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字经》里的故事(2)

 杏利的麦田 2022-09-15 发布于河南

《三字经》从内容上看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从“人之初,性本善”到“人不学,不知义”共十四句。这一部分主要阐述了教育的重要性。我国古人非常重视儿童的教育,因为童年时期是一个人认识世界、认识社会的最初阶段,这个时期家长给他什么教育他将来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三字经》第一部分: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这一部分结构非常严谨,前四句提出对儿童教育的看法,是作者的观点。后天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很大,如果不教育,孩子善良的禀性就会改变,同时提出教育方法,贵在教导孩子学习要专心致志,始终不懈。作者举了两个成功的例子,一个是孟母对孟子的教育,一个是窦燕山对儿子的教育。孟母的教育写了两件事,孟母三迁和孟母割断机杼的故事。孟母三迁的故事论证“苟不教,性乃迁”的道理,孟母割断机杼的故事论证了“教之道,贵以专”的道理。孟母三迁的故事出自刘向的《列女传》,孟子幼年丧父,家境非常贫寒,一开始他家住在墓地旁,由于经常有人办丧事,小孟轲受到了熏染,所以他就学人家哭丧,学各种各样的丧仪。孟轲的母亲认为这样对孩子的成长不利,于是搬家住到了集市上,孟轲就学商人叫卖东西,还学会了讨价还价。母亲一看还是不行,于是搬家到了一所学校附近,学校弦歌不绝,书声朗朗。孟轲受到熏染,从此开始学习打躬作揖,背着书包,变得彬彬有礼。当然一个人的学习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孟子长大后开始厌学,经常逃课。有一天,小孟轲听着课觉得没意思,就逃回来了。孟母正好在织布,见儿子逃学,一句话没讲割断了织的纱线,这样马上要织成的布全毁了。孟轲见母亲生气就跪下来问母亲:“为什么要这样?”孟母告诉儿子:“读书学习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就像我织布,必须从一根根线开始,先织成一小段一小段的,最后才能织成一匹布,然后才能做成衣服。读书也是这样,如果不能专心致志,持之以恒,半途而废,浅尝辄止,怎么能成才呢?”孟轲领受了母亲的教诲从此以后专心致志,一心向学,后来成为一代亚圣。

窦燕山教育儿子有义方,五个儿子都有名于世。窦燕山,名窦禹钧。传说窦燕山少时无恶不作,三十而无子。其父送梦给他,让他“速要悔过迁善”“改过呈祥”。他将梦中之言谨记在心,周济贫寒,广行方便,大积阴德。后来窦燕山生了五个儿子,他吸取自己的教训,呕心沥血地教育这五个儿子,后来有三个儿子中了进士,两个儿子中了举人,这就是五子登科这个成语的来源。侍郎冯道赠诗云“燕山窦十郎,教子以义方。”

这两个事例一个是成功的母亲,一个是成功的父亲。值得我们做家长的学习。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强调老师和家长的责任。“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强调一个人要从小时开始抓紧学习,不然到了老年会一事无成。最后两句“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运用比喻,一个人的学习就像打磨玉一样,如果不努力就不会懂得知识和道理。

《三字经》虽然是一本儿童启蒙读物,是一本小书,但是小书里边却蕴含着大道理,这一部分就是古人讲的有关孩子教育的至理名言。朱熹《活水亭观书有感》其二云:“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江中自在行。”这首诗虽然是讲读书要遵循规律的,但是用在对孩子的教育上也是很恰当的,一个孩子从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品行端正,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家长还用煞费苦心地去操心他的学习成绩么?相反如果对孩子的教育不从小抓起,等长大了再去强调学习不是在江中推着船前行吗?家长能不感到痛苦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