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锦绣荷包(一)——前世今生

 快乐的合欢 2018-06-12

首先献花,祝各位女性观众和读者朋友们节日快乐!


下面言归正传,我们来一起聊荷包。


(一)战国先秦

荷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那时的人们已有“佩囊之俗”。《诗经·大雅·公刘》中有云:“乃裹餱(hóu)粮,于橐(tuó)于囊”。意为“包起干粮备远游,大包小包都装满”。这里的“橐”和“囊”都代表包袋,它们的区别不甚清晰,关于这个问题后世有不同的注释,一说“小曰橐,大曰囊”,另有一说“有底曰囊,无底曰橐”。

除了实用性,荷包也是古代礼仪的必备品。《内则》为《礼记》的第十二篇,记载家庭成员所应遵行的规则。其中有“男女未冠笄(jī)者,鸡初鸣,咸盥漱,栉(zhì)縰(xǐ),拂髦总角,衿缨,皆佩容臭,昧爽而朝,问何食饮矣。”此处详细规定了未成年子女每日晨起侍奉父母的礼节,除了要求梳洗穿戴整齐,还需佩戴香囊。类似的还有:“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唯女俞。男鞶(pán)革,女鞶丝。”这句则是规范家长应如何教导刚刚学会自己吃东西和牙牙学语的幼童,给孩子身上带的荷包,男孩的以皮革制成,表示长大将从事勇武之事;女孩的则以丝帛制成,表示长大将从事女红之事。

上图是新疆鄯善苏巴什古墓群M7墓中出土的方形皮袋,长6.7厘米,宽3.7厘米,羊皮质,有一栓系的皮带。形状似箭袋。发掘简报所配图版不是很清晰,皮袋口窄膛宽,底边似为折边,两侧缘隐约可见缝迹。如此迷你的尺寸,比一张信用卡还要小,考古工作者判断它是随葬明器,是根据生活中的实物专门制作的缩小版。该处墓葬推定年代为春秋战国时期,这或许是可见最早的荷包实物。


(二)汉晋的虎头鞶囊

汉朝官吏身佩绶带,是不同官阶等级的重要标识。它用丝带编织而成,平时人们将绶带悬挂在腰间,但有时也将它装在“绶囊”中。囊上往往绣有兽头纹样,以虎头最为多见,故称“虎头鞶囊”,用金银带钩挂在腰带侧面。“鞶囊”即皮革制成的佩囊。《晋书·舆服志》:“诸假印绶而官不给鞶囊者,得自具作,其但假印不假绶者,不得佩绶鞶,古制也。汉世著鞶囊者,侧在腰间,或谓之傍囊,或谓之绶囊,然则以紫囊盛绶也。或盛或散,各有其时。”译文:“凡是代理行使职权而官位不够得到鞶囊的,可以自己备办,如果是只代用印信而不代用绶的,不能佩绶囊,这是古代的制度。汉代带鞶囊的,佩在腰侧,又叫做傍囊,也可叫做绶囊,也就是说用紫囊装着绶带。绶带装起来或者散开飘垂,两种情况都有。”

汉晋时期并非只有朝廷官员佩囊专门盛放印绶,生活中佩囊的情况也有据可查,且无分男女。《北堂书钞》卷一三六引《曹瞒传》:“(曹)操性佻易,自佩小囊,以盛毛巾细物。”《晋书·邓攸传》也记载:“邓攸梦行水边,见一女子,猛兽自后断其囊。”

上图为在山东沂南汉墓画像石上的人物,可见一位腰佩虎头鞶囊,另一外腰垂绶带。


(三)隋唐时期的官场囊袋

由朝廷当局颁布,关于佩囊明确严格的等级制度在南北朝时期正式确立。《隋书·礼仪志》详细罗列了不同部门不同职级官员的服饰规格,详细内容涵盖服、冠、印绶,也包括佩囊。一些职级需佩囊,另外一些不佩,而所佩的囊也分“兽头鞶”和“兽爪鞶”两种。对于鞶囊的系带,书中这样记载:“鞶囊,二品以上金缕,三品金银缕,四品银缕,五品、六品彩缕,七、八、九品彩缕,兽爪鞶。官物印绶者,并不合佩鞶囊及爪。”

