可以顺便游览一番,激发创作的欲望。

王映霞来福州时在光禄坊的住处

郁达夫到福州后,两人过上了两地分居的生活。福州也确实给他带来了不少灵感,他文思泉涌,写了许多文章。他在作品中毫不吝啬地赞美福州女子:“她们的美的水准,比苏杭的女子要高好几倍……眼睛个个是灵敏深黑的,鼻梁个个是细长高突的,皮肤个个是柔嫩雪白的……”(《饮食男女在福州》)让远在杭州的王映霞放心不下。在《闽游滴沥之六》中,郁达夫还提到了洪山桥与万寿桥畔的妓院和风尘女子:“福州二桥的著名,一半当然是为了它们桥身的长,与往来交通的重要与频繁,可是一半,也在这种行旅之人所缺少不得的白面女姣娘。”王映霞担心郁达夫在福州抵挡不住诱惑,于1937年3月来到福州。

王映霞在福州住了3个月。郁达夫带着她游玩了几处名胜,品尝了许多美食。郁达夫钟爱闽江上的风景,他曾在《闽游滴沥之二》中将其比作中国的莱茵河,“扬子江没有她的绿,富春江不及她的曲,珠江比不上她的静。”所以他常和王映霞雇一只小舟,溯闽江而上,然后在洪山桥上岸,去义心楼用餐。洪山桥畔的义心楼,以品赏形同比目鱼的贴沙鱼著名。郁达夫看着王映霞吃得津津有味的样子,不由想起卢照邻的诗句:“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5月,王映霞以生活不适为由返回杭州,之后不时传来有关她出轨的谣言。郁达夫长期漂泊在外,王映霞难免空虚寂寞,浙江省教育厅厅长许绍棣便趁虚而入。抗战爆发后,王映霞避难丽水,与许绍棣传出同居的绯闻。1938年3月,郁达夫奔赴武汉抗日,发现了许绍棣写给王映霞的三封情书,记录了王映霞失身的经过。两个人的争吵不断升级,感情也在冲突中慢慢消耗殆尽。

光禄坊内郁达夫、王映霞蜡像

1938年秋,郁达夫再次应邀回到福州抗日。旧地重游,恍如隔世。他在《毁家诗纪》原注中写道:“船到洪山桥下,系与映霞同游之地,如义心楼之贴沙,为映霞爱吃的鲜鱼。年余不到,风景依然,而身世却大变了。”半壁河山沦陷,妻子红杏出墙,可谓国破家亡。郁达夫惆怅不已,写了首《舟泊洪山桥,是两年前与姬共游赏处》:“千里行程暂息机,江山依旧境全非。身同华表归来鹤,门掩桃花谢后扉。老病乐天腰渐减,高秋樊素貌应肥。多情不解朱翁子,骄俗何劳五牡騑。”郁达夫想极力说服自己原谅妻子的所为,希望可以破镜重圆,但是覆水难收,他们最终还是以离婚收场。

福州有幸,留下了郁达夫的身影和文字;洪山桥有幸,见证了郁达夫最后的幸福时光。但遗憾的是,福州之行竟成了他的“毁家之始”。我有时设想,如果郁达夫不曾来到福州,他就不会后院起火,也许他们的婚姻就不会破裂,郁达夫也不会投荒南下,客死他乡。但是人生没有如果,我们无法预见未来,只能为无常的人世叹息。洪山桥还在,可是过桥的人已经淡淡远去,只留下一串废弃的桥墩,断断续续地向彼岸蜿蜒而去。江水冲击着船形的桥墩,形成一道道激流,有的桥墩倒下了,有些故事在岁月的流淌中已经难辨真假。黄昏来临的时候,落日衔着远山,夕光把古桥染得通红,我们仿佛穿越了时光,看见朱熹踩着浮桥从对岸款款而来,看见张红桥倚着栏杆等待着不归的林郎,看见郁达夫和王映霞从桥洞中穿过,等待夜泊的小船正缓缓地靠岸。我忽然明白,断桥之美在于其“断”,如同维纳斯的“断”臂。我想百年之后,那些故事的主人公心中已无遗憾,因为有了遗憾,才构成生命的完整,因为他们要走过的路,要经过的桥,都是命中注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