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土保持工作,该怎样谈供给侧改革?(下篇)

 gymrlwu78v8b0h 2018-06-14

对于水土保持来说,从供给侧的角度出发,提高认识、更新理念、深化改革、推进发展,对于提升贡献率和保障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大局,意义重大。

编者按

上一期,我们与大家分享了论文《关于水土保持供给侧改革的思考》,作者乔殿新在 水土保持供给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两方面入手进行了修理。本期,我们将继续为您推送乔殿新关于水土保持供给侧改革的总体设想、思考和建议。

水土保持供给侧改革的总体设想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供给端入手,提高供给效率,增强供给的有效性,实现供给与需求的平衡与统一。对于水土保持来讲,就是提升水土保持工作效能,满足公众、社会和国家对水土保持的需求和要求。

1

需求决定供给

展开剩余87%

没有需求的供给,是无效供给和资源浪费。应根据需求提供相关产品。如果水土保持提供的产品得不到认可,则很可能就是供给方面出现了问题,供给与需求脱节。要从需求端倒推供给,根据需求确定水土保持产品及其数量、时效等。

2

供给满足并引导需求

一方面供给要满足需求,这是第一任务,要根据需求提供足够多的优质产品;另一方面供给还要引导需求,培育消费理念,引领发展方向。水土保持不仅要满足现阶段的需求,还应具备一定的前瞻性,积极提供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新产品,把水土保持的理念和功能潜移默化地传播给社会公众,培育潜在需求,争取更多理解和支持。

3

实施区别对待政策

不同地方情况不一,需求也不尽相同,应因地制宜,有的放矢。比如,西部地区对水土保持的需求重点在于发展生产、促进增产增收,而东部地区的需求重点则趋向于改善生态、生态休闲等,这就要求水土保持在不同的地区工作重点有所不同、提供产品有所侧重。

4

需求与供给互为一体

没有需求,供给就没有效益;没有供给,需求就会成为空想。水土保持要统筹考虑供给与需求,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贴近民众、走近社会、契合国家发展需求,提高贡献率,增强实效性。

思考和建议

水土保持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基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全社会对水土保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寄予了更多的期望。加强供给侧改革,就是要求水土保持能够提供优质高效、数量充足、内容丰富、品种齐全的产品和服务,满足群众生活、生产和生态需求,也就是要增产能加快治理速度、增库存加大措施保存面积、增杠杆加大社会投入、降成本提高企业效益、补短板提高供给效能。

1

完善供给制度

制度是顶层设计,是方针和引领,需要不断丰富完善制度设计,为水土保持依法行政提供健全的法规体系和严密的制度保障。

一是制定出台省级水土保持法实施办法(条例)和各项配套法规,特别是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

二是贯彻水土保持法的要求,抓紧制定国家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地方政府水土保持目标责任制和考核奖励制度;

三是推进建立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

四是研究落实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等制度;

五是落实国务院批复的《全国水土保持规划》的要求,抓紧编制省级和专项水土保持规划;

六是解决撂荒和管护不到位的问题,研究落实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管护制度。

2

优化供给服务

管理就是服务,服务是行政的窗口。根据国家深化改革要求,水土保持部门要积极转变政府职能,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提高效能,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一是进一步优化水土保持行政审批,规范程序,缩短审批时间,明确界限和责任,借助网络平台第一时间告知申请结果;

二是规范市场管理,抓紧建立水土保持中介机构信用评价制度,引导市场有序竞争,促进水土保持市场健康发展;

三是加大政府购买服务,明确政府职责,把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工程和科技示范园评定等工作列入政府购买服务目录,减轻地方和企业负担;

四是履行行政职责,建立“负面清单”制度,对于不符合规定的生产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依法限批和不批,落实生态优先,从源头上保护生态环境。

3

提升供给品质

品质是产品的核心竞争力。要聚焦供给质量、数量和时效等关键环节,切实提高供给品质,提供优质供给。

一是提升供给质量,继续提高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的标准和质量,提供高水平的水土流失防治和高质量的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成果,以提高财政投资效益,有效评价和反映水土流失变化和水土保持效益情况。

二是加大供给数量。扩大水土流失治理面积,提供更多的水土保持防治成果;加快生态文明工程和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创建,扩大覆盖范围,涵盖更多人群;加大科技成果、地方水土保持公报和科普读物等软成果的供给数量。

三是增强供给时效,加快水土保持重点工程治理进度和速度,及时公报动态监测成果,增强时效性。成果,增强时效性。

4

丰富供给产品

随着社会的发展,公众和社会对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水土保持要全面考量各方需求,因需定产,区别对待,整体推进,提供种类丰富的产品。

一是根据群众对人居环境、美好生活的需求,加大生态清洁小流域和美好家园建设工作;

二是拓宽融资渠道,积极争取水土保持财政资金、吸引民营资本,弥补融资不足的短板;

三是加大外资利用,针对“十二五”以来国家层面基本没有新的水土保持外资项目的状况,根据需要和可能,加强对外资特别是赠款的争取与利用,加快水土流失治理速度。

希望这两期文章,

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水土保持供给侧改革。

作者简介

乔殿新,男,汉族,中共党员,1970年出生,中国人民大学硕士。1995年起在部信息研究所工作,后挂任重庆市万州区高粱镇党委副书记,1999年起在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工作,任水土保持监测中心支部委员、技术处副处长,2004年至今先后任水土保持司生态建设处副处长、监测协调处副处长。2003年度人大建议与政协提案办理先进个人、2009年度优秀公务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