上图为陕西潼关高桥税村隋墓壁画中描绘的隋朝官吏,人人腰上都挂着囊袋。

隋时官员以佩囊标识职位等级,到了唐代则换成了金鱼袋。唐太宗为官员们颁发鱼符,上面记载着姓名、官职、品阶、俸禄等身份信息。鱼符相当于官员的身份证明,鱼袋就是专门盛放鱼符,方便随身携带的小包。《宋史·舆服志》记载:“鱼袋,其制自唐始,盖以为符契也。其始曰鱼符,左一,右一。左者进内,右者随身,刻官姓名,出入合之。因盛以袋,故曰鱼袋。”《新唐书・舆服志》记载:“随身鱼符者,以明贵贱… …官有贰者加左右,皆盛以鱼袋,三品以上饰以金,五品以上饰以银,刻姓名者,去官纳之,不刻者传佩相付。”这便是唐代官场流行的“金鱼袋”,还有盛放笔砚之类文具的算袋,加上刀子、火石、针筒等等等等,腰上得悬挂这么多物件,于是需要一条有许多小环便于悬挂诸多小件的腰带,这就是“蹀躞(diéxiè)七事”。

唐代绘画作品中可以见到众多腰悬荷包的人物形象。章怀太子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次子,章怀太子墓位于乾陵东南。上图为墓道东壁的壁画,左三武士的腰上悬有囊袋,可见袋身抽褶和袋盖上装饰的红色花纹。

懿德太子是唐中宗李显的长子,他的墓也位于乾陵东南方。上图为懿德太子墓的壁画,其中也能见到佩戴荷包的形象。

敦煌莫高窟第17窟,开凿于唐宣宗大中五年,也就是众所周知的藏经洞。窟内北壁画双树,西侧树下站立近事女一名,执杖、托巾,树间挂布囊。此囊体积略大,款式为挎包,近事女手中持杖,藜杖和布囊这两样是当时僧侣云游必备之物。

唐是开放包容的时代,胸怀可纳百川,各国之间交流频繁,那些歪果仁也喜欢腰悬囊袋。

上图为阎立本的《步辇图》,描绘的是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派来的吐蕃使臣禄东赞,图中禄东赞腰间就挂有囊袋。

上图为敦煌莫高窟第158窟涅藥经变《各国王子举哀图》,推定年代为中唐。画面描绘的是吐蕃、突厥、回鹘等各族王子闻知释迦涅槃后痛不欲生,纷纷自残的惨痛场面。前排侧脸割鼻者,腰上挂着一枚如意形荷包,他回头望向的双手持刀挖胸者,腰上悬挂的似是兽头鞶囊。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位于吐鲁番市东45公里火焰山下,始凿于南北朝后期,历经唐、五代、宋、元数个朝代,前后跨度长达7个世纪。洞内以高昌回鹘时期的遗存最为丰富,壁画题材广泛,其中不乏各种荷包囊袋,上图就是其中的几个例子。

唐朝囊袋存世稀少,上图为民族服饰博物馆藏唐代织锦荷包。该件藏品形制简洁,由单片几何纹织锦对折缝制而成,顶端以丝绳束口。


(四)宋辽金元

《宋史·舆服志》记载本朝延续了唐代鱼符:“宋因之,其制以金银饰以鱼形,公服则系于戴尔垂于后,以明贵贱,非复如唐之符契也。”虽然宋之鱼符已非唐之鱼符,只明贵贱,不证身份,但盛放鱼符的鱼袋继续存在。《辽史·舆服志》中也有关于鞶囊、金鱼袋、算袋等荷包类腰间垂挂的相关文字。

上图名为《东丹王出行图》,为南唐画家李赞华所画,现藏于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作品表现人物鞍马内容,画中绘有六人骑在骏马上,他们各具姿态,衣冠、服饰、佩带皆因身份的不同而各异,其中可见腰束蹀躞七事,亦有悬挂的囊袋。

上图为敦煌第332窟元代壁画蒙古供养人画像,前面两位人物的腰部两侧都垂有荷囊。

上图为元代任仁发所做《人马图》卷,现藏与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图中粉衣男子的腰间垂挂一深色荷囊,形式与存世的明清样式已颇为接近。

宋元时期随着各类新鲜物件涌现,荷包的用途进一步细分,荷包突破了原有的身份标识作用,实用性和装饰性突飞猛进,工艺形制与今天常见的明清样式逐渐趋近。美术作品总少不了夸张和演绎,从这一时期开始,存世或出土的荷包文物逐渐增多,令我们能够窥见当时服饰的真实风貌。

以上图片拍摄于2011年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举办的“锦绣衣饰——契丹人的生活与艺术”展览,展品年代为辽。由展品可以看出,此时的荷包除了一般的束口袋样式,已经出现了翻盖式,荷包的边缘加固和装饰手法也日渐成熟。

上图为辽代荷包,高9厘米,宽13.7厘米,现藏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荷包边缘锁边针迹清晰整齐,虽然表面织物脱散严重,仍可见方寸之间织出了玩耍的孩童、飞鸟、花朵和小动物,纹样极其细致。

