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孔子入周问礼(二)

 勒马听风 2018-06-14



孔子很早就想到洛阳观先王之制,考察礼乐之源道德之归来洛时,33岁,为公元前518年,而老子当时已经50多岁,是很有威望的学者。孔子进门,见老子站在那里,披头散发,迎风而立,眯缝着眼睛若有所思。孔子不禁有些失望。

  原来老子刚刚洗完头发,正在晾干。孔子很有礼貌,静静等待老子睁眼瞧他。隔了一会儿,孔子开口:“我是孔丘,可能我刚才头昏眼花,好像看到您的形体似枯木,像离开人间超然独立的样子。”老子笑道:“晾发时,我进入寂静虚无状态,游心于事物生发之初。”孔子又问:“其景象如何?”老子答:“至高至美。”

   这是孔子与老子思想的一次交锋,简洁平淡,出乎自然。不过从当时的对话看,孔子的提问很尖锐,话带机锋。但老子完全轻松自如,由“晾头发”讲到“寂静虚无”,话语简单,过渡自然。

  孔子还想请教礼乐的细节,老子却没有满足他,笼统地说:“你所问的那些周礼的制订者,人和骨头都已经腐烂了,只有那些言论还在。而且,君子时运来了,就驾着车去做官,生不逢时,就应该像蓬草一样,随风而行。抛弃你的骄气和过多的欲望,抛弃做作的情态和不切实际的志向,因为那些东西对你自身都无好处。我想告诉你的就是这些。”

  这完全是教训的口气了。孔子回去后几天没说话,弟子们急坏了,推断先生在老子那里受了刺激,就追问原因。孔子这才感叹道:“老子,人中之龙也!而我,只是小罐里的一只小小飞虫而已!”他进一步解释:“空中的鸟,我知道它为什么能飞翔;水中的鱼,我知道它为什么会游动;地上的兽,我也知道它为什么善于奔跑。对于善跑的兽,我们可以结网捕捉它;对于善游的鱼,可以用带钩的丝线去钓取;对于善飞的鸟,我们也能用系有丝绳的弓箭对付它。至于龙,我就不知道它是怎样随着风云上天的。我今天见到的老子,其学深奥难测,其言意旨幽远,真是乘风云翱翔于天地之间的一条龙啊!”

  这些话反映了孔子的真实感受,他------无法把握老子的思想,他发现自己的思想境界,与老子相比还有不小差距。



  我市学者认为,孔子入周问礼,不止一次,起码有两次,而且第一次入周问礼的时间,还要靠前,当时孔子25岁,风华正茂。

  具体时间,应是公元前526年秋季。当时老子还不到50岁(老子约生于公元前571年,

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算起来孔子仅小老子20岁。孔子很早就知道老子有学问,想来洛阳“观先王之遗制,考礼乐之所极”。

  老子见孔丘远道而来,非常高兴,骑牛前往郊外迎接。孔子依照当时礼节,捧着作为见面礼的大雁,送给老子。老子给他授课之后,又引他拜访大夫苌弘。苌弘是大音乐家,授孔丘乐律、乐理,并带他观摩了祭神之典。孔子眼界大开,感叹不已。

  逗留数天,孔子返程。老子送他,赠言道: “吾闻之,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义者送人以言。吾不富不贵,无财以送汝,愿以数言相送:当今之世,聪明而深察者,其所以遇难而几至于死,在于好讥人之非也;善辩而通达者,其所以招祸而屡至于身,在于好扬人之恶也。为人之子,勿以己为高;为人之臣,勿以己为上,望汝切记。”孔子顿首道:“弟子一定谨记在心!”

  行至黄河岸边,只见黄水滔滔,浊浪滚滚,声若虎啸,势如奔马。孔子伫立岸边,叹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老子听了这话,已知孔子非庸人,看见黄河便能想起众生,但仍是“人学”中境界,非天地自然之学也,于是进一步教授道:“人生天地之间,乃与天地一体也。天地,自然之物也;人生,亦自然之物;人有幼、少、壮、老之变化,犹如天地有春、夏、秋、冬之交替,有何悲乎?”

  孔子听了,肃然起敬。只听老子又说:“生于自然,死于自然,任其自然,则本性不乱;不任自然,奔忙于仁义之间,则本性羁绊。”

  孔子迷惑不解,辩解道:“吾乃忧大道不行,仁义不施,战乱不止,国乱不治也!故有人生短暂,不能有功于世,不能有为于民,故感叹矣! ”

  老子笑道:“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为之也,何劳人为乎?人之所以生、所以无、所以荣、所以辱,皆有自然之理、自然之道也。顺自然之理而趋,遵自然之道而行,国则自治,人则自正,何须津津于礼乐而倡仁义哉?”



  孔子满载而归,学到很多东西。其实孔子这次入周问礼,和公元前518年那次是一回事,只是老子所授内容不同而已。但孔子究竟是“一次性入周”,还是两次参观学习,还是一个谜。

洛阳是当时政治、经济、文物制度、礼乐文化的中心,孔子入周问礼学乐,还游览了周天子召见诸侯和举行国家大典的明堂、祭祀祖先的太庙,祭天地的社坛等,从而对制定了礼乐制度的周公更是崇拜,终而叹曰:吾至文化及礼乐制度之中心。



近年来有学者考证,孔子至少向老子问礼5次,不过另外3次,不在洛阳。那么,究竟在哪,什么内容,对孔子又有何触动呢?(下期继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