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其实孟母三迁并没有改变孟子,改变孟子的是孟母的一次发怒

 GPF生活教育 2018-06-13

相信我们很多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有所了解的朋友都知道一个故事,那就是孟子母亲为了给孟子提供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而三次搬家,第一次为了守孝而搬到墓地附近,第二次又从墓地附近搬到集市,第三次的时候才从集市搬到学校附近。虽然这个故事成了现代教育的典范,但是细心的朋友可能会发现一个问题,虽然孟母三迁对孟子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孟子并没有在孟母三迁以后就变好了。其实孟子真正变好是从孟母的一次发怒变好的。怎么这么说呢?咱们来慢慢推算一下。

我们首先来分析孟母三次搬迁的情况,第一次是住在目的附近,搬家的原因是因为在墓地附近上坟的人多,孟子经常都会看到很多哭丧和办丧的场景,于是整天和小朋友们一同学习这些场景,这是孟母的第一次搬迁。

第二次孟母搬迁是到了集市,这时候孟子又整天看到了那些小商小贩的营业,于是又和小朋友们玩起了经商的游戏,整天都在装小商贩,学习开门迎客,点头哈腰,讨价还价,这导致了孟母的第二次搬迁,这次搬迁搬到了学校,这是孟母觉得最好的一个学习环境,的确也给孟子很深的教育意义,但是从后来的故事我们可以判断,这三次搬迁虽然对孟子产生了巨大影响,但是影响还是不够深刻。

结合我国传统教育来说,当时孟母三迁应该都是心平气和的。对于古代来说,母亲的教育要比父亲更加重大,所以在古代就有岳母、母仪天下之说,可见当时家庭教育中母亲占了大多数。其实这点我们也是很简单就能判断的,毕竟在封建社会时期生产力落后,父亲成了一个家庭中的主要劳动者,孩子的教育自然就落到了母亲身上,这点我们可以从五个方面来进行了解。

一是古代母亲必须注重言行,因为这是孩子的参照物 ,这点我们不用去查询史料,就是现在的一些历史剧里面我们也可以发下。

二是注重孩子的生活环境,这点我们可以从《颜氏家训》中的一句话看出,那就是“人在少年,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行举动,无心于学,潜移默化自然似之”。

三是反对溺爱,古时候有句话叫做棍棒之下出孝子,在古代就算是皇亲国戚也是这样的家教方式,所以古代有“慈母败子”的说法。

四是善于运用比喻,这点其实在孟母三迁中我们很有体会,相信孟母也是这样的母亲,而接下来小编要说的故事更是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

五是清廉教育。在古代能够做官那才叫官,可以说是让很多人下跪,《范进中举》的例子充分说明了在古代做官的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情。在古代做官是很多人的梦想,丢官那可以是丢人了,可能比现代更加丢人。

从这五点我们可以看出,在古代的孩子教育中母亲占了家庭教育的主导地位。我们回到上面的问题,上面我们说孟母三迁对孟子产生了变化,但是这个变化不是最终变化,这点我们可以从《三字经》中看出来,《三字经》中有这么一句“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从上面我们可以基本解释“昔孟母,择邻处”的意思,大致指的就是孟子小时候的三次搬家,但是后面一句“子不学,断机杼”,这句话在《三字经》中排在了“昔孟母,择邻处”的后面,其实这个事情也是发生在孟母三迁以后,怎么说呢?

因为}“子不学,断机杼”并不是发生在孟子的幼年时期,而是长大了,读书逃学的时候,这说明了孟母三迁孟子最多是幼教,“子不学,断机杼”说明孟子已经大了,至少已经搬到了学校附近。而这句话的解释是因为孟子逃学回家孟母问学习情况,孟子漫不关心的回答和过去一样。其实我们可以想象,一个单身母亲,为了一个败家子(此时的孟子在孟母心中真的只是个败家子)三次搬家,最后孟子还要逃学,所以就算修养再高也会生气,于是就间断了已经织好的布,还将织布用的梭子也折断,可见这时候孟母是真的生气了的,但是接下来的一幕我们不得不服孟母的修养真的很高,同时也不得不承认作为母亲的难处。

孟母在做了这几个动作以后告诉孟子,做什么事情都要像织布一样坚持才能成功,如果厌倦中途放弃,最后只会前功尽弃,这就是前面小编要说的古代家教中的比喻家教法。

其实这或许是孟母生命中第一次对孟子发火,也是最后一次,而从来没有看到孟母发火的孟子当然吓得不轻,在母亲的支持下开始真正的改变,后来才投归子思门人门下,成为一代“亚圣”,继承了孔子的儒家思想。

所以在小编看来,孟母三迁不是孟子真正改变的原因,真正改变的原因还是孟母发怒,你觉得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冒犯,敬请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