上图为中国丝绸博物馆藏辽代“绫锦缘海东青纹刺绣皮囊为抽带绣囊”,囊袋上部边缘材质为绫,中部为小窠对狮妆金妆银锦,下部为主体,以皮质为绣底,采用满地的锁绣针法,皮囊两侧一面是对蝶对鸟牡丹纹,另一面是飞鸟狩猎纹,四鸟之间是一个海东青追捕野兔和野鹿的场景。

金代齐国王墓位于哈尔滨市阿城区巨源乡城子村松花江南岸,该墓出土文物丰富、精美,保存完好,其中服装种类繁多,质料品种齐全,纺织技术高超,制作工艺精湛,图案华美,在出土文物中尤为珍贵。

上图为墓主人内袍腰间的红罗勒帛。腰左侧垂挂有三事佩刀、黄绿两色丝绳组结和一枚褐绿色方罗旄袋。腰右侧垂系绛暗花罗缀珠鞶囊、金轴环白玉瓜鹅坠系香盒、黄绿绢编绦印金花旄袋及以黄绿丝绳组双蝶同心结。

上图为褐绿方罗旄袋,用十块方形或对折角形褐绿两色丝罗缝制而成。此袋四角缀饰四撮丝毛,两面正中的对角接点也各钉一撮丝毛,共计八撮毛缨。《礼记》:“八十、九十曰耄”,此袋各角钉缀八撮丝毛,并用十块方罗拼缝,当为取其音义,祈福“八十曰耄”之寿。

上图为绛暗花罗缀珠鞶囊,垂系墓主人右侧腰上。小鞶囊下部两衩相连,上缘口套穿丝绳。用喇叭花状小套袋扣盖,丝绳从袋盖顶端穿出。鞶囊及其套盖用珍珠沿边口钉缝装饰,串珠针距约为0.3厘。可惜大部分珍珠已朽毁无存,少数珍珠炭化残存,只有个别仍留有白色珠质。

上图为黄绿绢编绦印金花旄袋,上口用丝线缝缩收口,并用黄绿合股丝绳上下打结做成垂饰和穗子。织绦表面有剥落的印金纹样痕迹,编制间隙明显,推测用于盛放块状香料。旄袋同样缀饰八撮丝毛,祈福长寿的寓意与上一旄袋相同。


沿着悠远绵长的历史长河,我们即将浏览到明清民国,这是荷包一类大放异彩的时期,存世实物大量依存,资料极其丰富,我们将在锦绣荷包系列微信的下一篇里与大家分享近代荷包的形形色色,敬请关注。

 

参考文献:

[1]浙东地区大连荷包的造型及制作工艺[J]. 金晨怡.夏婷婷.卢杰.丝绸.2017(03).

[2]中国服饰鉴赏[M]. 艺术研究中心.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

[3]中国服装史[M]. 袁仄.中国纺织出版社.2015.

[4]The Chinese Purse Embroidered Purse of The Ch’ing Dynasty[J]. Loretta H.Wang.1992

[5]新疆鄯善苏巴什古墓葬[J]. 侯世新,米世忠,张永兵,柳洪亮,阿不里木,吐鲁香地区文管所.考古.1984(01)

[6]中国古人的佩饰:荷包[J].王义芝,宋琪.寻根.2006(02)

[7]金代服饰:金齐国王墓出土服饰研究[M].赵评春.迟本毅.文物出版社.1998.




走进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是1988年开始筹办,2000年经北京市文物局批准正式成立的,是中国第一家服饰类专业博物馆,是集收藏、展示、科研、教学为一体的文化研究机构。旨在服务社会,为教学、科研提供专业化资源,成为民族服饰文化的基因库。向世界传达中国文化的丰富和厚重,成为中国服饰文化交流、研究的良好平台。


民族服饰博物馆现有展厅面积2000平方米,设有少数民族服饰厅、汉族服饰厅、苗族服饰厅、金工首饰厅、织锦刺绣蜡染厅、奥运服饰厅、图片厅等七个展厅,还有供教学及学术交流活动使用的多功能厅以及可以与观众实现互动的中国民族传统服饰工艺传习馆。


民族服饰博物馆收藏有中国各民族的服装、饰品、织物、蜡染、刺绣等一万余件。还收藏有近千幅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拍摄的极为珍贵的彝族、藏族、羌族的民族生活服饰的图片。


博物馆积极开展民族服饰文化与现代设计教学和科研等活动。从服饰文化研究,服饰设计研究,服饰技艺传习等方面,探索博物馆研究与教学实践、设计实践相结合的新思路、新途径。博物馆设有民族服饰文化方向硕士点,也是学院博士项目的科研、实践基地。


民族服饰博物馆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已被正式授予“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北京市青少年外事交流基地”的称号。为传承、创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发挥重要的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