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完美主义是不是一种心理障碍?

 紫金港闲云野鹤 2018-06-13

妇专委特邀心理问答专家志愿者吴琼燕:

完美主义,简单地说,是一种倾向于对自己、对他人抱有实现难以达到的高标准,甚至无法达到的高期望的人格特质。

我们会发现,追求完美的工程师设计的飞机很安全、追求完美的设计师创作的婚纱非常迷人、追求完美的清洁工打扫卫生绝对一尘不染…… 这种完美主义是正常的行为,没有心理异常,也是社会进化过程中人格不断完善而形成的一种特质。

心理障碍又叫心理异常,从现象看,行为偏离常态,例如,精神病人在街上乱砍乱杀,心理异常是大脑生理生化的功能障碍,人与客观现实之间的关系失调,从而产生了对客观现实的歪曲反映。

焦虑症、强迫症、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感知障碍、思维障碍、注意障碍等属于心理障碍。

可见,完美主义 不是 心理障碍。

但过度追求完美却常与抑郁、广泛性焦虑和担忧、社交焦虑和羞怯、强迫性行为、愤怒等心理健康问题相联系,则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完美主义者大多数人有时会有强迫的意念或行为,而他们自己却意识不到,我们来看一些实例:

“如果我生病了,影响了今天的工作,那将是比死还可怕的灾难!”该信念里,有夸大负面概率的倾向,认为生病这样的小事比死还可怕。

“那份报告必须120%准确!”,该目标里,有强迫的倾向(必须)和有无法实现的标准(120%)

“我必须很完美,否则人们就不会喜欢我”,该思维比较极端,非黑即白,也不显示

“每个人都喜欢我很重要”,这是夸张的人际关系敏感,同样也不现实

“在工作上,必须说服别人按照我的方法做事”,表现为强迫和过度的控制欲,甚至指责。

以上的信念和行为无疑会工作和生活中,危害自己的身心健康,是对自己的过于苛刻和不够爱惜,也对周围的人也形成了巨大的压力,强迫的氛围往往是压抑的。

而当这种强迫和过度追求完美累积到一定程度,给自己带来痛苦时,极可能引发抑郁。希望引起注意,如发现自己过度追求完美导致心理问题,建议在心理咨询师的指导下,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坚持不懈的努力可以有所调整。

为了自己和周围人的身心健康,建议完美主义也要适度,无论对自己,还是对他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